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铁骑立场存在疑问 袁崇焕之死与祖大寿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宁铁骑立场存在疑问 袁崇焕之死与祖大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宁铁骑立场存在疑问 袁崇焕之死与祖大寿
袁崇焕行事张扬,于是非议他的人遍布朝野。满清军队既兵临京城之下,非议他的声音更是响彻云霄。于是满清又趁机玩了一个反间计。俗话说:三人成虎。曾参是孔夫子门下道德修养最高的贤人之一。一天,有人对他妈说:“你儿子杀人了。”(其实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干的)他妈说:“我儿子不可能干那种事的。”一会又来一个人对他妈说:“你儿子杀人了。”他妈说:“我儿子不是那种人。”一会又一个人跟他妈说:“你儿子杀人了。”他妈就再也坐不住了。曾参那是千古道德的的典范。母亲又是最理解信任儿子的,但连续三个人说:“曾子杀人了!”连他母亲都不得不怀疑。
袁崇焕的所作所为张扬极了,哪能与行事循规蹈矩的曾子相比。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了解,只是来于传闻与几次谈话,哪能跟母亲与儿子相比呢?非议曾子的人,不过连续三个罢了。但非议袁崇焕人岂只三百、三千、三万……更主要的是当时情况极其危急。如果袁崇焕真象人们所说,那不及时拘捕他,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将袁崇焕拘捕交司法部门审讯。岂非合情合理,也非常合法?
祖大寿是袁崇焕一系的人。所以后人愿意美化他。笔者以为:袁崇焕被活剐的罪名,实在是他老兄给坐定的!
皇帝冤枉袁督师,百姓误解袁督师。按理说作为忠于袁督师的将领,作为忠于袁督师的士兵。当时应该做的事自然是极力洗涮袁督师的清白,用实际行动证明袁督师的忠君爱国之心可表天地。当时有的是机会。只要他们拼死与满清军队打仗。皇帝自会慢慢明白这一切,百姓也自然会慢慢了解这一切。
但祖大寿与袁崇焕的军队呢?却是因此集体走了。当时的背景是:京城处于极度危急之中,皇帝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京师的百姓在满清军队的铁蹄下哀号。他们就是这样给袁崇焕洗涮清白的?!
既然袁崇有这样伟大的朋友,有这样忠心的将士。那后来皇帝恨不得活剐了袁崇焕,后来百姓恨不得生吃了袁崇焕。也许有些过分,但这能算冤枉他吗?
皇帝怀疑袁崇焕不忠于自己。祖大寿等人马上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关心的只是袁大帅的死活,皇帝死活、皇帝的命令、京城的安危算的了什么?于是在敌人围困京城的背景下,不管不顾的集体走了。
百姓误解袁崇焕是汉奸。祖大寿等人马上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关心的只是袁大帅的死活,你们老百姓的房子被烧了,母亲妻女被奸淫了,家人被杀了。关我们什么事。于是在敌人纵兵四处烧杀劫掠的背景下,不管不顾的集体走了。
这就是袁崇焕亲手训练也出来的军队。说这种军队忠君爱国之心可表天地,笔者以为实在说的太不着调了!
这也难怪皇帝后来恨不得活剐了袁崇焕。这也难怪百姓后来恨不得生吃了袁崇焕。皇帝与百姓固然过分,但袁崇焕的军队不过分吗?
袁崇焕死了。本来乱臣贼子的名声他是背定了。且不说他死的时候,京师百姓恨不得生吃了他。就凭京城危急之中、百姓哀号声中,祖大寿率军不管不顾的走了。就凭吴三桂甘当满清的马前卒。袁崇焕盖棺定论恐怕也只能是个乱臣贼子。
但历史实在是峰回路转。袁崇焕的死,与满清太宗文皇帝的反间计有那么一点关系。于是满清为了证明自己太宗文皇帝的伟大意义,就拼命的说:袁崇焕的死是千古奇冤!袁崇焕死了,实在等于毁了明的长城!
