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历史
Posted 青铜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经济发展历史
萌芽时代:
1、三星堆古蜀国---黄帝纪元:
三星堆进入青铜文明时,伏羲和女娲还在造人呢,四川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文明的地带,三星堆是人类史上最古老的青铜文明,四川在人类史上是最发达的地区
2、黄帝纪元----商
三星堆文明的神秘失踪,黄河文明成为中国文明的主体,到商代青铜文明再次出现为止,中国文明以黄河中下流为主体,在中国处于最发达地区。
青铜时代:
1、商
商的文明区限于黄河中下游,占有优势,关中地区开始得到开发。
2、西周
由于东部列国分封,战乱不止,而关中却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关中在这时赶上了中原地区。
3、春秋战国
由于铁器的传入和应用,关中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秦之所以能灭六国,一是因为体制领先,二是因为铁器传入较早,生产力有一定优势,关中在这是取得了微弱优势
古典时代:
1、秦汉
秦汉时期,中国开始作为世界最强帝国并将其维持到了满族入中中原,这时关中和中原是齐头并,南方也被中国化。
2、三国两晋
三国时期,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族入侵,关中、中原都是残破不堪。
汉时其人口最多时超过6000万,而到曹操大兴屯田以后的曹奂时期,三国总人口加起来才有700万。
由于人口的损失,中国失去了北方大半土地,北方汉人不断向南徒移,加速了长江以南地区的中国化进程。
3、五胡南北朝
总体来说,东西南北都是支离破碎,但数次南北大战的爆发,战场集中在山东、淮河一带,中原更加残破,关中在这时确立了数百年的领先优势。
4、隋唐盛世
长安连续被叛民、藩镇、吐蕃攻陷,领先优势被大幅度缩小,但真正使关中优势终结的是秦岭木材无节制的采伐,到唐末年,长安城的供暖和取水都成了极大的问题,已不适合作为国者,唐也因此迁者洛阳,这可以看作关中优势地位的终结。
5、北宋
北宋是中国一个特殊的朝代,官府对民的残酷压榨并没有使国家破产,反而催生了商业革命的爆发,中原在这一时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宋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世界的八成,而之后的拥有1亿多人口的明代才仅仅占到七成。
中原在这时的优势达到有始以来的最大程度
6、南宋元
蒙古人对中国汉人进行了血醒的种族灭绝政策,北方汉人几乎被杀光,生产力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南方则因为蒙古帝国的政策调整而相对的少受伤害。
南方在这期间,迅速的缩小了和中原的差距。
7,明清民国
明代中期,南方首次超越北方并将期保持了数百年,直到新中国成立。
8.现代
毛时代,东北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成为中国工业的奠基地和领头羊,而到80年代之后,中国逐渐建立了三大工业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环渤海侧重于重工,长三角和珠三角则侧重于轻工业。
相关参考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远征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组织的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英、美为借助中国力量,拖延日本的南进政策,于1942年1月建议,设立了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的中国战区统帅部。
1.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农耕经济具有哪六个方面答:农耕经济的特点:持续性、多元结构、早熟。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影响:第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以后,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这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政治宣言。它向人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由孙中山倡导,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一些现代工会组织。但是,这些工会组织,存在着涣散和不统一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工人阶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中国邮电在此时分离出事业性质的中国邮政和企业性质的中国电信),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关于《中国大历史》上下两册与《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是吕思勉的成名作,又称吕著《中国通史》。全书约60万字。上册是总论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文化、民族、教育等;下册是政治军事史。《中国大历史》又名《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法规,同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共16条。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