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是清官?他竟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Posted 纪晓岚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纪晓岚是清官?他竟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纪晓岚是清官?他竟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2、齐白石竟曾打算和小凤仙葬一起 趣闻

纪晓岚是清官?他竟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纪晓岚,正名纪昀,清朝中叶学界泰斗,乾隆第一御用文人。侍君数十年,官居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我们看到一位两袖清风,跟贪官污吏斗智的清官形象。那么历史上的纪晓岚真的是这样一位宁愿住草堂也不跟贪官有任何瓜葛的人吗?这里想说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跟他有关的一件事。

这天,退休多年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在山东德州家中,接到儿女亲家纪晓岚送来的一封信。信是纪晓岚打发人连夜从京城赶到德州送到的。卢见曾拆开信封,惊愕非常。原来,这封得严严实实的信,里里外外没一个字,只装着一撮食盐,一撮茶叶。同属进士出身的卢见曾,目光在这两撮盐、茶上扫过来扫过去,吓出一身冷汗。他看明白这封无字信暗藏的信息:“盐引亏空,立案侦查(茶)”。

盐引,宋代以来一直是官府准予商人运销食盐的凭证。从清乾隆十一年起,负责主产区盐政事务的两淮盐政使、盐运使,发放“引”证时开始收手续费。这笔费用也叫盐引。每“引”盐两百斤,收引银三两。此后二十二年间,引银总数超过两千万两。这么多银钱,竟没一两归国库,全都入了盐政、盐运使等盐官的腰包。这种贪污公款的行径,上上下下心照不宣,唯独皇帝蒙在鼓里,全然不知。卢见曾当盐运使那些年,自然也捞得大把大把盐引银子。多年来,这桩事从来没人过问,一直安然无事。卢见曾哪里料到,今日东窗事发,朝廷要来查处了。

原来,这年春,新任盐政龙拔世“不会做人”,为“引”银分赃不均,跟同僚闹翻。一气之下,向乾隆奏报,将侵吞盐引案情全抖搂出来。乾隆又惊又气,忙召开御前会议,同包括纪晓岚在内的几位近臣议定:派员秘密侦查,查清后一一严办。会后,天色已晚,纪晓岚彻夜未眠。这案子牵扯到二女儿的公公卢见曾。一旦查出,卢家完蛋,女儿难逃株连。聪明绝顶的纪晓岚,自以为那无字信是个不留蛛丝马迹的泄密妙计。哪知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派人到山东给卢家送信情事,全被他的政敌和珅探听到并上奏乾隆了。

纪晓岚通风报信后第三天,乾隆帝单独召见他,“你虽然未写一字,未传一言,但通风报信,证据确凿。”乾隆帝对这个他最看重、最欣赏的“大清第一才子”,网开一面,批示:“纪昀从轻谪戍乌鲁木齐。”

酷爱诗文、附庸风雅的乾隆帝,身边没了纪晓岚,深感少了诸多文化生活乐趣。不到三年,纪晓岚就得到“特赦”,召回京城。不仅官复原职,而且官越当越大。

齐白石竟曾打算和小凤仙葬一起 趣闻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介绍一位晚清名妓赛金花,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卖身”、“可怜”的“宝贝”赛金花吧。

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先生曾写过一本书,名为《赛金花本事》,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子的:“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

关于赛金花的真实姓名、籍贯以及年龄,至今依然是一个谜。

清末民初小说家,《孽海花(书里的女主角傅彩云就是以赛金花为原型的)》的作者曾朴说赛金花是江苏盐城人,初名傅钰莲,又名彩云,生于1872年。可赛金花又对别人说她是安徽休宁人,本姓赵,父亲是轿夫,但是她对刘半农则说“生长姑苏,原籍是徽州,家中世业当商(即开当铺)”,1874年出生,因“出条子”(指瞒着家里人)上花船当幼妓,冒姓为“富”,讹传成姓“傅”。

但是呢清末赛金花曾入狱,被解送原籍,官方记载则是安徽黟县二都上轴郑村,姓郑。

赛金花自称14岁嫁给洪钧,但据晚年陪伴她的佣人顾妈说,赛金花临死前承认,她平时说年龄时自动减去10岁,她其实生于1864年。

当然了,关于她的姓名、籍贯及年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传奇的经历。

而赛金花最传奇的莫过于一个妓女竟做了公使夫人随丈夫访问欧洲国家,还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说了一句话,陪了八国联军总司令几个月,然后挽救了北京城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百姓性命。

这是怎么回事呢?

