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的历史变迁
Posted 崇文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六必居的历史变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必居的历史变迁
“六必居”盛极一时,然而也饱经风霜。
据史料载,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义和团火烧卖洋货的商店,“六必居”所在的前门外粮食店街遍地火海,在大火殃及小店时,伙计张夺标冒生命危险从浓烟中把大匾抢救出来,藏于崇文门外一带的临汾会馆。
以后,东家返回被焚的店中,得知大匾幸存时,喜极而泣。
有匾就有生意,他特提拔了张夺标,“六必居”继续经营。
相传抗战时,蒋介石请客设宴,也曾点名让店里的伙计送“六必居”的酱菜,可见这里的酱菜名声之大了。
“文革”期间,名匾被当成“四旧”再度惨遭破坏,被送进了北京展览馆。
店名也被改为“红旗酱菜厂”。
历久不衰酱菜园
1984年11月,我和任志、沈鸿娴同志到山西临汾访问了居住在那里的贺永昌先生,从贺永昌那里又进一步弄清了关于“六必”的解释。
过去“六必”经常被人解释为酿酒的六件事:“忝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因为六必居最初是家小酒店。
贺永昌说,六必居本身不产酒,它只是自崇文门外八家酒店中趸来酒经过加工后制成“伏酒”和“蒸酒”再售给顾客。
他自学徒时起,只知道六必居售“开门七件事”中的六件,除了茶叶不卖外,柴、米、油、盐、酱、醋六样生活必需品都卖,所以叫“六必居”。
我自山西归来后调查了北京历代制酒的资料,确无六必居酿酒的记载,因此“六必”是酿酒六个要素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历史上山西临汾一带没有制酒的传统,倒有做油盐杂货生意的经验,因此山西商人把一家普通油盐店发展成为制作高档酱菜的酱园,完全是合乎逻辑的。
从邓拓同志借来的那些有关六必居的档案资料来看,二百多年前六必居的老东家很会研究顾客心理,做一些宣传工作。
他知道严嵩是个群众注目的人物,民间本来就有很多关于严嵩的谈笑资料。
于是围绕着严嵩写匾的故事,使六必居的历史蒙上了浓厚的神话色彩,而且若干年来为了保护这块匾又产生了很多离奇的故事。
相关参考
六必居指的是六必居酱园店。六必居酱园店设在北京,从明朝开始就已经设立,挂在六必居店内的金字大匾,相传是明朝大学士严嵩题写。六必居原来是山西临汾四渡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利兄弟经营的一家小店。俗话说,开
旅游名城的风味小吃北京:北京烤鸭、涮羊肉、仿膳宫廷菜、炒肝、豆汁、烧麦、小窝头、萨奇马、打卤面、豌豆黄、果脯、桂花陈酒、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臭豆腐。上海:浦东鸡、盐水火腿、熏火腿、猪肉灌肠、蜜饯、五香豆
1、北京市北京:烤鸭、茯苓夹饼、二锅头、北京烙饼、鸭梨、京白梨、八宝饭、糯米卷、白鸡、油鸡、果脯、北京蜂王精、北京秋梨膏、北京酥糖、六必居酱菜、北京织毯、北京雕漆、景泰蓝、北京玉器、内画壶、北京葡萄酒
1.手机的变迁作文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高科技都在像猛虎一般地往前冲,许多东西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的变化也日新月异。记得爷爷以前对我说,那时候的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人民过着
1.温州的历史变迁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境内,是为温境建
徐闻孔庙始建于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后屡经修葺,并随县治变迁而多次易址。现徐闻一中校园内的这座孔庙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是当时徐闻县治的学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比明万历十九
1.手机的变迁作文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高科技都在像猛虎一般地往前冲,许多东西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的变化也日新月异。记得爷爷以前对我说,那时候的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人民过着
一、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沿革东北民族体系由四大古族构成,东胡鲜卑、夫余高句丽、肃慎女真、商族燕人,奠定了东北的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还有东北四大民族行政区的布局,春秋时期东北西部东胡、北部秽貊、东北部肃慎
1.呼和浩特历史的变迁“呼和浩特”是蒙古语,译成汉语是“青色的城”,所以呼和浩特简称“青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一、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中记载的人口数据有:秦朝2000万,西汉末近6000万,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清朝前期3。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