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蜀汉还有精兵10万
Posted 刘禅
篇首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蜀汉还有精兵10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蜀汉还有精兵10万
熟读三国的朋友,对蜀汉的灭亡,说不定有这种惋惜,一种愤怒,惋惜心目中的“主角”光环的刘备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曹魏的灭蜀之战还才刚刚开始进行两个月左右,虽然邓艾已经兵临城下,但是刘禅手中还是调度10万精兵,为何轻易选择投降?愤怒,那估计大部分人都指向了姜维这三国最后的大将军和大宦官黄皓了,暂且不谈。
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灭诸葛瞻统帅的御林军之后,其实,刘禅手中还是调度10万精兵,他们分别是防御钟会的姜维军团,大约7万余人,南中的霍弋军团,大约1-2万人,永安的罗宪军团,大约1万左右,成都的预备役军团,大约2万左右。蜀汉灭亡的时候,邓艾做了相关统计: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蜀汉还有精兵10万可以调用,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因为当时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蜀汉政权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提出:“蜀与吴结盟,应该东下投奔孙吴。”有人则说:“西蜀南中七郡地势险绝,容易自守,应该迁都到南方去。”还有一种声音就是身为光禄大夫的谯周的投降论。不管几种声音,大臣基本上都六神无主,知道大势已去,选择沉默。
而唯独益州派系的谯周提出了若干意见,反对刘禅投降东吴或南下南中建立个流亡政府。对刘禅到底说了什么呢?
其一:反对投降东吴。“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自古以来天子就没有寄人篱下的。“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曹魏能吞并东吴,而东吴弱小,是不可能吞并曹魏的,所以最后胜利的也只能是曹魏,既然这样,何必投降东吴为一辱,东吴被并之后再投降曹魏为二辱呢?
其二,而面对南中之退路,谯周反驳道“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南中可以投奔,但是要早点计划,现在都是一群只管自己性命的小人,他们都不知道会不会生变呢?怎么还会跟你去南中呢?如果想将国都搬迁到南中地区,就应该早有预谋早作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那里立足。今日大敌将兵临城下,亡国之祸就在眼前,上至朝臣士大夫,下至士兵以及普通百姓,很难说谁忠诚可靠,哪一个都靠不住。恐怕皇帝抬足出走的当天,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叛变,哪里能容你逃往南中!
其三,而且还加点筹码“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南中人乃是蛮夷,是诸葛亮发兵征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他们才臣服的。他们本来就不是自家人,我们这么多人去,吃饱,征税,他们肯定是因为负担加重反叛的,所以去不得。
谯周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其他大臣的建议,全部给堵死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原因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对益州籍官员长期的打压和排挤,让益州系对这个政权没有感情;而且常年的征战,给益州民众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同益州民众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谯周等益州籍官员,有十足理由对这个割据政权厌恶鄙视和诅咒,一旦有机会,自然要促其咽气蹬腿。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下,荆州系大佬基本都死光了,而且连诸葛瞻都战死沙场了,唯一的大将军姜维还在外面抵抗钟会大军。
谯周的言论,让蜀汉其他大臣,再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于是乎,刘禅也在谯周的言辞凿凿之下,动摇了自己的本心,尤其是在手上精兵不能及时回援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投降。
相关参考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正考虑撤退事宜,没有想到前方却传来了,刘禅出城投降邓艾的消息,随后刘禅下诏蜀军全部投降,从此蜀汉灭亡。那么刘禅手握十万雄兵
历史人物 对面邓艾大军压境 刘禅原本可以一战为什么却轻易投降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投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都对蜀汉政权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它才是正统,看着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蜀国,仿佛汉室指日可兴,然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这三国中,蜀汉是灭亡最早的一方,其亡国之君刘禅,更是因为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被嘲讽、鄙夷了近一千八百年。可是国主乐不思蜀,不代表蜀汉没有忠义之士,在灭蜀之战中,有十大悍将,用生命
刘禅为什么投降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刘禅首先,绵竹是成
蜀汉263年被魏灭,刘禅投降;东吴280年被晋灭,孙皓投降。同是投降,两人待遇大不相同。刘禅投降后,被封了安乐县公。公爵。封地,安乐县——当然,只是表面如此,并不是让他真到跑到安乐县当土皇帝——食邑万
刘禅为什么投降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刘禅首先,绵竹是成
历史人物 刘禅为什么不敢反抗司马昭?刘禅投降只是为了自保么?
刘禅投降直接宣告蜀国正式灭亡,很多人会觉得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司马昭而是选择轻易投降,这和之前蜀国大将们表现出的精神完全不一样。刘禅是亡国之君,一般亡国之君的名声都不怎么好,毕竟前人打下的江山是毁在了自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蔡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荆州在三国乱世之初,可以说是一片世外桃源,很有名士都选择来这里避难,例如诸葛亮,徐庶等人。而且荆州在刘表的精心治理下,社会安定,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
刘备为何选择愚笨的刘禅继位?选择刘禅是唯一的选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备成功建立蜀汉政权,是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与其同时刘备把刘封过继为养子,希望百年之后能够有人继承这个位置
三国后期魏国攻打蜀国,刘禅选择投降,并没有拼死抵抗。蜀汉灭亡以后,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司马昭养在魏国,想必生活条件不会很差,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但是毕竟是在司马昭眼皮底下,司马昭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