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的历史文化
Posted 紫荆
篇首语: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锦州的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锦州的历史文化
锦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
“老马识途”的故事、著名的“松锦大战”都发生在这里。
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战略决战,使锦州成为了一座英雄城市,更让“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升起”。
毛泽东主席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的历史名言更使锦州蜚声海内外。
紫荆朝旭:“紫荆山在城东十五里,凌水环其下,日初出,若水捧日而上”。
古人有诗赞之:“紫荆高耸古城东,曙色平分瑞霭浓,烟锁层峦迷翡翠,岚腾绝顶隐芙蓉”。
锦水回纹:锦水即小凌河水,回绕古城,波纹如锦。
明代军事家、诗人孙承宗说:“锦水从西北绕城西折而南,复折而北,当城之东,大作波涛,细作绮縠,洋洋悠悠有回纹之致,曰锦水回纹”。
凌河烟雨:小凌河烟雨之景幽美如画。
明军事家、诗人孙承宗说:“小凌河在城东十五里,绕望海山。
山出其前,即晴晓,亦如烟鬟,乃若蒙蒙细雨……曰凌河烟雨”。
笔峰插海:在锦州南海中。
孙承宗说:“笔架山在城西南六十里,三峰高下如笔架然,大海波澜浴其下,曰笔峰插海”。
虹螺晚照:虹螺山位于锦州城西。
与紫荆朝旭相照应,此景为每当夕阳西下,晚霞西照虹螺山峰,遥望日落虹螺山顶,则远山红日,霞光四射,河水中重现山影,呈“虹螺晚照“奇观。
石堂松雪:在锦州城北15里观音洞山南麓,即明建普陀寺。
早年寺前有古松数株,每年冬季瑞雪飞临,石堂前松雪挺拔,傲然屹立,生机盎然。
汤水冬渔:太和区女儿河支流汤河子曾为一温泉,冬季亦不结冰,且有鱼游动水中。
可以用网打鱼。
故称“汤水冬渔”。
古塔昏鸦:今锦州城内的大广济寺前的辽塔,于夏季黄昏,日落西山,在晚霞余辉映衬下,有成群鸦雀绕塔翻飞嬉戏,给古城增添了一派生机,黄昏时分观“古塔昏鸦“别有情趣。
相关参考
鲜为人知的是林彪对毛泽东命令打锦州的电报有过多次的抵触和拖延,并且在关键时刻将已经准备打锦州的决定改变,想要回师打长春;并且自主发电报给主持的中央军委:“请主席头脑清醒思考之”。这种措辞之不客气是党史
1.凌海齐三磊是干嘛的这个人老家凌海石山的~他爸原来和别人合伙开板石场的~好像2002年左右那会他还小~后来有个外地老板找他看矿~~在后来不清楚凌海,是辽宁省下辖县级市,由锦州市代管,位于辽宁省西南部
1.凌海齐三磊是干嘛的这个人老家凌海石山的~他爸原来和别人合伙开板石场的~好像2002年左右那会他还小~后来有个外地老板找他看矿~~在后来不清楚凌海,是辽宁省下辖县级市,由锦州市代管,位于辽宁省西南部
咋背历史比较快啊我认为:第一部分:学会学习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
封闭东北的关键锦州战役 锦州战役是辽沈战役的第一阶段,也是全战役的关键一着,因为只有攻克锦州,切断东北与华北联系,才能将东北国民党
土生土长的锦州人给你说说原创感受:1.气候锦州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夏天最高气温在33度左右,冬天最低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四季持续时间相等,不会出现某一季特别长的情况。锦州有句老话:“锦州这个地方一年
周遇吉(1600年—1644年),明末锦州卫人。又按周氏家谱称其原籍为今江苏睢宁县风虎山,原名时纯。为人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为扭转
辽沈战役:谈到解放战争,一定会谈到三大战役,谈到三大战役,一定会谈到辽沈战役,说到辽沈战役,一定会谈到锦州战役。今天我们就谈谈攻打锦州。辽沈战役的意义我们就不多谈了,战役之后使国共双方军力数量上第一次
锦州师范学院1950年2月17日,辽西省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辽西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7月,在工农速成中学基础上,建立“锦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11月20日,锦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锦州师范
在辽沈战役最激烈的锦州攻坚战斗中,解放军出动15辆坦克支援步兵冲锋,表现很出色。当坦克分队伴随步兵突入锦州市区后,由于坦克没有无线通信设施,无法统一指挥,只能主动配合部队找仗打。有一辆编号为102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