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士兵回忆中的日军 最直观的战场对比
Posted
篇首语: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借知识和洞察获得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美士兵回忆中的日军 最直观的战场对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美士兵回忆中的日军 最直观的战场对比
如果说这些事指挥大部队的将领,对日军的体会还属于上层角度,那么,在战场上直接和日本士兵厮杀的中国士兵则是对日本兵军事素养的最好评价者。
对此,多次与日军作战的新四军老战士姚天成做过对比:日军不仅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而且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很好,不管是步炮配合,还是小范围的组、班(曹)、小队的内部配合,都是训练有素的,我参加过的与日军作战,几乎每次都可以看到:对方部队一旦遇袭击,都能迅速展开,并以最快的动作,形成单兵之间的交叉火力掩护,和步炮之间的相互掩护。而一旦日军形成了战场配合,就基本上没有了射击死角,再要穿插分割他,难度就非常大了,有时侯甚至是做不到的……抗战初期我们的一个老红军连队与日军作战时,别看日军火力听上去不很密集,但我们那些身经百战动作灵敏的老红军战士,只要是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击中。
对于日军士兵的素质,中国士兵的回忆中普遍反映的是:日本人打仗厉害,不怕死,枪法也好。参加过松山战役的老兵谭祖幼就提供了细节:日军的火力依然很猛烈,谭老伏在战壕里,这位姓杨的营长就在他身边。这时,他看到杨营长忽然站了起来,还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敌情。前面敌人的机枪还吐着长长的火舌,谭老知道日军的枪法非常准,只要被他们盯上基本上就不能活命了。于是谭祖幼连忙对杨营长喊道:“营长营长!快蹲下来,敌人的枪法准得很。”另一位机枪手也在劝:“营长,看不得!”哪知他们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就射入了这位杨营长的胸膛,营长顺势倒下。这个例子毫不夸张的体现了日军射击的精确。
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大,那么,与双方都交过手的第三国士兵的感受无疑拥有更多的说服力。参加过朝鲜战争长津湖之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李·伯奇这样评论两国军队的人员素质:记者问:怎么看中国士兵?他们是好战士吗?
伯奇:与日本士兵比起来,他们不是。他们试图纯粹靠人多取胜。我个人不认为他们是优秀战士,但他们特别守纪律且能吃苦。
虽然很明显这位美国老兵的评价有一定的偏颇,但从第三方角度上肯定了中国在抗战中的对手:日军更有优势。
可以说从将领到士兵,与日军交手过的中国军人无不承认并感叹对手在军事素质上的强大与优秀:这是无奈的事实——抗日战争中,那些保家卫国的中国士兵们,面对的就是这样强悍与先进的对手。而对这样对手军事素质的任何丑化与贬低,实际上只是在贬低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和活下来的胜利者。重读抗战第一期就到这里,一些回忆作为引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翻动70多年前那些真实而残酷的记忆。
相关参考
在日本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大多数时候让人压抑,但也难免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地方。《菊兵团的艰难突出》一书,是原日军第十八师团炮兵少佐武川千里的作品,描述了这支日军精锐部队从出征南洋到覆灭缅甸的真实经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
远征军野人山最悲壮事件,1500多名伤员自焚牺牲,老兵回忆大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为了掠夺急需的战争物资,日军开辟了东南亚战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
众所周知,二战的日本士兵及其“变态”!这种变态表现在这支军队的方方面面,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日军士兵对待占领区百姓的种种变态手段——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时间到了今天,在解析日本军队为何如此变态的原因的时
战争的基础是士兵,虽然在现代化战争中步兵显得非常弱小,但是在两军交战到最后真正刺刀见红的还是步兵。要想让士兵在战斗中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就要在平时努力训练。但是同时在战场上的军粮也是决定士兵能否续航作战
士兵发善心救助日军伤员 被活活咬断喉咙 团长下令正法200名日兵
俄罗斯《军队指南》杂志在9月号中刊载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叙了其军队在几十年前的1939年,在诺门罕地区与日军的战斗。根据当时的记录,很多指挥官都承认这是“硬仗”,日本兵的战斗意志近乎疯狂。俄国重炮不过在
历史秘闻 士兵发善心救助日军伤员 被活活咬断喉咙 团长下令正法200名日兵
俄罗斯《军队指南》杂志在9月号中刊载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叙了其军队在几十年前的1939年,在诺门罕地区与日军的战斗。根据当时的记录,很多指挥官都承认这是“硬仗”,日本兵的战斗意志近乎疯狂。俄国重炮不过在
太平洋战场美军伤亡太平洋战争日军伤亡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上,有一座巨型雕像,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在山顶上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座雕像根据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一张二战照片雕塑而成,而这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