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Posted 时期

篇首语:知识是抵御一切灾祸的盾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溯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溯源

【四大文明古国中谁的历史文化起源最早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指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中国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1]四大文明古国是四大古文明的旧称,而四大古文明也是比较合理的说法,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为现在文明的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这种说法也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并不规范,缺乏科学论证和史料的根据.西方历史学也有类似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比如“文明的摇篮”.概念的起源和内容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3]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学者认为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4]人类固然离不开水,不过,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文明之初,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5]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而后步入金属器时代.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制度,巴比伦和古埃及采用奴隶制,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中国在春秋战国以前采用封建制和井田制.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代都利用宗教神话来加强君主统治,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较早的计算了圆周率,中国较早发现了勾股定理或其实际应用(“勾三股四弦五”),印度则发明了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6][编辑]古巴比伦主条目:古巴比伦距今九千年前,苏美人开始了耕种,形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后来为巴比伦国征服.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境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先后有苏美、巴比伦等人建立的文明.在这个平原上发展了目前考古已知的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颂布了第一部法典(汉摩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编辑]古埃及主条目:古埃及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3500余年. 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47年,恺撒大帝进攻埃及的时候,战火波及亚历山大里亚城图书馆.数十万册以古埃及文字书写的经卷付之一炬,其中包括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这部史书是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在大使自立为王的将军托勒密要求埃及的祭司兼学者马内托(Maho)所写的.这部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却在凯撒大帝进攻埃及时付之一炬.这部“埃及史”被烧毁,实为无法弥补之损失.幸而当时有些其他著作引用了一些这本书的内容,人们才能知道古埃及历史的一些片段.直到目前,埃及学者仍然沿用马内托对埃及史的划分,但对许多帝王的兴衰更替,以及确实的年代,仍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编辑]古印度主条目:古印度早在西元前约25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文明即已滋生,古城哈拉巴及穆罕耶达罗的遗迹留有许多这早期文明的烙印.居民已有度量衡及文字,并挖沟渠及运河,在堡垒之下的城市是在一严谨计划下筑成的,神庙、住宅、浴室、街道,几何形的G局及卫生系统的设计排水沟、运河等.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包括黄金首饰和宝石、经雕刻过的石头、青铜和土塑小雕像等.黄铜和青铜多半用于制造器具和武器.陶器通常以轮状捏制,用火烧成,并绘上几何、花卉及动物等图案.[7][编辑]古中国主条目:中国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考古(如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发现了西元前约6000年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小米、稻谷、酿酒、乐器等等.根据历史文献,经过早期的发展,至西元前2700多年的黄帝时代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在西元前约2000余年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之后为商、周.周分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代.夏、商、周皆采用封建制,周朝时封建制比较完善,人口以庶民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瓦解,原来封建时代的世袭阶级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世袭王朝.此后各朝各代虽然中国的许多方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中华文明却始终延续,所以中国是最古老的且持续存在的文明.[8]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文化浩劫,在秦始皇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和消除各诸侯的历史文化,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出现了“焚书坑儒。

历史词语的溯源可以有哪些

历史词语溯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

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

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

人类历史起源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

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 化而来的。可人们在不断地追问:剩下的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迹象? 基因科学产生以后,人们又问:人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适吗?为什么所有 的神话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 第一节 达尔文进化论是唯一正确的吗 19世纪,在英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发现了一套轰动全世界的生物进化理论,他的名字叫达尔文。

1831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战舰的环球航行,在南美洲地区整整航行了5年,对热带与亚热带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达尔文主要从事科学实验与著述。

他根据对生物界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

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

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动荡、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

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

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

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猿猴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一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

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

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根据化石发现,现在一般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以前,这时的猿人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30—700毫升,会狩猎。

晚期猿人化石发现较多,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利基猿人,都是这个时期的化石代表。这时的猿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用于狩猎和劈裂兽骨的砍砸器,用来剖剥兽皮和切割兽肉的刮削器。

最有进步意义的是,此时的猿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并知道如何长期保存火种。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到大约30万年前结束。

