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分析怎么写

Posted 宗法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教材分析怎么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教材分析怎么写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及对西周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⑵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

⑵中国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一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设计】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分析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让学生学会类比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本的故事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梳理】

1、前言:古代中国政治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

基本线索:原始的部落民主向专制一步步强化;两大阶段:夏至春秋战国(早期)

与秦至清(走向成熟又走向衰落);着眼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内部的关系(王<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2、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图片——“鼎”,让学生讨论“鼎”的象征意义,引入第一节,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3、讲授新课: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⑴特点: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开创者:夏禹 第一个王朝(前2070年)

特点:国家机器——“家天下”

形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商朝)

②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

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师(职责)

地方上:封侯、伯 义务:纳贡、征伐

⑵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学习探究】

⑴夏商时期的相权状况意味着什么?(分别与禅让时代和秦之后的王朝相比)

⑵侯、伯有几重身份?既是隶属中央的高官,又是地方上方国的首领(双重身份)

二、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前1046年)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功臣

内容:周王封土地,诸侯尽义务

影响:扩大了周朝疆域

【学习探究】

分封制体现了森严了等级,维护这种等级制度,仅仅靠得是国家暴力机构吗?如果不是,还要依靠什么制度?

2.宗法制度(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

由来: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家族地位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度

影响:保证了贵族政治垄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

3.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学习探究】 楚庄王问鼎说明了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衰落(西周后期~战国末[秦])

原因:分封制的局限性: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三、小结:

(图表略)

【课堂练习】

1、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2、《史记》记载,楚庄王向周王“问鼎大小轻重”,其含义是( )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室平分天下的野心

3、“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度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A.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D.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E.周王室——周王庶妻所生长子

4、孔子说:“殷因于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5、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各起了什么积极作用?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是一时期的?

【课后反思】:

相关参考

历史教材分析怎么写

历史课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它涉及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它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是历史的丰富性.但是,也是由于历史包含过于丰富,所以它也有杂,冗的特点.中学生是一

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弊端

1.请分析中学历史课本长短利弊,并评价中学历史教育1.中学历史课本长短利弊教材是学校教育目标的直接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教科书、参考书以及活动指导书,在课程建

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

如何分析历史事实的背景和意义中学历史教材实际是由历史上一个个重大事件串成的.因此,对学生而言,要理解教材实际就是尽可能透彻了解教材上的一桩桩史实,而对高中学生来说,要理解历史那就得学会分析史实的背景和

历史的历史意义怎么背

1.如何分析历史事实的背景和意义中学历史教材实际是由历史上一个个重大事件串成的.因此,对学生而言,要理解教材实际就是尽可能透彻了解教材上的一桩桩史实,而对高中学生来说,要理解历史那就得学会分析史实的背

如何写好高中历史主观题在高考中拿90多分

一是知识的沉淀,没有相应的知识是不可能想到那么多的。二是分析,学会分析,做出恰当的联想。三忌背答案,背的话应该是答题的格式,有些题是有格式,如原因题,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

历史秘闻 如何写好高中历史主观题在高考中拿90多分

一是知识的沉淀,没有相应的知识是不可能想到那么多的。二是分析,学会分析,做出恰当的联想。三忌背答案,背的话应该是答题的格式,有些题是有格式,如原因题,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

您能也给我发一份高中历史试讲的讲稿和教案吗谢谢您了

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

初一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1.历史案例分析怎么写初一历史教学案例分析一则hmmar发表于2006-12-227:46:00初一历史教学案例分析课题: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在教材第114-117页,具体教学

如何分析历史事实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我们要学会分析历史背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中学生的阅历还很浅,理性思维能力还相当欠缺.他们常常机械地记忆教材中有关历史背景的大段内容,囫囵吞枣似的学习这些重点,结果导致考试时记忆混乱

高中用什么教材全解好

政治我没买资料,课本完全可以,因为高中政治是记忆类的,背过了就得分,死背就行历史我买了一本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它里面包括全三册,比较全,我买来当做补充知识的。如果教辅的话买王后雄的吧,那个基础跟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