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野人山最悲壮事件,1500多名伤员自焚牺牲,老兵回忆大哭
Posted 远征军
篇首语: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远征军野人山最悲壮事件,1500多名伤员自焚牺牲,老兵回忆大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远征军野人山最悲壮事件,1500多名伤员自焚牺牲,老兵回忆大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为了掠夺急需的战争物资,日军开辟了东南亚战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英国和美国在东南亚存在大量的殖民地,迫于德国在欧洲战场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英、美两国没有能力守卫东南亚殖民地,为了保护在这里的利益,英国和美国政府希望中国出兵参战,经过与国民政府的谈判和商议,最终蒋介石下令组建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参战。
中国远征军兵力达10多人,在国军名将杜聿明的指挥下入缅参战,此时的英军早已打算放弃缅甸,把主要精力放在防守印度殖民地,却不把这个想法告知中国远征军,虽然远征军将士浴血奋战,取得巨大的战果,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陷入被动,第一次远征失败,数万名将士穿越野人山回国,在这片恐怖的原始森林中,有将近2万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留下了远征军悲惨的一幕。
人们只知道远征军穿越野人山伤亡惨重,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具体有多么悲壮,我们就来揭秘一下中国远征军穿越野人山最悲壮的事件。
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96师,是入缅参战部队之一,也从野人山撤离,据美军资料记载,96师在行军过程中,展现出了中国军队最顽强的品质,他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穿越了整个缅北野人山,行军300公里,损失上千人找到自己部队,其中副师长胡义宾在行军过程中壮烈牺牲。
在96师穿越野人山的时候,有人记录过这么一段感人的事迹,1500多名伤员行军艰难,为了不拖累部队,他们选择自焚的方式,壮烈殉国,后来据96师288团老兵董祠兴回忆,当时他们的部队位于96师最后,当经过缅甸这个叫曼西和莫也就是96师伤员自焚的地方时,他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那是一片被大火焚烧过的地方,还残留着很多没有烧尽的骨骸,现场极其惨烈,当时在场的士兵泣不成声,哭声震天,董祠兴老兵说到这里时,已然是泪流满面,痛苦至极。
还有一位远征军老兵名叫漆云鹏,在2003年病重弥留之际,当听到“野人山”三个字的时候,老人突然嚎啕大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中国远征军,中国人的骄傲,他们值得后人永远纪念。
相关参考
1942年1月,英国请求中国方面派遣远征军赴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方面同意英方请求,由杜聿明、廖耀湘、戴安澜等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协同英军对日作战。部队中有一部分女兵,她们告别自己
由于指挥上的失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失败告终。4月30日,远征军长官部从瑞保撤至甘勃卢,集结于曼德勒地区的远征军各部均于当夜前转移至伊洛瓦底江西岸。5月1日,曼德勒为日军占领。从东线包抄的日军
由于指挥上的失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失败告终。4月30日,远征军长官部从瑞保撤至甘勃卢,集结于曼德勒地区的远征军各部均于当夜前转移至伊洛瓦底江西岸。5月1日,曼德勒为日军占领。从东线包抄的日军
1945年,远征缅甸的新6军军长廖耀湘奉诏回国受降。临走前,廖专程看望了在缅甸野人山守护牺牲战友坟墓的伤兵们--新6军即将返国,但伤员们将留在缅甸。廖耀湘豪情满怀地对他的士兵们说:“弟兄们,胜利后我就
1945年,远征缅甸的新6军军长廖耀湘奉诏回国受降。临走前,廖专程看望了在缅甸野人山守护牺牲战友坟墓的伤兵们--新6军即将返国,但伤员们将留在缅甸。廖耀湘豪情满怀地对他的士兵们说:“弟兄们,胜利后我就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 这是一段足以感动得让人落泪的故事,8年抗战,10年教书,30年当农民,这是刘桂英一生中最艰难的48年,她无数次与死神擦肩,却又无数次挺了过来。回想当年为何只有她一个女兵能
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 这是一段足以感动得让人落泪的故事,8年抗战,10年教书,30年当农民,这是刘桂英一生中最艰难的48年,她无数次与死神擦肩,却又无数次挺了过来。回想当年为何只有她一个女兵能
...已经95岁高龄的刘桂英老人是一位抗战老兵,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是当年远征军护士班在撤退途中,唯一幸存的女护士。虽然已时隔多年,但只要一提起“野人山”,刘桂英老人就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呢?1942年4月,中...
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刘桂英老人是一位抗战老兵,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是当年远征军护士班在撤退途中,唯一幸存的女护士。虽然已时隔多年,但只要一提起“野人山”,刘桂英老人就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呢?194
首次远征由于英国方面的阻挠,直到1942年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只有第6军的49、93师进入缅甸景东地区,其余各部仍在滇缅公路集结待命。此时由于缅甸战事吃紧,英国人却又急着要远征军入缅参战。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