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变化作文

Posted 都城

篇首语: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洛阳变化作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洛阳变化作文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它像一颗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

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

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

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

所谓“九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多的王朝。

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

二是指九个王朝。

第一种说法不确切。

第二种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究竟有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本人依据史实和考古发现,认为有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五个王朝在洛阳建都,现分别说明。

一、夏都斟(寻卩)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

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帝王。

洛阳一带是夏民族建邦立国的腹地。

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

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县,均离洛阳不远。

夏王朝的第在个帝王太康(启之子)都斟(寻卩)。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寻卩)。”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寻卩)。”《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寻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羿即后羿,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寻卩),执政,拒太康于外。

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寻卩),后被其亲信寒浞杀死。

斟(寻卩)在何处?目前说法不一。

《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证明斟(寻卩)在伊洛区内。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洛阳正处在这个位置。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

总面积为3.75方平公里。

内有大型宫殿遗址。

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寻卩)的所在地。

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于此。

《帝王世纪》记载:太康在位29年。

《通鉴外纪》记载: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基(寻卩)94年。

二、商都西毫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

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

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

商部族经常迁徙。

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

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汤最后的定居地是河南东部的商丘、史称南毫。

约公元前16世纪夏亡商立。

商汤攻开夏都斟(寻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

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毫迁此,史称西毫。

商都西毫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

“河南偃师为西毫,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毫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

从此揭开了西毫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毫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

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

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

宫城成正方形。

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

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

城外有环城马路。

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志愿,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

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

再次,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毫的所在地。

《竹书纪年》载:“汤居西毫,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毫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又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毫徙河北。”从此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都西毫。

第一次商都西毫,约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

第二次商都西毫,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经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禀辛、庚丁、武乙九帝王。

凋明两次都西毫,共 19帝,四百余年。

商朝自盘庚始实行双都制,既有南都西毫城,又有北都殷城。

洛阳与安阳成了商殷时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都洛阳周族原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与夏、商两族同称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大部族。

夏、商两朝时期,周是它们的属国。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武王时,周的势力已很强大,决心灭商。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机率众东下,经洛阳北部孟津渡河,一举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商亡周兴。

史称西周。

武王灭商后想在洛阳建都。

《左传·宣公三年》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九鼎乃国家重器,迁在哪里,就意味着在哪里建都。

武王灭商后先来到洛阳,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

其址在今日白马寺东南。

九鼎即迁在此邑。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营周居洛邑而后去。”在营城之间,武王曾去嵩山祭天。

这武王克商后并没有马上回镐。

而是居洛阳察看地形,营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迁九鼎等。

同时也,在周公营建洛邑之前,洛阳的名字已称洛邑,这个洛邑城估计不大。

武王虽想定都洛邑但并未迁都,到了城王之后才迁都洛邑。

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年便在镐京病故,成王即位。

因成王所幼,由其叔父周公辅佐代政。

成王执政的那年,“使召公复营洛邑”便派召公,周公先后来到洛邑,经过实测,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从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阳这座城池的建设。

从此,西周有两座都城。

西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方的洛邑称为成周。

成周又分为王城与下都。

下都后来又称成周。

周时洛阳的名称众多,又常变换。

洛阳邑建成后,“成王定鼎于郏(辱卩)”。

郏(辱卩)即周王城。

成王执政五年即迁都成周的王城。

《何尊》铭文中记载:“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

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诸王均来成周居位、施政。

这在周器铭文中有所记载。

其中记载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厉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发现铭文记载。

其他诸王经常居洛处理国事。

洛、镐二都均没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镐。

周公死后,他的儿子君陈又承袭周公的职位,继续镇守在这里。

洛阳作为西周的东都城,从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历时295年。

历经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 王10帝王。

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一国两都制。

四、东周都洛阳周宣王死、周幽王立。

关中发生大的地震,灾难严重。

《诗小雅·十月之交》云:“三川竭、岐山崩。

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加之内政腐败,社会黑暗,宫廷分裂。

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都镐京被抢劫一空。

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废西都全迁东都,史称东周。

东周只有洛阳一个都城。

东周时期,是仍有两座城:一为王城,击公所建,时为帝王所居。

一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复营,时为军事要地。

王城人秋东局都城有310年,从周平王开始,历经桓王、庄王、厘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

成周作为东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历经周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11帝王。

洛阳作为东周都城有515年,历经25帝。

五、西汉初都洛阳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

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

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

刘邦的文武大臣,多系关东人,不愿意西迁。

经过一场辩论,刘邦才决定将都城西迁至长安。

六、东汉都洛阳洛阳25年,刘秀在河北柏乡称帝,是为汉光武皇帝,同年攻开洛阳,定洛阳为都城。

史称东汉或后汉。

光武刘秀又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东汉时期的洛阳,为天下名都,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其城址在现今白马寺东侧即汉魏故城遗址。

东汉人公元26年刘秀始创,至公元220年协帝至,经历了196 年。

东汉有洛阳、许昌、长安三个都城。

其中以洛阳为都的有165年,以许昌为都的有26年,以长安为都的有5年。

在洛阳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殇帝、安帝、少帝(刘懿)、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刘辨)、献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阳汉献帝初平元年之后,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逐渐形成。

