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董晋简介 董晋文言文翻译 董晋,字混成 轶事趣闻
Posted 奉天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董晋简介 董晋文言文翻译 董晋,字混成 轶事趣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董晋简介 董晋文言文翻译 董晋,字混成 轶事趣闻
本 名:董晋
字 号:字混成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中虞乡
主要成就:平邓惟恭之乱,安定宣武军
官 职:宣武军节度副大使、同平章事等
爵 位:陇西郡开国公
谥 号:恭惠
www.cha138.com追 赠:太傅
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科,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董晋曾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
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太府卿、御史中丞,后外任华州刺史。这时,四镇之乱爆发,前往平乱的泾原镇兵路经长安时发生哗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陜西乾县)。泾原变兵在长安拥立朱泚为主。朱泚派兵攻华州,董晋弃城赴奉天跟从德宗,被封为国子祭酒。不久,董晋出使抚慰恒州,回经河中时,节度使李怀光也起兵反叛朝廷,并与朱泚相呼应。董晋在河中对李怀光晓以君臣大义,劝他不要助朱泚为乱。李怀光听从董晋的劝说,虽不满于朝廷,但终不与朱泚相勾结,这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奉天之难平定后,德宗返回京师,董晋迁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丞,当时韩滉执政,威权显赫,韩滉仗势陷害右丞元琇,虽朝臣都认为元琇冤枉,但慑于韩滉权势敢怒而不敢言。董晋挺身为元琇极力辩解,颇为朝臣历称道。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因另一宰相窦参正得宠于德宗,大权独揽,董晋但奉职而已。窦参专政,引起了德宗的猜忌。唐德宗向董晋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如实作了回答,德宗于是罢免了窦参。董晋心感到惶恐,上疏辞职。
贞元九年(793年),董晋被起用为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
不久,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李万荣死,德宗授董晋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宣武节度副大使。本来李万荣临死前已让同乡亲信邓惟恭接任,这样,邓惟恭对董晋的来任非常不满,以至发展到谋图反叛。董晋得知后捕杀其党羽,囚送邓惟恭到京师,德宗对邓惟恭将功折罪流放汀州,但又怕董晋柔弱不能制御宣武的骄兵悍将,调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其司马管理军务。陆长源执法严刻,多追究镇兵的往日恶行。董晋开始支持他,后来见这样不利于与镇兵的关系,就制止他的作为。董晋又用孟叔度管理财赋,而孟叔度为人轻佻,不尊重镇兵,为镇兵所反感,虽然如此,因董晋谦虚谨填,俭约循旧,使镇兵还大体安定。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三日(3月13日),董晋在宣武军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德宗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恭惠”。董晋死后不到十日,宣武即发生兵乱,乱军虐杀陆长源及孟叔度。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郑絪简介_郑絪文言文翻译_刘瞻之先,寒士也_新唐书郑絪
本名:郑絪字号:字文明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荥阳主要作品:郑絪诗集郑絪–唐朝大臣 郑絪(752年—829年),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擢进士、宏辞高第。累迁中书舍人。宪宗即位
垓下之围所记录的乃是这位悲剧人物的最后生涯了。垓下之围好像是高中的一篇课文吧,这里我给大家详细的整理了资料,方便各位对文言文解读有困难的童鞋查阅。文章的注释、通假字、特殊句式和实词虚词都有详细的解释,
一、译文郭解是轵(zhǐ,指)县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他
历史人物 姚璹简介_姚璹怎么读_姚璹,字令璋翻译_姚璹文言文及翻译
本名:姚璹别称:姚令璋字号:字令璋所处时代:唐及武周时期民族族群:唐人主要作品:《瑶山玉彩》主要成就:创立《时政记》谥号:成姚璹(shu)–武周时期宰相 姚璹年幼时既父母双亡,因独自一人照顾弟弟妹妹
本名:戴至德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www.cha138.com出生地: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主要成就: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等 戴至德(?-679年),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戴胄哥哥的儿子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神龙元年(705年),崔湜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
咸亨四年(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今四川射洪)县尉。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至少到长寿二年(693年)为止,郭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