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巨野种植棉花历史的总结

Posted 棉花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巨野种植棉花历史的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巨野种植棉花历史的总结

一、巨野县棉花种植情况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黄泛冲积平原,菏泽市东部,是传统农业县。

全县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万亩,总人口1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万人。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429元。

长期以来,该县是全国闻名的棉花大县,平均每年植棉都在80万亩左右,总产在10万吨以上(籽棉)。

由于近两年棉花价格趋低,植棉利润不高,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2014年种植面积54.6万亩,总产预计4.84万吨。

截至目前,该县共收购籽棉2万吨左右,占全县棉花总产的40%,主要原因是棉农在棉花价格高位运转盼更高,价格下跌就惜售和等待观望。

二、棉花市场情况

1、受国际市场和期货价格影响,今年自1月以来,该地棉花价格标准级3128级自19000余元跌至14000余元每吨,究其原因,受国家收储指导价影响和国内棉市情况影响,长时间内中国棉价与国际市场不接轨,形成价格倒挂,截止目前含滑准税到港价进口配额棉仍然要低于国内1000多至2000元左右。

众所周知,中国的纺织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原材料成本高于国际市场,那么产品就没有了价格优势,从而缺少竞争力,导致销路不畅,购消两滞、亏损等状况。

而近期郑棉期货1505合约价格一直在13000元左右窄幅震荡,近期又有小幅下跌,至12815元。

期货引导现货,致使现货价格跟着下跌。

2、下游产业链不通畅,近两年,纺织企业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生产经营相对谨慎,由于进口配额棉物美价廉,纺织企业更倾向于争取配额,其次购买疆棉和国储棉,连续三年的国家收储使库存空前庞大,一时难以消化,一方面库存压力大,一方面地产棉供大于求,出现滞销现象。

3、风向标的引领作用,全国棉花看新疆,全国纺企看魏桥。

新疆的棉花补贴已经明朗,棉花收购价格也趋稳,籽棉价格在2.8元-3.1元左右。

折合皮棉标准级3128级价格为13500-14000左右。

疆棉出省又有500元的价格补贴。

引领了内地籽棉价格。

魏桥纺织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

近日出台了皮棉收购价格,标准级到厂价14300元。

4、棉农惜售,今年棉花产量和去年持平,品质要略低于去年。

籽棉价格较去年下降1元多每斤,现在的籽棉收购价为3.0-3.2元左右。

按亩产500斤计算1500余元,种子农药化肥约500-600元成本,人工费(如雇人收种、打尖、去杈等)约1000元左右。

棉农没有利润可赚,惜售心态较严重。

同时也盼省政府棉花补贴能尽快落实。

截至目前,交售率不足4成。

经了解本地棉农2015年植棉意愿跌破历史新低。

这里有一组数字,以巨野南部一乡镇为例,2013年和2014年的植棉面积分别达到了该镇总耕地的91%和87%。

经走访调查,2015年预计植棉面积为60-70%。

由于辣椒和谷子今年的收益好,亩收入4000余元,利润扣除人工成本和农药化肥也有近3000元的收入。

相当一部分棉农打算改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了收储目标价格,棉企短时间内难以适从。

原来根据收储价格定籽棉收购价格,利润稳定,现国家停止收储,交由市场来运行棉价,近期棉价一直处于跌式,籽棉收上来还没等轧花就出现下跌的现象时有存在,致使企业经常出现亏损运行。

市场情绪持续悲观,棉商多不看好后市行情,大多棉企停收或少量收购,尽可能确保将亏损值降到最低。

2、由市场来运行和调节棉花市场,风险和机遇并存。

棉企老板现在正处于思想转变时期。

但市场运作是大势所趋。

否则棉产品与国际市场难以接轨。

还会出现整条产业链僵化不畅的现象。

棉花市场化,风险与机遇并存。

四、建议

一是完善棉花良种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

二是建议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棉花价格稳定,给棉农一个合理预期。

三是科技兴棉,加大对良种繁育的支持,加强优质棉推广和管理。

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该县处于黄淮流域,7—8月降雨充沛,建议研发洪涝新品种并加以推广。

四是提高棉花规模化种植水平。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华兴鼐人物简介

·华兴鼐华兴鼐,棉花遗传育种学家。倡导发展陆地棉代替亚洲棉,推动指导岱字棉15在江苏省普及种植,并扩大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研究提出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缓解棉麦两熟栽培矛盾;制定江苏省棉花种植区划,为

棉花一般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采摘

春季种植,秋季收获;适时采收 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天采摘一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所以棉花

对纺织业的影响--棉花直补政策

棉花直补政策对纺织业的影响:国家对棉花政策的调整,由收储改为直补,一方面稳定棉花种植,另一方面提升棉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长期来看将维护棉纺织产业链的平稳运营。棉花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中比较特殊的一

中国种棉花历史

1.【棉花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我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夏禹时期,在《尚书•禹贡•扬州》中就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古时扬州就是我国现在的东南部和沿海一带,所谓“织贝”就是南方当

宋朝之前没有棉被,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呢

棉被是在宋朝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在宋朝的时候才引进了棉花种子,才开始种植棉花。当初包拯在判案时就有这样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就是因为一个逃命的棉袄里塞了其他的东西而不是棉花,牵扯出来了宋朝贪污军饷的现象。达

历史秘闻 2016初中中考历史知识总结无题的书有哪些

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7000多年前,生活

松江布

  松江布,中国历史上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松江府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在今上海市境内。宋元之际,棉种自广东、福建向北传播,松江及其邻近地区得风气之先,棉花种植发展很快。元代元贞年间,松江乌泥泾人

元朝 元代·黄婆教织

黄婆教织黄道婆,又称黄婆,元朝的女纺织技术家。大概生活于宋末和元世祖、元成宗时期。原是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人。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四记载了她的事迹,全文译成白话如下:福建、广东一带种植棉花,

仍以农业为主 元朝经济

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比宋朝低,但是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

仍以农业为主 元朝经济

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比宋朝低,但是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