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是寓言故事吗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夜郎自大是寓言故事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夜郎自大是寓言故事吗
不是寓言,而是历史故事!属于历史典故
原文
选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及元狩元年①,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②,言居大夏时见蜀布③、邛竹杖,使问所从来④,曰:“从东南身毒国⑤,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⑥”.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⑦,诚通蜀⑧,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⑨,指求身毒国⑩.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11).岁余,皆闭昆明(12),莫能通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13)?”及夜郎侯亦然(14).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注: ①元狩:汉武帝第四个年号(前122-前117).②使:出使.大夏:西域国名.来:回来.③居:呆在.④使问:派人询问.所从来:从何地弄来.⑤身毒国:古代国名.或译作“天竺”、“天毒”、“乾毒”等.⑥市:买.⑦隔:阻隔.⑧诚:若.⑨间:走小路,捷径.⑩指:通“旨”,意旨.求:找到.(11)为求道西:为他们寻找西去的道路.十余辈:指滇国派出找寻西去之路的十多批人.(12)闭:阻塞.(13)孰与:与……比,哪一个…….(14)然:如此.
译文
待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后’说他待在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回答的人说:“从东南边的身毒国弄来的,从这儿到那里的路途有数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买卖.”有人听说邛地以西大约二千里处有个身毒国.张骞乘机大谈大夏在汉朝西南方,仰慕中国,忧虑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假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于是汉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让他们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去寻找身毒国.他们到达滇国,滇王尝羌就留下了他们,并为他们派出十多批到西边去寻找道路的人.过了一年多,寻路的人们全被昆明国所阻拦,没能通往身毒国. 滇王同汉朝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
相关参考
「”夜郎自大”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故事。故事发生在西汉武帝年的「”夜郎国”,今天我们具体来说说「”夜郎国”的故事。《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称:「”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
「”夜郎自大”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故事。故事发生在西汉武帝年的「”夜郎国”,今天我们具体来说说「”夜郎国”的故事。《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称:「”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
在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电视剧《芈月传》中,女主角芈月的一生中有三段爱情,其中她的初恋情人便是古代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御日益强大的秦国,避免本国被
历史人物 关羽被杀真的是因为自大吗 看看他的那些作为就明白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被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在民间又被称为武圣和财神,是整个华夏民族忠义的符号。无论是古代帝王,还是江湖豪客,没有谁不拜关羽呢?在经过上千年的塑造之后,关羽和
在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电视剧《芈月传》中,女主角芈月的一生中有三段爱情,其中她的初恋情人便是古代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御日益强大的秦国,避免本国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夜郎自大”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在形容一个人无知时,常常会用夜郎自大来形容此人。也正是通过该成语,讽刺了一个人盲目自大、闭门造车,以及井底之蛙的低端格局。该成语出自于《
郑和信佛这件事已经是黑历史了吗郑和下西洋,了不起。张骞使西域,了不起。唐僧满载而归,了不起,鉴真东渡,了不起。蒙古军队横扫欧亚,了不起。中国不是夜郎自大,中国不仅仅是闭关守国,前有古人走出去,今有温州
郑和信佛这件事已经是黑历史了吗郑和下西洋,了不起。张骞使西域,了不起。唐僧满载而归,了不起,鉴真东渡,了不起。蒙古军队横扫欧亚,了不起。中国不是夜郎自大,中国不仅仅是闭关守国,前有古人走出去,今有温州
夜郎自大的意思是什么?夜郎自大的典故 夜郎之大是我国的一个成语,指的是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夜郎自大也是代表着自己见识不够,那么夜郎自大的意思是什么?夜郎自大的典故,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成语典故_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什么? 【夜郎自大的意思】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