他们只有这样胡吹了。如果不这样。那他们太宗文皇帝的反间计又算什么东西?值得满世界乱吹。这么幼稚的反间计,靠什么能成为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奇谋之一。
于是袁崇焕伟大了。于是祖大寿伟大了。而崇祯皇帝在这个故事中,只能扮演一个丑角了。而京师百姓在这个故事中,只能扮演愚昧残忍的群丑了。而袁崇焕的死成了千古奇冤,而祖大寿成了最忠心的人物之一。笔者以为这多少有些黑白颠倒!
袁崇焕也许并没有犯什么罪。问题是有着太多的表面证据,证明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犯罪份子。如果不及时拘捕他,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皇帝拘捕了他,交给司法部门审讯。笔者实在看不出这一切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但袁崇焕的军队就因为私人恩怨。就在京城危急的情况下,集体不管不顾的走了。这叫什么事呢?且不说皇帝拘捕他们主帅有着足够的理由,就是真的一点理由也没有。他们做的这又叫什么事?
百姓被政府架着高尚的理由,动不动就弄得倾家荡产。而辽饷绝对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现在到好,满清军队竟然打到京城附近了。于是他们的房子被烧、母亲妻女被奸淫、家人被杀。
袁崇焕做为辽东方面最主要的将领。让敌人打到家门口。袁崇的军队到京城附近,却不积极与满清军队打仗。
老百姓不懂边防,不懂军事。他们因此而误解、痛恨、怀疑袁崇焕的军队。原来是极正常的事情。做为军队自然应该用实际行动,向百姓证明自己爱国爱民之心可表天地。但袁崇焕的军队,只因私人恩怨。在敌人四处烧杀劫掠的背景下,集体不管不顾的走了。这叫什么事?
为了养活军队,老百姓锅里、碗里的东西没少被政府抢走呀!现在到好,敌人竟然打到家门口了。而军队呢?竟然因为点私人恩犯,对此不管不顾的走了。这就是袁崇焕训练出来的军队?!
于是皇帝决心活剐了他。于是百姓争着要吃他的肉。也许过份,但他亲手训练出来的军队不过分吗?
祖大寿率军走了。开始在明王朝与满清之间投机。祖大寿替明王朝打仗,而军队内的一切明王朝根本无权过问。最后祖大寿投降了满清。最后吴三桂决心投降满清,这支军队上下一致通过、并拥护吴总司令的英明决策。
这支军队曾经真的是基于忠君爱国、民族大义驻守北疆吗?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后来的弯子也转的太夸张了吧!?
相关参考
袁崇焕行事张扬,于是非议他的人遍布朝野。满清军队既兵临京城之下,非议他的声音更是响彻云霄。于是满清又趁机玩了一个反间计。俗话说:三人成虎。曾参是孔夫子门下道德修养最高的贤人之一。一天,有人对他妈说:“
袁崇焕行事张扬,于是非议他的人遍布朝野。满清军队既兵临京城之下,非议他的声音更是响彻云霄。于是满清又趁机玩了一个反间计。俗话说:三人成虎。曾参是孔夫子门下道德修养最高的贤人之一。一天,有人对他妈说:“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被推向了战争的前台。按说,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 我们知道,明朝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故袁崇焕被作为军事将领被推向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同样作为对抗女真族的英雄,袁崇焕的名声没有岳飞那么大,却比岳飞更倒霉。如果说岳飞是死在高宗和秦桧的卑鄙心态下,那么袁崇焕简直是死在崇祯的疯子逻辑中。岳
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9月22日),一个犯人在刑场上遭受磔刑(凌迟)。京城的百姓对于这个囚犯似乎是深恶痛绝,他们从刽子手手中买下犯人的肉,就着烈酒生吃,直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袁崇焕,大明崇祯年间的蓟辽督师,从受到皇帝信任岛锒铛入狱,再到凌迟处死,他的人生如流星般快速陨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真的
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生于1584年,出生地是广东东莞石碣,而祖籍是广西梧州。关于袁崇焕,相信大家都能够想到他被分食的下场。那么,袁崇焕是否真的有罪呢?即使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为袁崇焕洗刷冤屈,人们心中仍然
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生于1584年,出生地是广东东莞石碣,而祖籍是广西梧州。关于袁崇焕,相信大家都能够想到他被分食的下场。那么,袁崇焕是否真的有罪呢?即使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为袁崇焕洗刷冤屈,人们心中仍然
明末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以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凌迟处死。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