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炸日军坦克 奥运英雄赴抗日战场

Posted 英雄

篇首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肉身炸日军坦克 奥运英雄赴抗日战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肉身炸日军坦克 奥运英雄赴抗日战场

1936年3月,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代表中国参赛的奥运选手王润兰凭借自幼练习武术的深厚功底,在拳击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引起体坛强烈轰动,但最后却被无理取消了比赛成绩,凸显了积贫积弱的中国国际地位的窘境和悲怆。当他满怀悲愤准备再次向奥运进军时,日寇全面侵华的炮声击碎了他的梦想,在民族存亡最危险的时刻,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烽火战场,最后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

虽然他没有在赛场上拿到奖牌,但却在反侵略的卫国战场上用热血铸就了辉煌!他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个牺牲而又鲜为人知的奥运英雄。

王润兰1913年出生于河北饶阳县留楚村一个富裕的乡绅之家。在旧中国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里,当地许多村落为了保境安民,纷纷设坛练武,使武术在民国初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受这种环境熏染,王润兰自小热爱武术,上小学时,他每天都跟着村里会武术的大人们学习拳脚,久而久之,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拳王。1931年9月,王润兰考入河北省立河间中学,在校期间他的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各项体育课目更是出类拔萃。他几乎每天都坚持踢球、练习拳术、武术套路和器械。

然而,随着王润兰步入成年,父亲很快就给他下达了“禁武令”:“你应该学习如何经商,这才是正路,不要整天舞枪弄棒不学无术!”但王润兰没有服从父亲为他做出的命运安排,这位有着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气焰甚嚣尘上,日军继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鲸吞东北后,又于1932年挑起了上海“一·二八事变”,接着于1933年1月至3月又先后调集优势兵力,在空军配合下进攻山海关,侵占热河,向长城一线中国守军发起大规模进攻。而后继续扩大侵略,占领冀东,进逼平津,把侵略矛头指向整个华北。侵略者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深睡的东方雄狮,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浪潮迅速在中华大地汹涌澎湃。同年3月16日,中国军队第32军139师在商震军长和黄光华师长指挥下,向进犯河北省迁安冷口关的日军发起猛烈反击,用大刀、刺刀、手榴弹将装备优良的日军第8师团第14旅团打得落荒而逃,一举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冷口关。这次长城抗战中的唯一一次进攻战,使32军声名大振,商震将军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受此影响,1934年,王润兰弃笔从戎,报考时任河北省主席兼32军军长的商震将军在北平举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决心用枪杆子保卫“千年文明古国不受倭寇欺辱”。

入学后,王润兰刻苦学习军事理论和战术技术,为他后来的军事指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受中共地下党员谷雄一、王启明、陈锐霆、朱静波、程景明等人影响,王润兰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深深植根在他的脑海。不久,体格健壮、有着良好武术功底的王润兰被选入商震创办的西洋拳击队学习拳击。经过勤学苦练,他很快掌握了西洋拳击的基本技术,并在动作要领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在当时举办的几次有社会影响力的拳击比赛中,他屡屡打败参赛的中外对手,受到社会武术界的高度赞誉。

1935年底,随着日军侵华步伐的加快,华北的局势日益紧张。日军先后向山海关和驻平津的华北驻屯军大量增兵,并不断向中国守军挑衅。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一直对日保持忍让和克制的中国军政当局也开始积极整军备战,广大官兵被压抑的爱国激情终于迸发出来,王润兰所在部队的官兵,每天在吃饭睡觉前都要高呼“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

为全身心地投入抗战,离家两年的王润兰于1936年初请假回家探亲,准备在血洒疆场前与父亲和解。深明大义的父亲看到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儿子回家看望自己,十分大度地原谅了他,并为儿子弃商从军卫国保家的选择从内心感到高兴。

也就在这一年,第11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处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夜的中国派出了有69名运动员的代表团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王润兰凭借自己出色的拳击功底,在参奥选拔中被选入了只有4个人的拳击项目代表队。

由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一手组织派出的这69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等几个大项的比赛,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体育考察团。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赛却令西方人看得两眼发呆,人人为之倾倒,在欧洲体坛引起了很大震动。在奥运会正式比赛中,由商震资助的两名来自32军的拳击手王润兰和靳贵第,分别参加了中量级和重量级的拳击比赛。在拳击赛预赛中,第一场由王润兰出场对战日本选手,他以三局全胜的出色战绩,将蔑视中国的日本选手连续三次打倒在地。在迎战荷兰选手福特时,王润兰与这个强劲对手打得十分艰苦,他在最后一局被对手打得血流满面、几乎站立不稳的情况下,依然以顽强的意志支撑自己,一直坚持到终局仍然屹立不倒,此局比赛,王润兰被媒体赞誉为“中国硬汉,虽败犹荣!”

