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王翦挂帅领兵

Posted 王翦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王翦挂帅领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为什么“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王翦挂帅领兵

2、历史人物 王剪一直向秦始皇讨要赏赐,背后有何深意

为什么“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王翦挂帅领兵

王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

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被采纳而告老还乡。

不料,李信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嬴政大怒,这才想起王翦,便亲自前去请他出山。王翦答应率兵出征,但提出了新的条件——除了60万兵马外,还要赏赐他大片良田、屋宅。

“作为大王的部下,我虽立过赫赫战功,却没有资格封侯,所以要趁大王用得着我的时候,多为子孙讨取赏赐以置家业呀。”嬴政笑了,满口答应。

数日后,王翦出征楚国。一路上,他先后5次派人回京向嬴政讨要赏赐土地和房产。嬴政一一答应下来,心想:“王翦这老贼还真贪,不过只要他能打胜仗,就满足他吧。”王翦领到了赏赐,这才全力出战,历经两年终于消灭了楚国。

事后,有同僚问王翦:“您都这把年纪了,还讨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它们只能损坏您的名声呀!”王翦笑了:“这60万兵马可是秦国的全部军队,大王能放心让我率兵出征吗?我只有多讨些赏赐,且讨来的这些土地和房产都在秦国,这样才能消除大王的疑虑啊!”同僚恍然大悟,原来王翦是有意增加秦王控制自己的砝码,以消除对他拥兵叛乱的怀疑。王翦多次“讨赏”的做法虽不值得借鉴,但他为了顾全大局,巧妙地将自己受制于人以安定人心,却不失为智慧的谋略。

历史人物 王剪一直向秦始皇讨要赏赐,背后有何深意

在历史长河中,王翦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孙子的这句名言表明:用兵做战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将帅在决定战争策略时一定要慎重对待,不可轻易改变。在战争中,君主对前方将帅是否有疑心而控制军队,导致失败的事件是太多了。像南宋时岳飞,大破金兵,正欲直捣黄龙,却因奸相秦桧进谗言,宋高宗更是连下金牌调岳飞回师,导致抗金战果白白流失。再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由于后主刘禅的猜疑,致使北伐失败。

但也有很聪明的将领,他们在出征时,为了确保胜利,就想方设法的打消君主对自己的疑心,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是秦朝大将王翦。

公元前225年,秦王赢政连续灭掉了韩国、魏国、赵国、燕国等国家后,就留下了实力最为雄厚的楚国了,秦王此时召集众将,询问该如何征讨楚国。此时老将王翦提出来自己的意见,楚国地大人多,实力雄厚,远不是燕赵等国可比,再有楚国更有大将项燕带兵,更是不可轻视,应集合全国兵马方可打败楚国。

但是当时有个年轻将军叫李信,却说自己只需二十万兵马就可打败项燕,秦王派他出征,但是没过多久李信反被项燕打的大败。

秦王为早日统一天下,决定让老将王翦挂帅,率六十万兵马出征。一般在出征前,君王都要为大将饯行,秦王也不例外,在宴会上王翦并没有向秦王雄心壮志的表决心,而是向秦王要赏赐,要房要地。

后来,王翦领兵再外,快到武关时,还连续派人回朝,请求秦王多赐他一些房舍。引得朝野上下都不满,连身边的服侍人员都觉得王翦有点要的过份了。

王翦却这样说:秦王交给我的差不多是秦国全部兵马,如果我不表现的贪心一点,一旦心生疑忌,肯定会派人监督我,管制我的权力,到时候稍有不妥就会有大麻烦了,轻则解除兵权,重则把我斩首灭族。我这样一再的向秦王要赏赐,就是为了打消他的疑虑,从而平定楚地。最后王翦不负重望,灭掉了楚国。

从王翦不断要赏赐可以看出来,王翦很聪明,明白只有君主全力信任你,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相反如果君主猜忌心重,不断的束缚将帅,最后只能是失败。

而在我国历史也有很多因为君主猜忌而导致失败的故事,像上面说到的诸葛亮四出祁山,岳飞被杀,还有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不被天王洪秀全信任而出走导致太平天国灭亡等等,屡见不鲜啊。

但也有像王翦这样聪明的将领,远的不说,就秦朝之后,汉朝刘邦手下的萧何,他看到一个个开国功臣都被杀掉了,明白迟早会轮到他,所以他假装很贪心,不断的贪财,受贿,最后刘邦认为他只是贪财,所以没有杀他。

其实这也是在阐述另外一个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信任。

相关参考

王翦在出征前为何敢三番五次向秦王索要封赏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公元前224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

林彪为何不肯挂帅抗美援朝 自称有“三怕”

核心提示:当毛泽东再次希望由林彪挂帅领兵时,林彪说每晚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毛泽东打趣地说道:“有这三怕怎么率兵打仗呢?”林彪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尹家民,原题:揭秘:毛泽东决策

王翦简介 王翦是怎么死的

王翦简介王翦是怎么死的?  王翦简介: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

脚踢乾隆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滕县地出了一名武状元,他的名字叫满德坤。  那时国家还怪太平,满德坤虽是武状元,有段时间,既没有挂帅领兵,也没有镇守一方。仅是把守宫门,也就是站岗值勤的低等差事。  常言道,狗仗人势

秦始皇所打的战争有哪些

灭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

南北朝,一个贪得无厌与自取灭亡的好例子

​南北朝时期,有个叫曹虎头的将军,为宋、齐、梁的三朝名将,骁勇善战。是个战功卓著的武将。不过,此人为人不敢恭维。他嫉恨同僚,官报私仇,还争名夺利,贪得无厌,是个极品的吝啬鬼。曹虎头,字士威,下邳(今属

不能随便给妃子加薪? 宋仁宗的权力约束

...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有的嫔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讨要封赏,仁宗也不推辞,取来彩笺写上某宫某氏转任某

不能随便给妃子加薪? 宋仁宗的权力约束

...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有的嫔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讨要封赏,仁宗也不推辞,取来彩笺写上某宫某氏转任某

不能随便给妃子加薪? 宋仁宗的权力约束

...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有的嫔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讨要封赏,仁宗也不推辞,取来彩笺写上某宫某氏转任某

不能随便给妃子加薪? 宋仁宗的权力约束

...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有的嫔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讨要封赏,仁宗也不推辞,取来彩笺写上某宫某氏转任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