第二阶段是占人阶段,或称早期智人阶段。我国已经发现的马坝人(广东)、资阳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这一时期发掘的化石代表。

古人的特征是脑量进一步增大,已经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比猿人复杂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规整,有石球和各种尖状的石器,能人工生火,开始有埋葬的习俗,并且不知是为了遮羞还是为了保温,已经开始穿所谓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体。并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体质也开始了分化,出现明显差异。

古人生活于大约20万一5万年前。 第三阶段为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

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新人化石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其打制的石器相当精致,器形多样,各种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并且出现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会制造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

大约在皿万年以前,已经出现了磨制石器。新人又称克鲁马努人,这是因为1868年,在法国西南部克鲁马努地区的山洞里发现了5具骨架,这些骨架与现代人已经很难区分,但比现代人高大。

据分析,其生存年代大约在3.1万—4万年以前,被认为是新人的化石代表。我国发现的柳江人(广西)、山顶洞人(北京)化石也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

此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不可否认,这个进化体系的完善,许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如此,在维护生物进化论的过程中,不少社会学家,尤其是一些哲学家也作出了许多贡献。

由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努力,生物进化论成了当今世界不可动摇的理论之一。 但是,无论有多少人来维护它,它始终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而且是世界众多假设中的一种,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一句话,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他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

既然是假设,那么就应该允许别人有探讨的余地,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一味地用一种假设去排斥其他假设,这是不科学的,本身是对马克思精神的嘲笑。

那么,以上这套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共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体系,它真。

莲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下至今天,可谓

莲文化的起源——新石器时代莲藕由野生到栽种培植和利用.-莲文化的形成——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被赋予美丽、高洁、芳香的含义,成为了美女、尚洁的象征.-莲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两汉时期,莲藕的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莲表达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使莲文化内涵得以扩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盆莲,莲藕栽培的地域也不断地扩大,使采莲的风俗得以盛行.莲花也成为了佛教的主要装饰图案,并在建筑、雕塑领域大放异彩.-莲文化的兴盛——隋唐至明清时期隋唐时期,莲藕的栽种进入宫廷并逐步普及到私人庭苑.并蒂莲花被视为瑞兆.宋元时期,周敦颐因一篇《爱莲说》,将莲的文化内涵提升到君子品格的高度.其药用价值也得到充分认识和肯定.明清时期,莲花被赋予“和合”之义,莲的高洁、美好、瑞祥的含义也在这一时期臻于完善.-莲文化的光大——近代现当代,莲的科技研究空前发展,莲藕的品种大量增加.莲文化的含义更加深厚,成为了和平,和谐,奉献,高尚,美丽,一尘不染的象征.。

谁知道中国历史的渊源

中国历史悠久,常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中国大陆官方通常认为夏、商、周三朝是奴隶社会时期,秦朝正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是民主时期的开始,而大陆之外的地区对“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会性质划分并不相同。从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制国家。秦朝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佛家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但达不到基督教对西方那样的影响,中国历朝政治方针受儒家影响最深。而汉字也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一种文字有不容易改变字体的特点,中国各个地方的语音虽然不同,但对这种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汉字也成为中国统一的一种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统一中国的文字。

元谋人是中国远古遗存中目前所见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这些都是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猿人时期——旧石器时代初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

河套时期——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20至10余万年前

山顶洞人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0至2万多年前

彩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

黑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

母系氏族社会在中国形成于四五万年前的彩陶文化时期,中心区域分布在陕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以原始农业为主。

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到了黑陶文化时期,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形成,农业和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制陶、冶铜等手工业的工艺水平也逐渐提高。大汶口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此期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成为文明的中心地带。

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而且这时也开始利用蚕丝。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宋齐梁陈),隋,唐,五代(梁唐晋汉周),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花茶有何历史溯源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

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作的茉莉花茶。普通花茶都是用绿茶制作,也有用红茶制作的。

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 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又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饮用叶或花的称之为花草茶,如荷叶、甜菊叶;饮用其果实的称之为花果茶,如无花果、柠檬、山楂、罗汉果、有花果等。