在决定比赛决赛权的最后一场和英国选手的对打中,王润兰在第一、第二局均以1比1打成平局。从第三局开始,王润兰在熟悉了对手拳路套数后,很快发现了对方的破绽,他迅速抓住战机,连续出拳猛击对方头部,最后以重重一击将对手打倒在地,整整10多秒钟对手也未能站起来。此时此刻,裁判判定王润兰以2比1取胜。他是第一个取得决赛权的中国奥运选手,中国运动员为之兴奋不已。意想不到的是在三天后决赛即将开始时,中国代表团领队竟突然接到奥运会组委会的通知,说王润兰在预赛时已被裁判组判定失败,不能参加最后的决赛。闻此通知,中国全体参赛选手和代表团成员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抗议:王润兰明明在预赛中打败了英国选手,裁判当时已作了明确裁定,怎么三天后又突然变成失败?明眼人自然能看出其中的猫腻。中国领队向组委会进行了多次交涉,一些主持正义的外国代表队闻知此事后也纷纷表示声援。但组委会对此事却一拖再拖,几经来往毫无结果。就这样,由于组委会一些人出于对贫弱落后中国的歧视和某些政治的需要,公然颠倒黑白,在众目睽睽之下剥夺了中国运动员的决赛权!

尽管如此,王润兰在奥运会期间的出色表现还是受到很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愤愤不平的王润兰决心一定要在下届奥运会上一雪此辱,打出中华拳王的威风,给中国人争一口气。

然而,王润兰的梦想很快就被侵略者的枪炮击碎了。中国奥运参赛代表团回到祖国后不久,日本军国主义就发动了“七七事变”,用全面侵华战争的隆隆炮声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有史以来最为血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奋起反抗侵略,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精神与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不少奥运健儿纷纷脱下运动装,毫不犹豫地参加到这场气壮山河的反侵略战争之中。王润兰在参赛回国后担任了第32军补3团3营排长,在国破河山碎的生死存亡关头,他所在部队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积极投入了抗击日寇的战斗,与法西斯侵略军展开殊死的搏杀。1937年8月,日军集中第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28旅团和酒井隆少将指挥的6个步兵大队,总兵力约6万人,分三路向漳河北岸进击。时任第20集团军总司令的商震,按既定作战部署指挥部队在冀南豫北实施正面防御,用层层阻击的战法阻止日军迅速向南推进。9月初,中国守军对南犯日军进行了顽强抵抗,逐次打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在阵地多处被日军突破后,被迫放弃原有阵地,边战边撤向新的地区布防。9月14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向新战场转进,王润兰所在的补3团奉命在漳河阻击来犯之敌。次日上午,潜伏到漳河上游附近的日军抓到5名青年农民,逼迫他们涉水领渡向我军进攻。5名爱国青年相约都以立式泅法,齐露胸部诱骗日军渡河。日军信以为真,立即派两个尖刀小队(排)跟随渡河,但顷刻间就陷入了灭顶的深渊,无一生还。而5名中国青年却不见了踪影。随后大批日军在汉奸的带领下再次渡河,严阵以待的补3团官兵等到满河蠕动的日军进入火力网后,立刻以狂风暴雨般的枪弹将敌人成片射倒,整个漳河到处漂浮着鬼子的尸体。

在爱国激情的激励下,补充3团全体官兵连续奋战4昼夜,打退了敌军一次次猖狂进攻。在这场惨烈的阻击战中,中国守军不少前沿连队因寡不敌众,在猛烈的炮火中全部壮烈牺牲,但却无一人退缩和弃阵逃跑,而进攻日军也在河堤上丢下数百具尸体。恼羞成怒的日军很快调集重兵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阻击阵地的中国守军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在重炮和坦克的打击下,守军阵地在一阵阵爆炸声中碎石腾空,血肉横飞,防线不断被突破,人员伤亡过半。面对强敌,王润兰与战友们毫无惧色,他们抱定“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决心,誓死要与侵我国土杀我同胞的敌寇血战到底。缺少机枪,他们就用打“排子枪”的办法对付敌人的集团冲锋;没有反坦克火炮,他们就用集束手榴弹来炸毁日军的坦克,或身绑炸药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大刀与鬼子拼杀,最后就用牙撕咬敌人的耳朵,用手抠瞎敌人的眼睛。

