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役背景是什么淞沪战役有什么意义
Posted 战役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淞沪战役背景是什么淞沪战役有什么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淞沪战役背景是什么淞沪战役有什么意义
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卢沟桥事变后,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
“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
意义:
国军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相关参考
淞沪会战意义:改变中日战略轴线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战略历史上的大问题,当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东调,寻求上海决战的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规模最大、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事情还得从上海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
《抗日战争规模最大最惨之淞沪会战:碎日本速胜迷梦》“八一三”淞沪会战,90天顽强抗击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蒋介石在其主持的国防最高会议发表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说,他在演说中称:“现在侵略国家的对面,一定会产生一个英、美、法、苏的联合阵线来,可以说国际形势,已被我英勇抗战所改造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蒋介石在其主持的国防最高会议发表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说,他在演说中称:“现在侵略国家的对面,一定会产生一个英、美、法、苏的联合阵线来,可以说国际形势,已被我英勇抗战所改造
奋战上海街头的“维克斯”6吨坦克因为国力有限,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很少将装甲兵投入交战,其中淞沪会战是第一场有大量中国坦克参战的现代化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来自英国的“维克斯”6吨坦克成为重要的作战力量
八一三淞沪战役后,蒋介石在其主持的国防最高会议发表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说,他在演说中称:“现在侵略国家的对面,一定会产生一个英、美、法、苏的联合阵线来,可以说国际形势,已被我英勇抗战所改造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在上海采取了主动反击的策略,发动了淞沪会战,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和日本两方投入了非常大的兵力,共计约有一百万人,死伤人数也非常多,成为整个战争时段最惨烈的战役。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