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有何传统的教育方式 阿昌族文化

Posted 阿昌族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昌族有何传统的教育方式 阿昌族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昌族有何传统的教育方式 阿昌族文化

阿昌族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育形式表现在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继承上。阿昌族没有文字,长期以来,就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保留下了大量史诗、故事、歌谣等民间口头文学。如产生于阿昌族童年时代,有2000多行句子的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就是靠一代代“活袍”(经师)口耳相传,保留到今天,成了研究阿昌族古代文学、哲学、社会思想的重要资料。

近代以后,阿昌族居住的地区有了私塾,极少数阿昌族儿童得到了受汉族文化教育的机会,但读书人很少。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阿昌族的青壮年90%以上是文盲。阿昌族的学校教育几乎为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阿昌族地区逐渐开办了学校,使阿昌族的适龄儿童接受了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

目前,阿昌族的教育已初具规模,梁河县47个阿昌族村寨已有小学31所,其中完全小学7所,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9.3%,巩固率85%,合格率为80%。每万人中,有中学的毕业生120人和中专毕业生150人以及大学毕业生2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1988年,少数民族最高学府毕业的大学生就有9人。有的一家就有2人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各项比例都居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之首,是当地文化教育发展比较快的民族之一。

为了使阿昌族的教育迈上新台阶,当地教育部门已在积极筹建阿昌族全寄宿制小学,同时,抽调一大批教学质量高的汉族教师到阿昌族地区任教,以加强其师资力量。另外,一批本民族学人,已创编出了以汉语拼音字母为符号的阿昌文拼音方案,已准备做为扫盲和进行阿昌文、汉语文双语教学使用,以便促进汉语成绩的提高,增加小学入学率,提高巩固率和合格率,加快义务教育的实施。

文化教育事业的随着的发展,阿昌族有了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学龄儿童都有了上学的机会。女家把嫁妆送来。同姓不婚。近代与汉、傣族通婚现象也很普遍。有转房风俗。寡妇可改嫁,但不能带丈夫家财产。

相关参考

阿昌族有何风俗习惯 阿昌族风俗简介

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妇女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节日盛会都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

阿昌族有何风俗习惯 阿昌族风俗简介

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妇女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节日盛会都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

阿昌族过年时妇女们都要干啥 阿昌族节日

阿昌族的民族节日很多。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重要节日,同时盛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和云龙县阿昌族大部分地区。窝罗节于每年的正月初举行。阿露节,汉族亦称“会街节”,是陇川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遇农历十月二

阿昌族过年时妇女们都要干啥 阿昌族节日

阿昌族的民族节日很多。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重要节日,同时盛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和云龙县阿昌族大部分地区。窝罗节于每年的正月初举行。阿露节,汉族亦称“会街节”,是陇川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遇农历十月二

历史新知 礼仪知识:阿昌族礼仪

  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  有客来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劝饭习俗,无论会喝

揭秘“腊撒”阿昌族男女恋爱的桥梁

阿昌族居住在云南梁河、陇川等县。腊撒是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的一种特殊游戏,世代相传,既是友谊的象征,又是使青年男女成为佳偶的桥梁。“腊撒”译成汉语就是换手艺的意思,大致分为“相送”、“回礼”、“赠送...

阿昌族饮食风俗简介 阿昌族饮食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

阿昌族饮食风俗简介 阿昌族饮食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

阿昌族男女是怎样恋爱的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会疯。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婚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在婚礼中新娘、新

阿昌族男女是怎样恋爱的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会疯。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婚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阿昌族婚礼举行3天。在婚礼中新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