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内心简单,知足常乐,便是余生最美好的养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做好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怎样做好语文教学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然而在目前的中学历史和语文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历史教学和语文教学被人为地隔开来,甚至许多历史教师否认语文教学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许多语文教师亦是如此,从而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

事实上,这两门学科在内容、教学和教法上都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提高学生文科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本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三历史科的教学,由于我以前是教语文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语文教学“引进”到历史课堂中。

如在讲到“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有一句话是英国议会因克莱武(一个强盗头目)“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我问学生两个引号在此处的作用,大家都回答是表引用。

实际上,第一个是表特定称谓,第二个是表否定讽刺,可见学生对引号的作用没有掌握。

于是我就顺便给他们讲了引号在句中的几种作用。

又如在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艺术风格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的故事梗概。

,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去体会莎翁作品深刻的悲剧艺术。

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室里一改往日的嘈杂,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都被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没有一个不认真听讲,我的这种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结果令我更加坚信,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应该完美结合。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把历史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呢?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和语文教师在教学和教法上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一、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中学语文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

中学语文课中,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最难理解的,倒不是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隐喻,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根本无法理解。

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针对一些人(主要指陈西滢)污蔑群众而作的;又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国民党文化专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而作的。

可以讲,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些文章,必须理解当时的历史。

二、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中,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1版《新课标》强调“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将一些语文教学放运用到历史课中,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提纲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来分层次、归纳大意,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可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形象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讲述历史原因,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性强。

甚至在练习、考试中,也可采用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写历史小论文。

比如,在教完中国古代史后,可要求学生写小论文“论述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之初经济发展原因及其启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语文课本(或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恰当地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语文课文来启发学生。

比如:讲到秦统一全国,可引用苏洵《六国论》中片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讲到秦暴政亡国的历史,可引用贾谊《过秦论》中片段:“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国,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成就,讲到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可饮用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讲授近代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剥削,可引用夏先生的《包身工》;讲授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可引用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讲授普法战争对法国的影响时,可引用都德的《最后一课》。

总之,自古“文史不分家”,文以载史,史以文传,在教学实践中文史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水平。

所以,中学历史与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起来,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与考试形势的变化要求。

从根本上讲,这是历史与文学之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决定的,是时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所致。

相关参考

如何有效地把微课手段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根据历史知识的过去性进行整合。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过去性特点。由于时间的差异,学生对历史学习容易产生一种厌倦心理,而历史事件又不能人为地再现,因此,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情景的再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一

如何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

我国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大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

如何做好历史教学改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历史科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所以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学生强调记忆,这有背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危机引发改革”,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

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一般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于即将讲授的一堂课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总体构思,是在授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等等)、各个环节(

历史秘闻 如何做好历史教学改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历史科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所以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学生强调记忆,这有背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危机引发改革”,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如何做好课改下的高中历史复习

因2007年高考方案的出台,自高二下学期开始,非历史专业班的学生就已经转入了复习阶段,内容是历史必修I、II、III共三册。如何做好第一阶段的复习,为高三的总复习打好基础,是摆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的一个

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实际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

历史秘闻 怎样提高高三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高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效率、学习体验,即教学要实现的、要学生掌握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中制定的三维目标,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掌握来体

怎样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

历史导学案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的课后反思怎么写教学反思截止到今天,我一共上了十三节历史课,在将近两周的实际教学,观摩其他教师上课,以及指导老师听评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会,我总结了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