其气味芳香并具有养生疗效,是当今主流的健康饮品。女人最经典的饮品是花,所以古人有“上品饮茶,极品饮花”之说;而现代亦有“男人品茶,女人饮花”之词。

引花香,以益茶味”的制法。据明朝顾元庆《茶谱》的“茶诸法”中对花茶窨制技术记载比较详 细:“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诸花开始摘其半合半放蕊 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

三停茶 而一停花始称。如木樨花须去其枝蒂及尘垢、虫蚁,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纸箸扎固, 人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

”又如“莲花茶,仅日时将半含莲花拨开, 放细茶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挚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 入别蕊中,如此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花茶的原料选择、取花量、 窨次、焙干等原始的窨茶法,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与现行的工艺原理是相通的,这时的花茶才称 得上是真正的花茶。

但其量极少,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中就有“茉莉可薰 茶”的记载,证实了茉莉花茶明朝就有生产。(3)成于清朝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福州已有大规模茶作坊进行商品茉莉花茶生产。

当时福州的长乐 帮茶号窨制茉莉花茶运销华北,特别是津、京地区,走海路由福州运至天津,转口北京,深受北京 市民的喜爱。 因此,福州是中国茉莉花茶的发祥地。

有了商品就有了市场,有市场就有买卖,这 时北京涌现出不少茶庄,如前门大街由福州人开设的庆林春茶庄;东四大街由安徽人开的吴裕 泰茶庄;天津正兴德茶庄;等等。他们通通都经营福州茉莉花茶,老顾客说:“吴裕泰”“正兴德” “张一元”等老字号茶庄所卖的茉莉花茶“京味”足。

“京味”指的就是福建茉莉花茶特有的 韵味。

相关参考

朝核问题的历史渊源

一、朝鲜问题形成的历史溯源1、说到朝鲜问题形成的历史溯源就不得不说“三八线”。三八线,即北纬38度线,原本只是一种地理概念,后来却演变成一道鸿沟,将统一的朝鲜半岛切割成两个国家,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浴盆发展历史

1.洗澡有发展史吗浴史溯源一、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包括头、身、手、脚的洗浴。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所谓

健心房历史版本

1.心脏什么年代起源那个国家心脏起搏器溯源邬时民心脏起搏器起源于八十多年前的1932年,它的发明者是美国纽约贝斯-大卫医院胸科医生海曼(Hyman)。他在穿刺心脏给药过程中屡次发现,当针尖刺激右心房时

esi排名历史专业

1.开办历史学类专业知名院校有哪些一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国史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历史系、边疆政治系和金陵大学历史系合并而成。90余年

喜欢读历史的女孩

1.我为什么喜欢读历史其实,我喜欢历史,最初始的原因,是因为好奇心。你看,大多数人能说出自己祖父、祖母的名字,许多人还知道曾祖父母的,有人甚至能说出曾曾祖父母的名字。再向上溯源,我们便陷人了一个黑暗、

拉烈镇历史

特克斯重大历史事件朝的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所记载的乌孙国,即是今天的特克斯县,这也是特克斯见诸史籍较早的记载。汉朝宣帝时,乌孙国已归属汉朝的西域都护府管辖。老八卦城溯源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现在南

热巴舞历史

一、热巴的历史溯源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也有人认为热巴舞是由佛学家当巴桑杰传下来的。“噶玛八清”便是当巴桑杰的师傅阿拉果觉看到魔王残害百姓时念的咒语,也就是噶玛派僧俗阿拉果觉看到或

日本紧缚历史

1.日本紧缚史的溯源一个人若是真正处于痛苦中,就不会用痛苦来开玩笑;一个人若是真正处于禁锢中,就不会用自由来开玩笑.自愿是性虐的核心概念。如果一个人不是自愿的,那幺地牢的门对他是关闭的自文艺复兴以来,

南师大学校历史概括

一、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前身可溯源至清末壬寅年(1902年)成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拟在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学堂成立后定名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

中国人研究草药的历史

草医草药是中华民族医药学的巨大遗产之一。中国医药学的发展追本溯源始于草医草药。中华民族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这与我国古代草医草药十分发达是分不开的。草医草药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本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