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是谁主编的

Posted 比例尺

篇首语: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是谁主编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是谁主编的

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

接触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图资料。

由于才华出众,所以青少年时代就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赞赏。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

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立意制作新图。

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为了便于应用,他还将一幅篇幅过大(用娟八十匹绘制)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以寸为百里(比例尺 1:1,800,000)的《地形方丈图》,图上载有名山都邑,为军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

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

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3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他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

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

相关参考

元朝的疆域真的到达北冰洋了吗

元朝的疆域面积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时代之一,和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不想上下。不过元朝的疆域到底多大呢?目前的争议非常大,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和谭其骧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把元朝的北部的

谁有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

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绘成的《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它是一部普通历史地图集,表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至西晋初年的历史地理概貌。   &nb

中国最早地图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目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

中国最早的地图是什么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

知识百科 最早的地图

最早的地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在周朝中山国都遗址附近出土的铜版地图,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产生于2300年前

中国历史 裴秀制地图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初期纸绘图。但是,我国绘制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诗经·周颂·般》记载:“隋山乔岳,允犹翕河。”郑玄解释:“犹,图也。皆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即将山

第一幅中国地图是谁画出来的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绘图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马国贤、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

历史人物 裴秀的人物生平 裴秀的人物评价如何

裴秀,魏晋时期地图学家、地理学家、政治家,裴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裴秀著有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历史秘闻 历史上姓裴的都有那些名人?

裴秀(224-271),西晋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官至司空。编绘《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中国迄今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所绘《地形方丈图》,是缩编的晋地图。图均亡失。在《禹贡地域

知名人物 张宗祜人物简介

·张宗祜张宗祜,工程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两院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等;主编了《中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国黄土类土工程地质图》、《中国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