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Posted 情景
篇首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一般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于即将讲授的一堂课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总体构思,是在授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等等)、各个环节(如:导入,过渡,设问,反馈等等),进行预先计划,精心构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设计。
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备课的具体化,但是它与传统的备课又有所不同,教学设计比传统备课更注意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体教学实践的结合,更强调教学情境的策划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设计也能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可以说一份匠心独运、设计精妙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
紧抓新课程理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是笔者追求的目标,也正是新课程改革不懈追求的目标。
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例,谈谈教学设计的构思与操作。
一、烘托渲染——情景设置
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情景设置”环节是从情景教学法演变过来的。
(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的立意,设置具体可感的情景,提出相应的要求来开展教学。
其具体的教学程序分三步走:情景设置,揭示课题;情景展开,分析评价;情景反馈,巩固提高。
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景所营造的清新的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情景的分析和评价。
)笔者正是借鉴情景教学法中“情景设置”这一步骤,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或以暗示悬念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以情感共鸣形式来烘托学习氛围等等,目的都是要增强教学效果。
一般的有效的情景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案例一
笔者曾设计并实践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不容忘却的历史——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主题教学,在导入环节中就设置了了这样一个情景:幻灯片打出几段文字:
历史的用处就是要对当前有所帮助 -R·爱默生[美]
如果在考察了历史的进程以后,没有追问,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写历史,那么我的这项历史研究就是不完全的。
……历史学家与其他的人类世界观察家一样,必须做到让人能够理解事实。
这就要求他们不断地对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做出判断。
-《历史研究》阿诺德·汤因比[英]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苏联]
笔者在课前3分钟配乐展示这些名言警句,提前制造气氛,设计意图在于突出主题精神“历史不容忘却”。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设问:这是怎样的一段历史?这短历史为什么不容忘却?记住这段历史对当前来说,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应该说,这个情景的设置是成功的,学生的思维及情绪渐渐在这个情景潜移默化下提前进入了状态,整课的情感基调也在这个情景的主导下奠定了。
又如在讲解“南京大屠杀”一段内容的时候,笔者又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利用幻灯片将图片定格在触目惊心的“万人坑”,“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长达6 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屠杀的手段及其残忍,有的枪杀,有的刀刺,有的活埋,有的活活烧死……”。
面对这样的场景,课堂气氛很沉重,学生普遍的感受到了1937年南京的血泪,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耻辱。
教师此时借助这种气氛完成教学前后两段内容承上启下的衔接:(笔者讲解)“我们无法忘怀我们的民族曾被这样的屠杀和羞辱过,我们的民族曾被人踩在脚下,面无表情地被屠杀,被当作刺杀训练和游戏的对象;我们的民族曾被当作木头,曾被剥夺生存的权利;我们民族曾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那样一段沉痛的历史,只要是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哪怕日本政府企图让全世界忘记,中华民族也不会忘记。” 以下自然而然过渡到下一段教学内容——当无耻遭遇真相-日本,历史不容篡改。
情景设置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尝试作为导入的方法,如果设计得好,往往就可以先声夺人,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环环相扣——问题探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问题教学法是最佳选择。
(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人,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探究”这个环节,正是将问题教学法付诸实践的表现。
相关参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历史科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所以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学生强调记忆,这有背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危机引发改革”,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怎么样,初中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2.“教学
一、必须构建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师探求教学目标的源头。所以教师必须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体会课程设计思路、明晰课程
因2007年高考方案的出台,自高二下学期开始,非历史专业班的学生就已经转入了复习阶段,内容是历史必修I、II、III共三册。如何做好第一阶段的复习,为高三的总复习打好基础,是摆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的一个
2006教学工作计划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课程结构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对老教材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既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
作为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历史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目前初中生对历史课较为不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师的预期效果。因此,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
作为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历史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目前初中生对历史课较为不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师的预期效果。因此,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