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
Posted 法典
篇首语: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论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
唐律的特点有:
1、礼法合一。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和立法经验,使法律内容“一准乎礼”, 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
2、科条简要、 宽简适中。
唐朝在前代律典的基础上,再次实行精简、宽平的原则,定律为12篇,502条,从而改变了秦汉以来律令繁杂的局面。
3、用刑持平。
唐律规定的刑罚比以往各代都轻,死刑、流刑大为减少。
4、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
唐律结构严谨、立法技术相当完善。
唐律概念明确,用语比较确切,逻辑严谨,立法水平堪称楷模。
唐律不愧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唐律的历史地位:
1、唐律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唐律承袭了秦、汉的立法成果,吸取晋律学的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
唐律具有封建法典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宋、元、明、清法律产生了深刻影响。
2、唐律对东亚各国的影响。
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大宝律令》、越南的 《刑书》和朝鲜的《高丽律》都参用唐律,可见唐律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法制已有了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
自夏朝开始正式确立法制以后,每个朝代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制,而且还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法制的发展。
早在西周时已提出了“三典”的理论,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以后,又在法典的体例和内容等方面不断发展。
从体例上看,自战国时《法经》的六篇,经过汉朝《九章律》等的演进,到隋朝的《开皇律》已形成十二篇及其篇名,并为《武德律》以及以后的《永徽律疏》所继受。
《永徽律疏》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可以说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
唐律的内容承前启后,在总结前人的立法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且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典中法律与历史结合的先河。
《唐律》之义疏自高宗时作成颁行后,终唐之世,一直没有废止过。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对律令格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删修,结果是“总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义疏仍与单行律并行。
其后,义疏以两条渠道发挥着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律疏议
相关参考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
现代旅游主要特点:1、旅游多样化、大众化趋势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性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向多样化发展,如商务会展旅游、文化宗教旅游、专项旅游和新兴高端旅游。再者,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
中国商法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分析一些问题的时候,为了更加有力地论述自己的观点,有的放矢地巧妙地有机地结合国外相关国家的法律文化背景,为阐释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利的佐证。如在论述民商分立问题时就通过对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
中国文化的特征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
贞观律就是唐律疏议吗,为什么贞观律是500条而唐律疏仪是502条
为什么贞观律是500条而唐律疏仪是502条查了以下资料薛允升唐明律合编中序中提到的是500条其他元代唐律疏议中改为502条再查钱大群《唐律译注》中开篇就提到502条原因:唐时500条,宋之后进行整理,
《唐律疏议》(汉语拼音:Tanglüshuyi),中国唐代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30卷。永徽元年(650),唐高宗命长孙无忌、李、于志宁等修《永徽律》,翌年颁行
中国历代兵书内容博大精深,论述宏阔,它既包括战争、军事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诸方面关系的内容,又包括战争、军事领域内诸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战争和政治的关系中国历代军事家在探讨战争和军
自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历两晋南北朝士族地主一直占居高位,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无‘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或夸豪斗富,或奇吝无比;或慷慨激昂,或胆怯自私。而《世说新语》以其绝妙的手法、细腻的笔调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