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刘金库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刘金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刘金库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 刘金库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要有明确而又科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完整形式丰富的教学过程,更要有有效的目标达成。

要完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更需要师生的双边互动。

教师的引导就是要求老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与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思考与动手能力,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知识的教学、职能的发展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其中知识教学是基本,智能培养是核心,思想教育是灵魂。

我们从知识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使其受到思想教育。

故而提高学生智能、加强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与责任。

而职能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的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方法的引导、探究式的启发与归纳。

问题的设计极其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

笔者从事教育21年,而从事历史教学11年了,下面我仅就自己10多年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巧妙设计课堂问题与大家交流与探讨,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导语设计问题 从导语开始设计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是有着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要自然、流畅,而不是牵强附会。

怎样由上一节(前面)学习内容很自然过渡到新学内容,并且能留下悬念,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例一:七年级(上) 第九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学完以后,紧接着学习:第十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我的导语是这样的: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了解由于秦的暴政引起陈胜吴广起义并推翻了秦的统治,那么秦的灭亡将会有哪个政权建立?面对农民战争后的经济萧条,新的统治者将会采取怎样措施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结果会如何?要想解决这三大问题,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第十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三个问题相互关联,悬念迭起,学生会有极大兴趣的。

例二:九年级(下) 第十一课 西方世界社会秩序的调整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下一课罗斯福新政与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我的导语是: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世界社会的秩序调整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了解通 过巴黎和会 与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亚太地区的矛盾,形成了战后的世界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是世界相对稳定时期,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在战后发展“繁荣时期”,但繁荣的背后隐藏这危机,很快爆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有三大特点,损失最大的是美国和德国,面对这场经济大危机,美国和德国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摆脱经济呢?今天我 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二课罗斯福新政与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二.课题是设计问题 从学习的课题入手提出问题,直入要害,紧扣重点,突出重点,每一课的题目就是本课的核心、重点,开门见山突破重点,可以事半功倍,会有更好效果。

例一:七年级(上)第八课 秦的统一 今天我们学习秦的统一,请同学们探讨以下问题:1.秦统一的条件 2. 秦统一了哪些方面?又有哪些具体措施?你最欣赏哪项措施?并说明理由。

3.秦统一的各项措施有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措施现在还在起作用? 例二:九年级(上)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从题目可以提出一下问题: 1,大河流域有几大河流?共有几大文明古国?并从东向西依次说出其名称。

2.上古文明为哪个社会的文明,这些文明的共性是什么?三.链条式设计问题: 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使问题紧凑,拓展学生思维,也更能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

例一: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是什么关系?西汉初年实施休养生息的背景什么? 2.休养生息重点解决了发展农业方面的什么问题?休养生息的作用是什么?对西汉又怎样的影响?汉高祖、文帝、景帝治理国家的措施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借鉴? 例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经历几代皇帝?这几代皇帝的共同作为是什么?2.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时期,请你分析其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一个国家强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四.图片式设计问题 借用图片设计问题,比较直观,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把知识与图片结合起来,其实也是知识的运用与联想。

例一: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图二 蓝鹰游行在纽约举行 1.图一是罗斯福新政中解决什么问题?他还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该问题? 2.图二有事罗斯福新政中解决什么问题的?其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其新政的?2007年以来的经济危机还未过去,各国借鉴了罗斯福的哪项措施来摆脱危机? 例二: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1.由两幅图,看出日本军队前后有何变化?这种变化给日本、中国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这两幅图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例三: 图一 攻打冬宫 图二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图三 秋收起义 图四 井冈山会师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1.列宁说“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爆发革命”与图一图二有关,是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 2.图三图四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所走的路,两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给你有何启示?五.综合归纳式设计问题: 就是把相同或相近几个事件放在一起,找出共同点,进行归纳,拓展提升,得出一种感想或认识、启示。

例如:1.从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的事件中,他们几位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请问这种精神是什么? 2.由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你的感想是什么? 3.由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思想运动给你的认识什么? 4.由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你的到怎样的感悟? 总之,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灵活性、归纳性和提升拓展性,方可起到将智能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语言精练、简洁,通俗易懂,也需要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要有深挖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自成一体,驾轻就熟,灵活运用,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的问题,使学生对历史有一种亲切感,历史的人和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在轻松中学习历史,在历史中寻找知识与快乐。

作者工作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初级中学

相关参考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

初中历史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力和运动关系处理问题。  示例:  一、受力分析方法小结 

初中历史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力和运动关系处理问题。  示例:  一、受力分析方法小结 

如何有效设计初中英语听说课

内容摘要: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以锻炼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听说训练往往被忽略。自觉或不自觉的背离了大纲的教学要

梅金绨历史教学设计

1.如何写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我也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认为其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基本要求、写作技巧、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和其它学科大致相同,但历史的不可再现象性,也使得我们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导入课堂时,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

初中立定跳远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本单元教学设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将运动实践的情境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历史教学案

如何设计历史学科的教学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案设计评选活动总结为发挥历史“教学案”导学的作用,提高历史教师备课的质量,调动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网络教研活动,总结前一段“教学案设计”教研活动,明确下一步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