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廖仲恺简介
Posted 财政部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廖仲恺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廖仲恺简介
廖仲恺 中文名称: 廖仲恺 又 名: 夷白 恩煦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877~1925
www.cha138.com生平简介
廖仲恺(1877~1925) 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广东归善(今惠阳)人。生于美国旧金山。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1893年(光绪十九年)返国。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习政治经济。仰慕孙中山,萌发反清革命思想。1904年受孙中山派遣至天津发展革命势力。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主持执行部外务科工作;当选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担任《民报》撰述,以"屠富"笔名译介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一书,为民生主义进行理论宣传;译载《社会主义史大纲》、《无政府主义之二派》等文,广泛介绍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1909年(宣统元年)学成回国,为在清政府中发展革命势力,报考而中法政科举人,派充吉林巡抚陈昭常幕撩,办理“间岛”交涉事宜。1911年广东光复后应召担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1912年改部为司,任司长,复改任总参议。1913年宋教仁被刺,潜赴北京运动国会议员反袁,险遭捕杀。旋回广东参与讨袁活动,失败亡命日本。1914年在东京参与组织中华革命党,任财政部部长,以后一直追随孙中山左右,主持财政。1917年参与护法运动。1919年与朱执信、胡汉民等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积极宣传孙文学说,鼓吹"继续革命"。1921年协助孙中山北伐。1922年陈炯明叛变,被囚禁,旋被营救脱险。9月奉孙中山命秘密赴日本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磋商中苏合作。1924年6月任广东省省长。1925年8月20日夜被暗杀。
相关参考
廖仲恺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价,也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与中国共产党关系亲密,后世人将其比喻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廖仲恺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村人,为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77年,去世
廖仲恺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价,也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与中国共产党关系亲密,后世人将其比喻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廖仲恺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乡窑前村人,为汉族客家人,生于公元1877年,去世于
中华民国人物中文名:廖仲恺别号:别名夷白,字仲恺国籍:中华民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美国加州旧金山出生日期:1877年4月23日死日期:1925年8月20日职业:民主反动活动家、国民党右派首脑信奉:中国国
廖仲恺是著名的国民党人,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他早年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和讨袁、护法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鼎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
南京紫金山麓的中山陵侧,有一座气势壮观的墓葬。墓道两旁,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前的湖水,平静如镜。五米多高的墓宫,拱圆形的墓顶,六角形的墓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里长眠着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他俩在辛亥
廖仲恺此人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在他的身上还有着很多的标签,比如说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这些称呼都是比较客观的
廖仲恺原名恩煦,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人,1877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1904年在天津进行秘密活动。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总部外事部干事;同年当选为中国留日学
廖仲恺是孙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工人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1925年8月20日上午9时,廖偕夫人何香凝乘车去参加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车到中
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省归善县(今惠阳县)人,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他少年时在美国读书,1893年其父病逝,陪同母亲回国。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