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有哪些历史

Posted 长垣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垣有哪些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垣有哪些历史

长垣,春秋时称蒲邑、匡邑。

约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

长垣境内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遗址,小岗、苏坟、宜丘等龙山文化遗址。

长垣,西周时属卫国。

春秋时期,卫国于长垣之地同时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

匡城遗址在今长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寨乡孔庄村一带,旧名为匡主。

著名的匡人围孔,就发生在此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因有防垣,长垣之名始见于世。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

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

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

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

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

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

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

围魏救赵就发生于此,史称桂陵之战。

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郡县,改首邑为长垣县。

西汉时名长垣县,新置平丘县与长罗侯国。

新莽改长垣县为长固县。

东汉至长垣侯国与平丘县。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复置长罗侯国。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长罗侯国废。

三国时属魏,隶兖州陈留国。

西晋时长垣属陈留国陈留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东晋六国所辖,东晋两次控制此地约六年。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占据河南,置兖州于滑台,辖长垣。

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将长垣并入外黄(今杞县东北,兰考东南)。

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复置长垣县,仍属东郡。

东魏、北齐时隶不变。

从战国(魏)至隋初历时八百余年,县治皆在今陈墙村。

隋初仍名长垣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长垣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入长垣,皆属东郡。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长垣两县,皆属河南道滑州。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长垣县又并入匡城县。

五代时,后梁改匡城为长垣,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复改为长垣县。

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长垣县。

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

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治所在地。

清属直隶省大名府。

民国18年改隶属河北省,长垣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

1941年,中共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长垣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1942年,又决定将长垣西北部划归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同时,划长(垣)、滑、濮(阳)、东(明)四县边区成立滨河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撤销,归长垣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在佘家、丁栾一带办公。

1947年解放长垣城。

1947年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

1949年长垣县属新建的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并入河南省,长垣属河南省濮阳专区。

1954年濮阳专区撤销,改属新乡专区。

1955年2月,划归安阳专区。

1958年4月,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又属新乡专区。

1961年12月,安阳专区恢复,长垣又复归安阳。

1983年,安阳专区撤销,长垣属新设的濮阳市。

1986年3月划归新乡市。

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长垣为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试点县之一,成为省政府直管县。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长垣小渠惨案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八路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反攻,抗日民生根据地迅速扩大,日本侵略军的覆灭已为时不久了。然而,为了扭转其即将灭亡的命运,日本法西斯依然困兽犹斗,继续纠集兵力,对冀鲁豫

请教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的历史沿革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新乡市,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西邻滑县,南与封丘毗连,北与滑县、濮阳接壤,因“县有防垣”而得名。新(乡)菏(泽)铁路横亘东西,省道308线、213线穿越全境,济(源)东

长垣的名字由来

因古时“县有防垣”而得名。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因有防垣,长垣之名始见于世。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

历史秘闻 请教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的历史沿革

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新乡市,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西邻滑县,南与封丘毗连,北与滑县、濮阳接壤,因“县有防垣”而得名。新(乡)菏(泽)铁路横亘东西,省道308线、213线穿越全境,济(源)东

长垣古代有多少名人了具体名字叫什么

长垣古代名人:杜康、李化龙、关龙逄、蘧伯玉等。杜康在古代,长垣县张寨乡鲁山村附近有一座高达的帝王陵,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四季祭祀。陵内安葬着夏朝第五代国君少康(杜康)。提起酒仙杜康和杜康造酒的神话

长垣各村名称由来(五)

习礼王村孔子周游列国,行走中来到了现在芦岗乡习礼王村头一片树林里,阵阵凉风令人十分惬意。一行人就在树林中休息起来。孔子与众人在谈论中不知不觉地议论起以德治国的重要,特别议论起了礼仪,从天子礼仪说到诸侯

王仙芝

  王仙芝(?~878),中国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原以贩卖私盐为业。僖宗乾符二年(875)初,仙芝与尚让、尚让兄尚君长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聚众起义,指斥唐朝“(官)吏贪沓,

尚让

  尚让,中国唐末农民战争领导人之一,后叛降唐。生卒年不详。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尚让、王仙芝、让兄尚君长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黄巢与王仙芝分军作战后,他随仙芝转战南方。五年二月,仙芝

“黄金甲”错杀儒生三千的故事

所谓农民起义者,到头来莫不是改朝换代的工具。黄巢即便不杀儒生三千,他的政权也是难以持久的。何以?其人天性使然也。公元874年,濮州(今河南范县)盐贩王仙芝率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自称“天补平

历史人物 酿酒始祖杜康简介

上古人物本名:狂药别称:少康所处时代:黄帝时代/夏朝/东周/汉朝民族族群:汉降生地:河南洛阳降生时刻:不详作古时刻:不详主要造诣:造秫酒葬地:长垣后代尊称:酒祖狂药人物传说狂药为中国史传的“酿酒开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