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跳什么舞蹈?布朗族的民间歌舞

Posted 布朗族

篇首语: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布朗族跳什么舞蹈?布朗族的民间歌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布朗族跳什么舞蹈?布朗族的民间歌舞

布朗人非常喜爱歌舞,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过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载歌载舞,兴味盎然。布朗山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四调,巴达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同曼等五调。各类曲调不变,唱时可随时变换歌词的内容,能在不同场合表达不同的感情。

说调:由小三弦伴奏,唱起来激越而抒情,富有青春的活力,一般用以歌唱热烈的爱情。

空调:这是一种对歌调,往往天南地北地对唱,唱生产、爱情、故事等等。

生调:由小三弦伴奏,一般是唱风俗、爱情和劳动的愉快。

缀调:一般是在喜庆时喝,唱历史、颂词、故事或爱情等。

布朗人常是歌和舞结合在一起。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男女青年流行跳一种圆圈舞,跳舞开始,姑娘们即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地一起一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同时,一群小伙子就在圈内作有节奏的虎步跳跃,少顷他们又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唱,然后男青年们又聚拢,作虎步跳跃状,如是地反复循环多次。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小三弦等乐器。此外,还有采茶舞、猴舞、癞蛤蟆舞、蜡条舞等等。

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除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外,还有长篇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如《苦情调》、《新年调》、《艾□》、《砍柴的依拉》等。《道高朗》流行于西双版纳景洪县,是一部唱述布朗小伙子与傣族小姐恋爱悲剧的长篇叙事诗,哀婉动人。布朗族故事包括山川风物传说、迁徙与建寨传说、爱情故事、动植物故事等,在近代还产生过反剥削压迫和反侵略的故事。关于布朗族首领“四眼四耳王”的种种传说(《广景》等);一日三变的美女朗三飘的故事;机智人物艾掌来的一系列笑话、讽刺故事,也极富于民族特色。

相关参考

布朗族民间歌舞是什么样的 布朗族文化

布朗人非常喜爱歌舞,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过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载歌载舞,兴味盎然。布朗山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四调,巴达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同曼等五调。各类曲调不变,唱时可随时变

布朗族舞蹈概况 布朗族舞蹈

布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布朗族民间舞蹈概况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用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希望和某种理想。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

布朗族舞蹈概况 布朗族舞蹈

布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布朗族民间舞蹈概况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用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希望和某种理想。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

布朗族舞蹈共有多少种形式 布朗族舞蹈

布朗族舞蹈丰富多姿,几乎老幼都能会跳舞。舞蹈的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布朗族称“跳摆”,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称“打歌”,思茅地区的布朗族称“跳歌”。汉书文献中统称为“踏歌”。布朗族舞蹈的特征是把歌、舞

布朗族舞蹈有何民族风情 布朗族舞蹈

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布朗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

鄂伦春族的民间舞 鄂伦春族人跳什么舞蹈

鄂伦春民族自古信仰原始“萨满教”,北方深山中的黑熊是他们敬仰的图腾。他们认为:远古时期,鄂伦春人与熊有着血缘关系而把熊称为“祖父”和“祖母”。鄂伦春民族是个性格爽朗、豁达,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多

鄂伦春族的民间舞 鄂伦春族人跳什么舞蹈

...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多为自编自唱的即兴歌曲,而舞蹈内容和动态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拟动物姿态和生活动作为主的特点。多是反映狩猎和采集生产的。如“依哈嫩舞”,表现猎人打到野兽以后,高兴...

布朗族特有的翡翠酒啥样 布朗族文化

布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的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并且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主要是分布在我国云南的一些地区,有着本民族的语言、歌曲、舞蹈和特殊的风俗。以农业为主导地位,主要种植早稻,善于种茶。在布朗族

布朗族的贺新房仪式 布朗族婚嫁有什么要求

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这是布朗族的一条古规。新房子落成后,主人全举行贺新房仪式,用酒肉来招待全寨的亲友,其仪式与傣族的贺新仪式相同。贺新房仪式一般是在正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开始。新房周围枪炮齐鸣,有的放...

布朗族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 布朗族历史

布朗族主要的手工业是纺织、染布、竹编。葛布,是布朗族妇女擅长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工艺品。收回的野葛藤,刮去外皮,撕成细条,逐节接长,若干股长条编成经线。上机,穿篦。织机与棉麻布机相同,篦眼较大。民间称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