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清朝总结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清朝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清朝总结
清朝(1644年—1911年统治中国),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定都为赫图阿拉(后改称兴京,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
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称帝。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顺。
清军说降吴三桂,在他的带领下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清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灭亡。
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的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清朝历史
后金政权的建立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满洲,即今中国东北。
明朝洪武时,明朝欲压制北元残余势力,于是明朝在满洲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
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迁后,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经济繁荣,八旗制度随即建立,而此时正是努尔哈赤担任明朝建州部首领。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满洲地区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
1643年皇太极病死,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
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再次即位,并定都北京。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相对明末战乱有所恢复。
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
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
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
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清朝版图最大时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起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
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将大量珍贵书籍焚毁。
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族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
其中凡被认为对满清不利的,进行修改或毁灭。
其中著名的《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
幸好法国有藏于《天工开物》的明朝原版才得以重印刊行中国。
但没有保留于国外的大量珍贵书籍却永远失传,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
由于清朝大兴文字狱并焚毁书籍,并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
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
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
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
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有关清朝的争议
有关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
许多人认为,由于清朝自入关以来积极推行儒家思想,定国号大清,定都于中原的北京;同时清朝基本上保留了原先明朝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以儒家传统和中原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因此清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
在近代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和公文中也往往以“中国”来指代清朝,并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的代表。
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清朝(或称满清)是在代表中国正统的明朝灭亡后,在中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外国或外族政权,因此此时中国处于亡国时期。
注意持这种观点的人所认为的“中国”是代表汉族的中国,而“外族”是以汉族为本位称呼满族。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对清朝持负面的看法,往往特别指出清朝初年发生的剃发易服等事件来支持这种观点。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m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总结要详细全面我是这么觉得,别人总结不如自己总结。自己总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一、背景二、经过三、历史意义。也可以结合领导改革的人物入手,结合人物进行分析。历史还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
1.高中历史时期总结我已经上大一了,资料整理的都有遗失了,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用的一个资料,很不错,你看看吧,兴许对你有帮助。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制,又分为奴
一、请总结一下高中历史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老师个人总结怎么写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钩标本读个人学习总结怎么写个人学习总结时间就如手中的细沙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抓不住得从指缝中滑落,进校时的
1.老师个人总结怎么写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钩标本读个人学习总结怎么写个人学习总结时间就如手中的细沙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抓不住得从指缝中滑落,进校时的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
下面是我发在文库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高中政治知识点://wenku.baidu/view/1342be17866fb84ae45c8d32.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复习策略://wenku.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