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

Posted 资本主义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

一、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二、三、四单元的详细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

二、谁有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的复习资料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内忧外患(1918~1920三年内战)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评价: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失误: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标志:《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③贸易:恢复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新经济政策 “新”含义:一定程度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作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指明道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三、斯大林模式

背景:苏联成立和列宁逝世

表现: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2、农业:农业集体化3、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

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集控

评价:1、功绩: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也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措施:农业领域(改革重点)(玉米运动);工业领域 结果:收效甚微(失败)

评价: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失败原因)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内容:重点放在工业上(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结果:前期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后期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沉重,1975年后经济停滞

失败原因: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失败原因);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内容 1985年首先经济改革(重点: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改变单一公有制)

1988年转向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多元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结果: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三、高中历史必修2的知识点(要具体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

四、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古代手工业 分类特点地位成就 官营手工业①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②产品不计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冶铁:东汉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 制瓷 丝织: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 民间手工业①由民间私人经营 ②产品供民间消费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产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农户的副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古代商业(商品经济) 时期发展状况表现 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发展艰难开始重农抑商 隋唐商业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飞钱问世;“扬一益二”;外贸港口广州 两宋空前繁荣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的盛行;《清明上河图》 元商业繁荣国际商业大都会:大都;天下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著名商帮:晋商、徽商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②表现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 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19c60、70d)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 ④特点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阻碍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b、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入社会主义; ③一五计划(1953—1957):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 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⑤八字方针1961 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 b、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革时期(1966—1976) 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2、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四川、安徽) b、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984 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对外开放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

五、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 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

六、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亲,我是岳麓版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3、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②评价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古代手工业分类 特点 地位 成就官营手工业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②产品不计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 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冶铁:东汉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制瓷丝织: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民间手工业 ①由民间私人经营②产品供民间消费 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 产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农户的副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古代商业(商品经济)时期 发展状况 表现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 发展艰难 开始重农抑商隋唐 商业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飞钱问世;“扬一益二”;外贸港口广州两宋 空前繁荣 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的盛行;《清明上河图》元 商业繁荣 国际商业大都会:大都;天下第一大港:泉州明清 城镇商业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著名商帮:晋商、徽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①时间:明清时期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③评价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表现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19c60、70d)▲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④特点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⑤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②三大改造(1953—1956)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入社会主义;③一五计划(1953—1957):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⑤八字方针1961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b、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革时期(1966—1976)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时期(1978—今)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2、经济体制改革①内容: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四川、安徽)b、城市: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984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对外开放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b、多。

七、历史选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2、耕作方式的发展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二、古代中国手工业1、丝织业: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冶金业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3、陶瓷业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②宋代:景德镇“瓷都”③清代:粉彩瓷器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三、古代中国商业1、商业的发展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2、城市与“市”的发展(1)唐代长安: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2)宋代东京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3、古代商业的特点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 航海家 国籍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1)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

八、高一历史必修二重点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3、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②评价: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古代手工业分类 特点 地位 成就官营手工业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②产品不计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 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冶铁:东汉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制瓷丝织: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民间手工业 ①由民间私人经营②产品供民间消费 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 产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农户的副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古代商业(商品经济)时期 发展状况 表现春秋战国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 发展艰难 开始重农抑商隋唐 商业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柜坊、飞钱问世; “扬一益二”; 外贸港口广州两宋 空前繁荣 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的盛行;《清明上河图》元 商业繁荣 国际商业大都会:大都; 天下第一大港:泉州明清 城镇商业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著名商帮:晋商、徽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①时间:明清时期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③评价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和发展历程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过程③影响A、对世界: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对欧洲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张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时间 特点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手工工场工匠技术积累 工厂 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科学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垄断组织 汽车、飞机▲形成途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表现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19c60、70d)▲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③发展历程④特点: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⑤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②三大改造(1953—1956)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入社会主义;③一五计划(1953—1957):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⑤八字方针1961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b、内容:调整、巩固、充实、。

相关参考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6课课件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6课,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

历史必修二第22课ppt课件ppt课件

1.如何上好高中历史必修二ppt课件1,首先要有一定的powerpoint或者wps的基本技能,一开始可以找个教程粗读一下,了解软件都有哪些功能,之后就是熟练的问题了,可以等制作的时候再查,用的多了就

历史必修二第十课ppt课件ppt

一、不知道去哪儿好呢去云南吧,一、梅里雪山:世界上最美的雪山之一,她的美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常年云雾缭绕,你难得见到她的真面目二、沾益海峰湿地三、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勤劳的哈尼民族把这里的山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三单元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框架

一、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1至3单元的知识体系必修一第一单元一、夏代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2、制度:①传子的继承制度②开始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1.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总结(按朝代)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

高一历史岳麓必修一第二单元笔记

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

必修一历史第六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一至六专题的复习提纲或练习试卷,好追加!!!这样发不方便。我有很多资料,你留一下邮箱我发给你。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ppt

1.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总结要思维导图~要图,简洁的~哪位大神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点

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有哪些知识点总结也就是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现阶段关系到社会的热点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