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云龙桥的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永春云龙桥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永春云龙桥的历史

云龙桥位于福建省永春城关南面的桃溪上,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由县令林聘主持建造。

名知政桥。

淳熙六年(1179年),知县陈宏规重建,改名云龙桥。

桥长30余丈(约100多米)。

此后,云龙桥经历多次损坏和重修。

在万历乙卯年(1615年),由知县夏忠重建,到明末因遭兵灾全部烧毁。

改建成便桥,俗称搭水桥。

20世纪30年代,闽南民军头子陈国辉占据永春,再次着手筹建该桥。

前后用了一年的时间,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原料建造的新云龙桥建造完成。

1977年,国家拨款46.5万元,在靠近原桥下游处重新修建。

1978年竣工通车。

因它是永春早期最长的大桥,故名“永春大桥”,1990年,恢复为“云龙桥”。

扩展资料:

云龙桥的重建过程:

1930年以前,永春境内还未曾有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而成的现代化桥梁;而用钢筋混凝土盖起的楼房,也是少见的。

当时建委会决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桥方式,择定在儒林火力发电站口的小沟,筑个钢筋混凝土小桥,作为试验。

结果小桥坚实牢固,可安稳通车。

云龙桥的规模颇大,当时建筑费用尚无完全把握,只有西安桥落成后剩下的部分钢筋可以移用,别无其他来源,建委会便向城区商人郑挂提借洋灰五千斤,遂于1930年中秋节举行奠基典礼,继而采取积极募捐办法筹集资金。

成功得到社会各界的集资捐助,使建筑工程得以迅速顺利进行,前后仅用一年的时间,这座新型的云龙桥就建成了。

桥面纵120米,横8米,左右两旁筑有行人道,中间通车,旁有扶栏,颇为壮观。

全部建筑费计7万元,多数来自海内外人士永春乡贤。

云龙桥建成之后,有利于泉永德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大大促进永春经济繁荣与发展,也增添了永春的景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龙桥 (福建省永春县古桥)

相关参考

请问福建泉州永春县留安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名人

留安在历史上名人辈出,较知名的有留从效、留正等人。留从效在开发和建设泉州中,有过不可磨灭的功勋;留正曾担任过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的丞相,赠太师,封魏国公。留安还是永春华侨出国最早的地方,明朝宣德

历史人物 永春私立崇实初级中学校长江启泰简介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江启泰出生日期:1904年字:信和(历史lishixinzhi.com)籍贯:德化县水口乡祥光村人人物平生江启泰,字信和,别名少康,德化县水口乡祥光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

桥的演变历史

一、桥的演变有什么过程世界上的第一座桥究竟出自何处、谁人之手,已无法考证。因为自从有了道路之后,当人们遇到河流、沟壑阻碍时,就会想到要采用某种方式跨越障碍。最初的桥可能只是架在小河沟两岸或河中礁石上的

有关桥的历史

关于桥的历史1.中国古代的桥(潘洪萱)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

历史典故 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

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历史典故 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

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洗面桥的历史

成都洗面桥是一座现代仿制的石桥,清晰的刻痕说明它很年轻。青石砌成的洗面桥,宽约两米,长约三米,两侧栏杆上雕刻着三国故事的场景。老人们都知道,如果历史上的洗面桥保存至今,高龄可达1800岁,因为刘备公元

有关桥的历史事情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世界上著名的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自涓涓细流到浩浩巨浸,蜿蜒曲折,奔流入海。全国河道密如蛛网,上面布满着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桥梁。我国古代桥梁,和其他事物一样,有

成都的桥的历史和故事

1.成都有什么有名的桥九眼桥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当时布政使余一龙所建。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4宽3高3丈,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

黄岩五洞桥的来历,历史故事

黄岩五洞桥始建迄今七百余年,位于赤溪镇过溪村,东西走向,横跨西江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随桥孔呈五折起伏,砌石级上下。两则设覆莲望柱和栏板。五洞桥长60多米,宽4.3米,4洞跨水。桥面石栏雕刻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