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的历史

Posted 元年

篇首语: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零陵区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零陵区的历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境内)。

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泉陵侯国(治今永州市零陵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

零陵、营道、泛道、营浦、始安、洮阳、钟武七县和泉陵、都梁、夫夷、舂陵4侯国。

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嶷郡,零陵县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

三国,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营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荆州。

西晋及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改隶湘州。

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零陵区);分营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改隶荆州。

梁天监十四年(515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营州永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改隶湘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泉陵县,同年更名零陵县(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湘州。

从此,永州、零陵一地两名。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郡治零陵县(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湘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零陵郡,分置永州、营州。

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

贞观八年(634年),改南营州为道州。

贞观十七年,撤道州并入永州。

上元二年(675年),复置道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永州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改营道县为宏道县。

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名,复称永州、道州。

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永州、道州属之。

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为永州,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宏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江南西道。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为永州,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荆湖南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永州路,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路,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湖南道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

永州府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道州府治营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隶属湖广行省。

洪武九年(1376年),将道州府降为道州,隶属永州府。

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

清顺治元年(1644年),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

康熙三年(1664年),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治所在零陵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省划分行政督察区,故永州府各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零陵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湖南省调整行政督察区,原第九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11月,永州地区各县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或实现和平政权更迭,设永州专区,翌年称零陵专区。

1952年零陵、衡阳、郴县三专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区,并在祁阳县东部析置祁东县。

1954年,湘南行政区撤销,原零陵专区所属各县,除新田县划归郴县专区外,其余县全部划归衡阳专区。

1960年6月,零陵县冷水滩镇升格为县级冷水滩市。

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滩市,改为冷水滩区,属零陵县管辖。

1962年12月,恢复零陵专区,专署仍设零陵县芝城镇。

1964年5月,划零陵县、道县的12个公社和9个国营林场,设置潇水林区管理局。

1968年零陵专区更名零陵地区。

1969年12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设立双牌县。

1984年6月,撤销零陵县,设立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

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永州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芝山区(即现零陵区)。

永州市政府原位于零陵区潇水中路106号,1997年7月迁治冷水滩区逸云路1号。

200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永州市人民政府驻地迁往冷水滩区。

2005年6月,永州市芝山区复名零陵区,行政区域不变,区政府驻地不变。

相关参考

零陵郡的历史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零陵郡治迁至泉陵侯国,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并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改为零陵县)。

永州人文历史

永州古称零陵。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因舜帝葬于泠水即零水之源,舜陵因而称“零陵”。永州因境内有舜陵——“零陵”,秦始皇统一

永川区的历史沿革

永川,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朝以前是江州县属地。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分璧山县地置县,隶属于昌州。北宋时,永川县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

覃塘区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桂林郡,郡治布山(今贵港市),覃塘地区开始了早期的人类开发活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七月,天地会首领张嘉祥率众千余至贵县覃塘一代活动;1949年2月15日,经贵

赣榆区的历史沿革

夏以前属九夷。商属人方。西周属莒、祝其二国。战国时,先后归越、齐、楚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属琅琊郡。汉属赣榆、祝其、利城三县,分属琅琊、东海二郡。元年,汉平帝刘衍封司徒马宫为扶德侯,置国于赣

上虞区的历史沿革

上虞是浙江建县最早县之一,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上虞县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

双流区的历史沿革

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古蜀国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曾先后以广都瞿上、樊乡为国都,与成都、新都并称“蜀地三都”。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

历史秘闻 姜堰区的著名人物

历史名人姜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五千年前,便有先民生息。明代著名画家唐志契、唐志尹与唐日昌叔侄三人齐彰,时称画苑“三唐”,唐志契画论专著《绘事微言》,收入清代《四库全书》;清康熙年间,围棋国手黄龙

合川区的介绍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重庆的城市拓展新区,截至2013年,全区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23个街道,总人口为155万人,城镇人口69万。1合川是

历史军事 吕蒙靠忽悠拿下零陵 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备主力尽数入蜀,关羽留守荆州的担子可不算轻松,兵力大减之下,对北、东两方向只能被动防御,北方的曹军还好说,凭借自己的威名,再加上曹操的注意力已不在襄阳前线,双方还能暂时维持一条默认战线,谁也不愿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