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佛教老庵寺

Posted 殿宇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家川佛教老庵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家川佛教老庵寺

老庵寺坐落于恭门镇付川村东北的卧龙山半山坡上,原名卧龙寺,俗称上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佛教寺院。

这座千年古刹历经了三兴三废至今香火不熄。

据史料记载,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因秦州等地地震,山崩地陷,老庵寺殿宇倾塌,僧人四散。

至正十六年(1356)重建。

清德宗光绪七年(1881),清水县弓门(今张川恭门)一带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冲毁老庵寺庙宇,僧人逃亡。

德宗光绪十年(1884)再次重建。

至民国时期老庵寺规模初具,被列为清水县“八景”之一,获“卧龙山色天下秀”之誉。

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动受限,僧人还俗。

1979年后又一次重建,经主持释静咸和信教居士二十多年的修建和维护,终于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

重建后的老庵寺共占地300亩。

主要由一门、五院、八殿、三洞、七塔组成,整个建筑按照卧龙山的自然地形,错落有致地建造在拾阶而上的几阶平台之上,其殿宇楼亭布局合理,大小佛塔错落有致,建筑风格蕴含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品位。

老庵寺,不仅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较大的佛教寺院,而且是一处情景交融的人文自然景观,近年来,山上新植各种树木数万株,使其四周绿数成荫,与四面如黛的青山联成一体,构成一处宗教、人文与如画景色相辉映的名胜景点。

【泷湶寺佛卡免费结缘流通】

相关参考

张家川回族人的生活习惯

茶为回族人民迎宾待客的佳品。饮茶则为日常生活中三膳习俗。不论平时或节日,凡是登门来访者,都要砌茶相待。回族人砌茶比较讲究,一般都使用盖碗,通常把这种饮茶方式叫“刮碗子”。其中以“三泡台”碗子最为讲究。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史

1、夏商时境内为西戎地。2、周孝王十三年(前885),周封在 渭之间养马有功的赢非子为附庸,在秦建邑,号赢秦(邑在今张家川镇瓦泉村)。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设陇西郡,郡治狄道(今甘

甘肃历史的演变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今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今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圭

历史军事 带28字家训上战场

川籍抗日英烈饶国华(1894-1937),资阳市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饶国华主动要求率部抗战。9月21日,第21军奉令出川抗日。11月2

历史新知 念珠·佛珠

  在古时,常看到庙里的佛教徒在念佛时用手捻着珠子。这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做的呢?原来,这是念珠,亦称佛珠。是用菩提子做的。菩提子又名川毂,植物禾本科。草本,茎通常丛生,高四、五尺,叶细长质厚;夏秋之候

魏蜀陇右之争——厮杀惨烈的陇右主战场

街亭之战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出陇作战的第一次战事,也是蜀魏两军间的第一场较量。街亭,又名街泉亭,在今庄浪县东,张家川县北。东汉时,街亭属汉阳郡略阳县。但也有学者说街亭在今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陇城镇。街亭坐落

历史人物 张家玉简介,张家玉简介

  张家玉简介  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16年1月31日)出生于东莞县城西北村头村(今东莞市万江区村头)一个贫穷家庭,家玉生性聪敏,精通经文,\\"好

岭南三忠张家玉简介 张家玉怎么死的?

  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岭南三忠之一,为著名的爱国诗人,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张家玉生于公元1615年,去世于公元1647年,广东东莞万江镇人,广东沦陷之后,与陈邦彦等人进行抗清活动。  人物档案 

历史人物 岭南三忠张家玉简介 张家玉怎么死的

  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岭南三忠之一,为著名的爱国诗人,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张家玉生于公元1615年,去世于公元1647年,广东东莞万江镇人,广东沦陷之后,与陈邦彦等人进行抗清活动。  人物档案 

岭南三忠张家玉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张家玉的诗选

  张家玉是明末清初之时的人物,生于公元1615年,去世于公元1647年,字玄子,号芷园,是南明著名的抗清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张家玉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天资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