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县的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沾化县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沾化县的历史
沾化境域,商属蒲姑(又名薄姑)国。
周属齐国。
秦朝属厌次县地。
西汉,东南部属千乘郡湿沃县(即漯沃县),西南部属平原郡富平县,西北部属渤海郡阳信县。
东汉,东南部属乐安国千乘县,西南部属平原厌次县,西北部仍属渤海郡阳信县。
三国时期,地属魏。
东部为乐陵国湿沃县地,西部为厌次、阳信县地。
西晋因魏制,隶属未变。
东晋、南北朝为乐陵郡阳信县、厌次县、湿沃县地。
隋代,西部为渤海郡阳信县地,东部为渤海郡蒲台县地。
唐朝,621年(武德四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县境遂属棣州。
688年(垂拱四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并于渤海县建招安镇(今沾化古城),今县境即为棣州渤海县招安镇地。
742年(天宝元年),改棣州为乐安郡,招安镇随县改属乐安郡。
760年(上元元年)乐安郡复称棣州,招安镇仍属棣州渤海县。
五代十国时期,956年(周显德三年)置滨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属之,招安镇随县属滨州。
北宋初年,渤海县招安镇仍属滨州。
1042年(庆历二年)升招安镇为县,此为建县之始。
1073年(熙宁六年)又省县为镇复入渤海县,1079年(元丰二年)复置招安县。
1126年(靖康元年)宋被金灭亡,招安县归金朝,仍属滨州,1195年(金明昌六年)更招安县为沾化县。
元代,初沿金制,1262年(中统三年)沾化县属滨棣路,1265年(至元二年)后,沾化县属济南路滨州。
明代,沾化县属济南府滨州。
清初袭明制。
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武定州为府,沾化县属武定府。
1913年废府设道,沾化属岱北道。
1914年改岱北道为济南道,沾化县随属。
1925年设武定道,沾化县改属武定道。
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沾化县属鲁北行政区,抗日民主政府划沾化县属冀鲁边区。
1941年10月后归清河区,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沾化县属渤海区第四专区。
1949年属渤海区垦利专区。
1950年撤销渤海区,建惠民专区,沾化县改属惠民专区。
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利津县并入沾化县,沾化县属淄博专区。
1961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分治,利津县复制,沾化县属惠民专区。
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沾化县属山东省惠民地区。
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沾化县属滨州地区。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沾化县属滨州市。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
相关参考
一、关于“利津嘴子”的形成现在居住在利津的居民,多数是历史上先后由黄河中游迁徙下来拓荒的,当时包括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前,都是在十年九灾中度过,温饱根本谈不上保证。但是,他们还是孔孟之道的信徒,
隆化县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冀北山地气候。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受副热带暖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天气温暖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春秋季则是这两种气团
近代人物中文名:黄春育别名:号云心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福建德化葛坑下玲出生日期:1930(历史lishixinzhi.com)黄春育介绍黄春育(1930-)号云心。福建德化葛坑下玲人。福建晋江专
从化市历史的古迹古代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明朝,从化县行政区划设乡、都、堡、图。明祟祯7年(1634),从化县设1个乡称宁乐,1个都称流溪,全县划分为水东
从化市历史的古迹古代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明朝,从化县行政区划设乡、都、堡、图。明祟祯7年(1634),从化县设1个乡称宁乐,1个都称流溪,全县划分为水东
隆化县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冀北山地气候。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受副热带暖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天气温暖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春秋季则是这两种气团
谢许英女,台湾彰化人,1920年12月10日生。日本九州产婆学校毕业,台湾省助产士考试及格,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期结业。曾任彰化县妇女会理事暨彰化县妇女会县级代表、彰化县议会第六、七届议员、彰化县
新化县历史上最大的官员是谁如果你说的是湖南省娄底市的新化县的话,下面就是在新化县出过的名人民主革命宣传家陈天华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华夏名将陈正湘爱国名将方鼎英教育家成仿吾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书画家罗尗子国
苏振辉台湾省彰化县人,1906年生。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系台湾彰化县地方势力“白派”领袖,以医生为业。历任彰化市参议员,彰化县议员,台湾省议员,台湾省医师公会监事、理事长,台南
施金协台湾省彰化县人,1933年生。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台湾省员林中学教师、彰化县和美中学训导主任、员林高级农校训导主任、彰化县盐乡农会总干事等职。1972年当选台湾省第五届议员,后连任第六、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