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花石楼的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青岛花石楼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青岛花石楼的历史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大批俄国人来到青岛定居,这些俄国人中有的颇为富有。
1932年,据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
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
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
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
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9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
相传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于此,特务头子戴笠及当时的电影红星白光来青岛时也在这里住过。
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
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
陈毅元帅第一次到青岛时就住在花石楼,对青岛留有极深的印象。
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中国有个青岛,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青岛。
他还借来《胶澳志》,详细阅读了青岛的历史,并写下了长诗《初游青岛》。
花石楼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
花石楼前立着两块截然不同的标志牌。
其中一块花岗岩石碑,是青岛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于1984年7月27日设置的,将花石楼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注明花石楼1903年由德国人所建。
另一块不锈钢制作的标志牌,是1997年6月青岛市旅游局设置的,注明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将花石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此牌记载的花石楼始建时间是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贵族所建。
出现这种不同的说法,究竟谁对谁错,至今仍在进一步考证中。
相关参考
毛南族居住的麻石屋麻石屋又称干栏石楼。采用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料石砌筑房基、墙体、柱脚、阶梯和阳台等,用木料做屋架、楼板与楼房内壁,造成木石结构、泥墙或砖墙瓦顶的干栏式石楼。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最多七开
1.青岛市历史文化博物馆,谁给介绍一下青岛市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性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湾的东岸大学路。1959年筹建,1965年建成。馆址原是青岛道院和世界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旧址。该馆建筑物由一座仿古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纺织工业发展迅速,仅棉纺厂纱锭规模就近50万枚)青岛纺织业发端于1902年,是青岛市的母亲工业和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青岛纺织为推动青岛的城市化进程、哺育
1.青岛的栈桥有什么历史故事吗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
是栈桥吧青岛栈桥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总兵衙门章高元所施,1893年竣工。全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德国侵占青岛后,栈桥
1.青岛的历史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
青岛小青岛上的灯塔摘自《青岛旧影》可查的资料显示,青岛建置是在1891年,一开始是称为胶澳。但「”青岛”的名称,早在明代就已经有记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文史专家王铎先生,在他所著的《青岛掌故》
(1)青岛,山东省地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际性港口城市、
历史资料:青岛的栈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可以说青岛的百年兴衰荣辱、历史变迁尽收她的眼底。她目睹了青岛建筑的发展,早在一百年前的清政府统治时期,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
1907年6月,德国菲理查德商号开办了由青岛市区到崂山柳树台的汽车客运业务,全长逾30千米,并定时定点按乘坐次数收费,这标志着青岛城市公共交通的诞生。1926年夏,俄国人拉富林切夫与中国商人王相英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