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历史文化
Posted 观音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陀山的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陀山的历史文化
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风光旖旎。
如普陀旧志云:“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
伊人宛在,游子关情。”[9]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千百年来,让文人墨客们感怀不已,留下了不少咏叹之词。
“海天佛国”普陀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令不少游人用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怀。
如元盛熙明诗《游补陀》云:“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
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
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枣大于瓜。
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25]清缪燧诗《梅岑》云:“子真隐吴市,胡为在海涯,岂慕岩谷幽,与佛成一家。
梅岑留遗迹,高迥凌青霞。
我来当三月,满林杜鹃花。
披襟一长望,海涛浴浮槎。
三山如可到,蓬莱路不赊。
稚川晚得道,岂真在丹砂。
一令复一尉,超然不可偕。”[26]清卢琦诗《咏普陀》云:“葛井梅岑迹较奇,吴门勾漏隐何时?磐陀石上三生话,蝴蝶庄周两不知。”[27]等等。
这些清新隽永的诗文,为普陀山增添了许多典雅的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
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
相关参考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在中国,观音菩萨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一位重要神仙了,甚至在全世界,观音都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佛教神灵。而且,对于全世界观音的信徒们来说,他们信仰观音的朝圣地,就是普陀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在中国,观音菩萨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一位重要神仙了,甚至在全世界,观音都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佛教神灵。而且,对于全世界观音的信徒们来说,他们信仰观音的朝圣地,就是普陀
一、南普陀有哪些历史记载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废。明初复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诗僧觉光和尚迁建于山前,殿堂院舍齐备,住僧常达百余众,清初又废于兵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靖海候施
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古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等。藏经阁珍藏
分局派出所名称地 址电 话所属街道(镇)普陀长寿路派出所宜昌路555号2204805062776918东新街道普陀甘泉路派出所宜川路351弄31号2204825056051745甘泉街道普陀石泉路派出
普陀寺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约1643年),缘起《三孝记》中“安安送米”的传说。姜安安之母庞氏因小姑搬弄是非,公婆误听、逼子休妻。含冤忍辱的姜母愤而上山削发修行。先结草为庐,开荒自食,后化缘建庙,取名:
交通介绍外部交通航空:舟山普陀山机场位于朱家尖岛北部,有跨海大桥连接直通舟山本岛,从机场到定海、沈家门,有机场班车或出租车直达,也可到蜈蚣峙码头乘船前往普陀山。普陀山机场问询电话:0580-62607
一、普陀宗乘之庙的历史和文化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部,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乾隆三十六年,为乾隆帝六十寿辰和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