9月18日,是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6周年的日子,我军的阻击战再次进入了白热化程度。日军的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而阻击阵地上的中国官兵已连续奋战数昼夜,伤亡惨重,但所有活着的官兵仍然顽强坚守着阵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退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每当敌人突破防御阵地,王润兰就率领战士们挥舞大刀同敌人短兵相接,用肉搏战将鬼子反击下去。在惨烈的格斗中,有着一米八以上个头的王润兰,用高超的武术打得日军魂飞魄散,十多个围攻他的鬼子兵个个成了他的刀下鬼。在第二天最后一次反击日军时,一阵敌人的炮火猛烈袭来,王润兰负伤倒在了血泊中,但他坚持不下火线,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指挥作战。战至9月21日拂晓,整个漳河北岸横尸遍野,敌我双方的死尸布满了阻击阵地。此时王润兰所在连队的阵地上只剩下王润兰等十余个伤员在坚持战斗。当数辆日军坦克再次吐着死亡的火焰攻上阵地时,身负重伤躺在战壕里的王润兰以最后的气力奋力跃起,抱着集束手榴弹和几名身绑炸药的战士一起扑向敌人的坦克,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王润兰等人年轻的生命在血与火中得到永生。

王润兰壮烈牺牲后,被国民政府授予“民族英雄”称号。

根据史料记载,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不少中国选手也像王润兰那样在回国不久就作为英勇的战士奔赴抗日战场,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进入复赛的撑杆跳高运动员符保卢,他作为空军,在1938年武汉保卫战一次惨烈的对日空战中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另外两名奥运拳击选手靳贵第和靳桂,分别在1937年的安阳保卫战中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壮烈殉国。

他们都是中国奥运史上不该忘却的民族英雄。

相关参考

志愿军炸石头行动,活埋坦克营,自杀式战术令美军师长不能释怀

在解放军一个连队的荣誉室里,至今悬挂着一面旗帜,那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总部授予的「”黄草岭英雄连”!过去了太多年,或许我们已经记不清在「”黄草岭”这个地方究竟发生过什么,但是那年那月在朝鲜战场上

历史人物 中国炮弹对日军坦克毫无作用

  1938年,平北抗日战场上,为回击日军情报人员对八路军情况的搜集,宋时轮支队在游击队配合下,把这些宣传品送到了日军大佐的办公桌上。自我介绍:「姓——中华民族,名——坚决抗战」,「往来八达岭上,出入

她是最美抗日女神,却惨遭日军侮辱,死时年仅24岁

大家都知道,1937年全面的抗日战争爆发,直到1945年才结束了八年的抗战。在这八年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小英雄雨来等等人物。但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位在抗战中被称为“最

抗日战争侵华日军坦克揭秘 日本89式中型坦克

自1931年抗日战争开始,日军的坦克部队,虽然在中国战场所使用的坦克和西方国家相比有着很大差距。但受制于我国工业基础实力几乎为零,完全没有制造研制坦克的能力,即使向欧洲购买坦克也仅仅是一些一战时期落后

日军驾59坦克 军报批抗日神剧

近日,笔者在一部热播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中赫然看到,我军07式资历章竟作为日军军服道具,挂在了“鬼子”胸前。且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在先前类似一些电视剧中也时有发生。为确保我军军服管理的严肃性,国家和军队早已

桌子“坦克” 小鸡当“燃烧弹”

在抗日战场上,面对装备、素质都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日军,“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如何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8月17日,辽宁锦州军分区第一干休所一栋小楼中,年近九旬的锦州军分区原副政委徐振山,回忆起当年参加八

世界战争风云 军犬炸坦克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军曾采用以军犬炸坦克的办法,摧毁德军坦克300多辆及许多有生力量。   1941年8月,苏军建立了4个反坦克军犬连

历史军事 曾飞越喜马拉雅山赴印度学开坦克

吕力浙江黄岩人(1922.8-)。1943年毕业于四川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二总队工兵科,任中国抗日远征军战车第四营排长,在印度兰姆伽中国机械化学校驻印战车训练班受训,后任国民党辎重兵汽车17团

历史军事 抗日战场上国共两军各自俘获了多少日军

全民族抗战的烽火早已远去,但关于这场战争,总有一些自称“历史真相”的谣言在网络上流传。前些年最流行的谣言是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牺牲问题,但这种把“牺牲大”等同于“贡献大”的说法在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

燃燒瓶能否炸坦克

作者:昭志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1809年至1917年,俄羅斯一直佔據芬蘭領土。此前,芬蘭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時間長達700多年。到了1939年,蘇聯對芬蘭提出領土要求,芬蘭人堅決予以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