曹操在军阀混战和镇压起义军时,势力逐渐壮大,最后掌握了东汉的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

公元216年,又封曹操为魏王。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阳,其子曹丕继位。

不久,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立为帝,是为魏文帝,改汉为魏,定都洛阳。

史称曹魏。

曹魏从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为止,以洛阳为都46年之久。

历经魏文帝、魏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晋都洛阳曹魏后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

公元265年司马炎继晋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汉的把戏,迫使遭奂让位,自立为帝,是为晋武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西晋仍都洛阳。

西晋都洛51年,历经晋武帝、惠帝、怀帝、愍帝4帝。

城址在白马寺东的汉魏故城遗址处。

九、北魏迁都洛阳西晋统一人国后,社会上出现了一度的稳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物质财富有所增加。

但统治者极端腐败,晋武帝有姬妾万余人,花天酒地。

贾皇后姿意淫乐,竟在大街上抢拉男子入宫为男妃。

外戚王恺与大贵族石崇比富,令人吃惊。

如此等等,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

洛阳遇到了严重的破坏。

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领中原,统一北方,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是个大有作为的皇帝,他坚持改革,整顿吏治,严惩贪宫污吏,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提倡学汉文、说汉话、穿汉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被破坏了洛阳,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北魏都洛阳41年,历经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个帝王。

十、隋朝建东都公元604年,杨广在长安即位,是为隋炀帝。

杨广即位当年的年底,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

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氵廛)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

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书杨素为营建东都太监,纳言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

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

正在江南巡游的隋炀帝听说之后,即速从江都出发,四月到达东都洛阳。

接着六宫百官也迁居洛阳。

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轩。

公元618年,隋将宇文化及在杨州屐兵变,打入宫中,杀死隋炀帝。

越王杨侗在洛阳称帝,王世充为太尉,独揽朝政。

义宁二年 (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废杨侗为潞国公,自立为帝,国号郑。

后被唐所灭。

隋朝都洛15 年,2帝。

十一、唐朝移都洛阳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都是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是,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

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

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

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

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

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

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

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

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唐朝时期,东西洋并重,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

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十二、武周都洛阳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她以美貌闻名,14岁入宫,立为才人。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封为皇后。

李治患高血压病,武后参政决事。

群臣并称帝后为“二圣”。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降李旦为皇嗣,自立为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将东都改为神都。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在病中被迫让位给唐中宗李显,恢复国号唐。

武则天执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阳为都城。

参考资料:://3320/blib/c/read/7/3378/3497.

相关参考

历史的变迁作文

1.手机的变迁作文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高科技都在像猛虎一般地往前冲,许多东西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的变化也日新月异。记得爷爷以前对我说,那时候的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人民过着

洛阳在唐朝被称为东都和神都,它的地位变化和国家盛衰间有何关系

如果历史上的城市对应人名。那么临安可以是写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柳三变商铺林立的汴梁可能是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北平走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又迎来了朱棣的朵颜三卫。南京是李煜笔下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历史选考考试说明

1.高考考试说明语文考生切忌套作作文解读人沈阳二中高三语文教师何姝丽【变化】今年语文《考试说明》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上,相关词汇顺序发生了变化。【复习攻略】目前,语文的复

南阳的历史变迁

1.描述南阳的变化作文提到我的家乡,那可真是太多话要说了,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南阳,现在是一个鲜花簇拥的美丽城市,与幼时的南阳简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南阳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古老文化的市区,在胡爷爷提倡:

西周玉器相关知识概况,品种的变化与纹饰特点等

一、西周玉器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用料和制作简况周王朝建立初期,史学上称为西周。其时中国奴隶社会已进入第三王朝,都城在今陕西地区,名镐京,与此同时又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建为东都。西周专门制作并供王室贵族享用的

郭象

  郭象(约252~312),中国西晋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曾任司徒掾、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

回家作文1000字作文,《回家》的作文1000字

《回家》的作文1000字回家无论你身在何方,回家是你永远的渴望。坐在车上,同学们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只有我沉默寡言,在心中想着自己的心事,祈祷着班车能够开得快点,再快点……我是一名普通的中专学生,住在举

回家作文700字初中,初一作文《原来,这就是初中》作文700字

初一作文《原来,这就是初中》作文700字思路大概:①可以写自己过去即小学生活与初中生活的反差对比,使自己悟到“我长大了”我懂得……了\'或“我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稚气的孩童了,我现在应该要……”②写初中

写作文最好作文题材历史人物

1.以我喜欢的一个人为话题的作文最好是历史人物最近看了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感慨良深。朱元璋出身佃农,从小放牛,7岁那年,父母、大哥均死于瘟疫;17岁出家当和尚,到25岁那年,寺庙又遭官军焚毁

如何做好一名历史老师的作文800字作文

1.怎样做一名有历史责任感的好老师800字作文得小时候妈妈常常教育我: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年幼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我随着年龄一天一天地长大,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小时候,我只认为爱护环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