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是什么人物
Posted 贰臣
篇首语:明明你一个人可以活的很开心的,偏偏非要学别人谈恋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施琅是什么人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施琅是什么人物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清初著名将领。
施琅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
由于“施琅背郑降清”,施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分歧。
负面说法
施琅是明之贰臣而非英雄,两度降清,反复无常。
就当时情势论,明是夏清是夷,明是中国正朔所在清是外逆,故施琅降清于文化上是弃夏归夷,于政治上是明正统之叛臣,施琅与郑氏恩怨不能成为其降清托词。
施琅大节既亏,身名瓦裂,不管降清后有何功绩,士大夫名节已坏,余事皆不足论。
儒家不以成败论英雄,若施琅是英雄,其如蕺山一堂师友自裁殉国何?夫子不与以德报怨,其理正与此同。
至于施琅统一台湾,实与文不与而如其仁。
虽然,又岂可因之而洗却贰臣污名耶
正面说法
(一) 气节道德
明之贰臣,虽然可以说气节有亏,谈不上不光彩,但是,因此就不对其一生行事做
[施琅雕像]
施琅雕像
具体分析而全盘否定其人,不能说是历史主义。
毛泽东说自己一生干了打败蒋介石、发动文化大革命两件事,后人以三七开论功过。
“士大夫名节已坏,余事皆不足论”不仅是理论上的极端道德主义,也是方法论上粗暴的简单化。
在此基础上引出“蕺山一堂师友自裁殉国”并立为圭臬,更是脱离实际。
蕺山固然可赞可叹,但用来作为一般标准,则不免陈义过高,责人太苛。
即以明末三大儒论,船山隐逸,自不能比;默许学生子弟入朝为官修史的顾、黄更是污名难洗。
以信仰审判历史,结果只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没有一日得行天地之间”的历史,岂非万古长夜?实事求是的说,施琅不会因收复台湾的功业而成为道德上的圣贤,也不应因降清(且不说背景复杂)的品格污点而动摇其作为国家功臣的地位。
(二)再说夷夏之辨
首先是语境不同。
满汉之争跟历史上的“中原逐鹿”一样,是权力之争,文化的意义倒在其次,这在后来的有关政策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众所周知,孔子的理想是王道和礼治。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社会秩序代政府秩序,以文化组织代政治组织。
由于其思想体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近代国家概念,强调突出文化的边界意义是自然的、必要的。
各部族之间的征战自然会产生各民族的英雄传奇,它的历史意义是不朽的,其精神也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
但是,作为居于主干地位的汉族,在处理这些历史人物时显然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谨慎;具体到在面对施琅平台这一个案的时候,显然更应该把版图、利益这样的概念放在思考的首位
详细请见baike.baidu/view/13646.
顺便祝LZ春节快乐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13646.
相关参考
>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降清后率兵收复郑氏台湾。在郑成功底下做部将的时候,施琅和郑成功多有矛盾,最后郑成功还杀了施琅的父母,逼得施琅投降清朝。杀了别人父母,也就怪不得别人不在你手底下效力了。再看清
导读:明末清初著名将领,背郑降清,为收复功不可没,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祖籍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由于郑成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降清后率兵收复郑氏台湾。在郑成功底下做部将的时候,施琅和郑成功多有矛盾,最后郑成功还杀了施琅的父母,逼得施琅投降清朝。杀了别人父母,也就怪不得别人不在你手底下效力了。再看清王
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施琅入台之后,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自称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对成功毫无怨仇。>施琅(láng),字
(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
明朝人物本名:施琅别称:海霹雳字号:字尊候;号琢公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福建泉州晋江出生时间:1621年(辛酉年、天启元年)去世时间:1696年(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主要成就:率军
明朝人物本名:施琅别称:海霹雳字号:字尊候;号琢公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福建泉州晋江出生时间:1621年(辛酉年、天启元年)去世时间:1696年(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主要成就:率军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
康熙收复台湾时,海霹雳施琅居功至伟被封为靖海侯。按说,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史书应该要将他大书特书才对。然而,清代史料中对于施琅收复台湾后的记载并不多,相反,在有限的资料中施琅并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好的名声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7月3日),字文贤,号浔江,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施世纶因父荫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