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高树勋简介 高树勋生平 高树勋活埋石友三
Posted 内战
篇首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高树勋简介 高树勋生平 高树勋活埋石友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高树勋简介 高树勋生平 高树勋活埋石友三
中文名:高树勋
别 名:健侯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高金庄
出生日期:1898年8月6日
逝世日期:1972年1月19日
职 业:军人
主要成就:第一位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高树勋(1898—1972),字健侯,1898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高金庄。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3人中,他排行第二。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因反对内战,1945年10月下旬率部在邯郸前线起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名爱国将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在参加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中,开始认识中国共产党,毅然脱离国民党军队,到天津寓居。抗战胜利后任新八军军长、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因反对内战,1945年10月率部在邯郸前线起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号召国民党军队以高树勋部队为榜样,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8岁时,入私塾读书,读了4年,家道中落,回乡务农。
1914年,到天津、北京等地学徒谋生。后又投奔在四川绵阳冯玉祥部当兵的舅舅。
1917年,冯玉祥率领第16混成旅官兵讨逆,高树勋因作战勇敢被升为冯玉祥的手枪连班长。
www.cha138.com1918年,冯玉祥在鄂东重镇武穴通电全国,反对段祺瑞,段祺瑞约冯玉祥到汉口谈判。高树勋率手枪班随冯玉祥赴汉口,当冯玉祥的贴身警卫,终使冯玉祥安全归来。
冯玉祥将他送进学兵营学习测绘、军事操典、射击常识。结业后被任命为机枪营司务长。1920年,高树勋升任排长,受冯玉祥的影响,加入基督教。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高树勋升任直属队机枪营营长。1925年8月,又升任团长,军衔为陆军上校。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高树勋成为国民党员。此后,随冯玉祥四处征战,官职也一路高升,一直到官居青海省代省长的要职。
1930年中原大战,西北军失败,高树勋部缩编为27师,列入孙连仲的27路军,投靠蒋介石。
1931年,参加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围剿”,被红军击败。
1933年5月,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高树勋又到该部当骑兵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高树勋出任河北省保安处副处长。直到河北省保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6师。
1938年2月19日,日军占领了新乡市。根据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不准高部南渡黄河的指示,高树勋指挥所部新8军,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交替掩护撤退。
1940年4月,石友三在冀南战斗中遭到八路军的毁灭性打击,遂转而投靠日军,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准备在联合消灭八路军后向日军投降。石的结义兄弟、
部下高树勋不愿做汉奸,遂密谋暗杀石友三。石友三率1连骑兵随孙良诚到高树勋部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率旅长以上军官将他们迎进会议室,大家谈笑风生,共叙往事。不一会,有一勤务兵入内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相请”。高树勋即离室而去,突然,四名卫兵进入会议室,将石友三架走。当天夜里,高树勋命士兵将石友三活埋于黄河岸边。
1945年9至10月,国民党发动了进攻解放区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刘伯承、邓小平在进行平汉战役的同时,开展了秘密争取高树勋率部起义的政治攻势。高树勋对蒋介石在国民党军队内部排斥异己、挑起内战的行动表示不满和反感。
1945年9月上旬,高树勋派人秘密来到上党战役前线指挥部面见刘伯承、邓小平,商谈和平事宜。同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以通电形式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高树勋率部起义后,使敌军受到很大震动,丧失了固守的信心。刘伯承将解放军主力调至漳河以北敌退路两侧,于运动战中歼敌孙连仲部两个军计2.3万余人,生俘敌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等高级将领,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
1945年11月2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给高树勋发来了贺电。11月10日,起义部队改称民主建国军。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高树勋为民主建国军总司令,王定南为总政治部主任、范龙章为第1军军长、乔明礼为第2军军长。高树勋由邓小平、薄一波介绍,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于1945年11月13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树勋起义对于蒋介石及其统帅部引起较大的震动,使其感到“兵心不固,民心不归”,发动内战的时机还不够成熟。高树勋起义及平汉战役结束后,蒋介石阴谋部署发动内战的大量文件被缴获,延安新华社选其重要密令7件公开发表,使全国人民认清了国民党挑动内战的真相。
高树勋起义及随后开展的“高树勋运动”,成为国民党军队中有爱国心、厌恶内战的广大官兵的一面旗帜,他们在此后的国民党内战前线大批倒戈起义,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但当时八路军过急地收整编了高树勋的起义部队,也造成了不好影响,刘邓大军主力出击外线后,晋冀鲁豫根据地一度非常紧张。
新中国建立前夕,高树勋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工作。建国以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河北省民革副主委,并长期担任河北省副省长职务。1955年,毛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决定,授予高树勋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19日,高树勋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相关参考
高树勋(1898—1972),字健侯,1898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高金庄。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3人中,他排行第二。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伍,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因反对内战,1945年1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亦称平汉战役。10月14日,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亦称平汉战役。10月14日,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
·余树勋余树勋,园林专家。潜心研究园林美学、园林心理学和植物园建设;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园林工程学讲义,建立了园林工程学科;编著《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与吴应祥共同主编出版了《花卉词典》。对园林建设,尤其是
刘树勋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曾任中央训练团大队附、青年军第二○五师副师长及师长。1946年9月12日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干事会候补干事。1947年7月选任中国国民党党团合并后的第六届候补
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邯郸战役 1945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第40、第30军和新编第8军,奉命由河
雍正二年(1724),从吴县分置元和县,陈家隶于元和。陈僖敏的八世孙陈树勋,博古通今,为人粗犷阔达,游历天下,公卿贵人皆延为上宾。陈树勋的儿子陈初哲,字在初,别号永斋。陈初哲好学上进,聪明机敏,年少时
石友三生于1891年,字汉章,吉林省九台市放牛沟人。他18岁从军,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以及日本人等,而又先后背叛,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一投日1932年,石友三在天津
知名人物 罗振玉生平故事简介,罗振玉历史评价,罗振玉怎么死的?
罗振玉,字叔言,号雪堂。祖籍浙江上虞。1866年8月8日(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江苏淮安。其父罗树勋,曾先后任江宁、清河县丞。罗振玉四岁入塾读书,十五岁举秀才。1882年、1888年两次乡试落第
他的一生善于投机,反复无常,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中共,而又先后背叛,被人称之为“倒戈将军”。>>石友三【1891-1940年】,字汉章,吉林长春人。幼年与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