1887年(光绪十三年),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这家伙也是不孝顺,回乡守孝却去逛园子,然后对当时还叫彩云的赛金花一见倾心,为她赎身,将她娶为妾室,当时洪钧已经48岁,傅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当时很多中国人觉得洋人多毛,是会吃人的),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后随洪钧归国,不久洪病死。

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改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

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后,在城内烧杀抢掠,当一队德国兵抢到石头胡同赛金花所在的妓院时,竟见赛金花这个妓女竟然能用德语和他们交流,非常震惊,赛金花还说认识他们的总司令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然后便因此去见了瓦德西,对他说:“德国人不是讲礼仪的吗?怎么能任由士兵们烧杀抢掠呢?”

于是瓦德西下令联军士兵不要再滥杀无辜,赛金花就这么救下了北京城数万甚至数十万的百姓。

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说瓦德西当时还在欧洲,两个月后他才进北京,而且赛金花在向刘半农介绍自己经历时,完全是谎话连篇。

赛金花对刘半农说,她和瓦德西之间是清白的,“从无一语涉及过邪淫”,但又对别人说她和瓦德西在仪鸾殿“住了4个多月”。

当时给德军当翻译的齐如山曾撰文说赛只会几句“下等德句”,说“赛之德语稀松得很,有些事情往往求我帮忙,实因她不及我,但我的德语,也就仅能对付弄懂而已”。齐如山还说,赛金花只能和德军的中尉、少尉来往,连上尉都见不到,因“上尉已是一连之长,举动上便需稍微慎重”。齐如山与赛金花在德国军营曾两次邂逅瓦德西,瓦径直而去,赛连大气都不敢出,也就是说赛金花根本上就无法和瓦德西亲密接触。

当然了,事实如何,我们现在也无法去追求其真相了。

后来赛金花因牵扯进一起人命案而被拘押了一段时间,后来去了上海继续挂牌,可是已是昨日黄花生意一落千丈,嫁过几次人,可是丈夫都过世了,所以赛金花晚年是过得比较贫困的。

1933年,赛金花化名魏赵灵飞,因拖欠房捐几百元,巡官唐仲元上门追缴,才知她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赛金花,见她生活落魄,非常同情,后经《实报》主笔管翼贤公开报道,引起社会关注。

许是刘半农的书让她被世人所关注,所以她常以“爱国名妓”自居,四处赠人墨宝“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

字嘛,写得自然很普通:

当时的国人还将她视为“怪人”,成为了“燕山三怪”之一,另外两位可是大名鼎鼎,一个是吴佩孚,一个是齐白石。

赛金花和齐白石还有一段渊源,1936年,画家李苦禅等人在中山公园义卖自己作品,准备捐给赛金花,但在这个时候赛金花病逝了,所以义卖所得转为她的丧葬费。赛金花葬于北京城的陶然亭,齐白石亲自为她书写墓碑,并赠一画以为奠资。当时齐白石本打算死后也葬在那里,要与其相伴,后最终未能如愿。

相关参考

纪晓岚曾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纪晓岚,正名纪昀,清朝中叶学界泰斗,乾隆第一御用文人。侍君数十年,官居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这里想说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跟他有关的一件事。这天,退休多年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在

清朝皇帝雍正为何用贪官弃清官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

雍正乾隆为何用"贪官"而不用清官

雍正乾隆为何用"贪官"而不用清官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康熙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

为什么清官在有些时候会比贪官更可恨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

大清雍正帝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

慈禧太后为何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

古代清官好色并不逊于贪官 海瑞70岁还纳妾

提起古代的清官,人们可能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明代最著名的清官海瑞,与海瑞“齐名”的还有北宋的包拯,他们二人被人们称之为古代最著名的“青天”。人们呼海瑞为“海青天”,叫包拯为“包青天”。但是,“海青天”似乎

诸葛亮家财产清单足以让贪官汗颜让清官受鼓舞

诸葛亮功高盖世,按理说应该有不少财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家庭财产清单足以让贪官汗颜,让清官受鼓舞,让百姓肃然起敬。关于诸葛先生的家庭财产,在《又与李严书》中有所表露。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

这名清末“清官”比贪官更可恨 做何事成民族罪人

核心提示:此人是一个卑鄙龌蹉的小人,从作为和功绩来看,此人可谓是一无是处,而奇怪的是,此人竟然凭借着钻营的手段,一直做到了大清的刑部尚书。可以说是飞黄腾达,而也正因为如此,此人的糟糕作为也将中华民族引

非清官非重臣怕鬼还是胖子

在民间,纪晓岚是一位才华四溢、忠直正义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他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做庶吉士,继授编修,因为擅长词对而被乾隆留在身边,升为侍学士。但纪晓岚一生并未做过一天大学士,只是在临终前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