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因唐朝一场败仗,皇帝杀掉两位当世名将影响巨大
Posted 潼关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因唐朝一场败仗,皇帝杀掉两位当世名将影响巨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因唐朝一场败仗,皇帝杀掉两位当世名将影响巨大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封常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以清君侧、杀杨国忠为名,举起了叛乱的大旗。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却还在和杨贵妃沉醉在骊山的温柔乡之中,这一方面是因为垂垂老矣的他已经从心里对那些坏消息有了天然的过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时安西大都护正在长安述职。
谈到安禄山的叛乱时,封常清信心满满地说:“天下太平日久,老百姓都不知道什么叫打仗了。然而因人成事,安禄山并不可怕。臣请求急速赶往洛阳,招募义勇分发武器,渡河与安禄山决战,不日就能取下他的首级献给您!”
李隆基大喜,第二天就拜他为范阳节度副大使,令他赶紧前往洛阳。封常清很快就募集了六万人,而此时正大使正是他的老上级高仙芝,这两个老战友之间自然是毫无嫌隙。再加上手下又有颜真卿这样的干将,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然而封常清低估了安禄山的实力,更高估了自己这六万人的水平。这所谓的六万大军几乎都是连刀都没摸过的普通百姓,而短短几日是根本教不会他们怎么打仗的。安禄山的范阳军虽然不一定有安西军能打,但收拾这些乌合之众还是绰绰有余,这不是一个封常清就能逆转的。更要命的是,还有一个拖他们后腿的宦官在等着他们。
尽管分析猛如虎,但是真操作起来就成了纸老虎。安禄山的大军很快就渡过了黄河并攻陷荥阳,洛阳已是近在咫尺,先头部队都打到了葵园。封常清虽然组织部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根本无力抵抗安禄山主力部队的进攻。外城还没失陷,六万大军就只剩他自己带来的一点亲兵了。封常清就带着这点人先后在东门、府衙、都亭驿、宣仁门连战四次,四战四败。最后只能砍了一些巨树把道路阻塞住,这才仓皇逃去找高仙芝。
高仙芝看着自己这老兄弟被打成这样,是又同情又生气,问他:“你打算咋办?”封常清说:“叛军锐不可当,不能硬刚。现在潼关无兵守卫,一旦被敌人突破京师就彻底玩完。我们现在应该赶紧西撤防守潼关!”高仙芝觉得有道理,赶紧带着大军撤回了潼关。
作为一个指挥员,封常清此举毫无纰漏;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封常清已经犯了死罪。因为他先夸下海口说能不日平叛,结果一战丢了洛阳;而从洛阳到潼关这一路他居然不设置任何抵抗就把整个河南拱手让给安禄山,更是对整个战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战败的消息传到长安,震怒的唐玄宗直接下令把封常清一撸到底,以白衣之身在军中效力。尽管如此,唐玄宗还没失去理智,还知道封常清是人才杀不得。但一个宦官却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并将封常清和高仙芝一起送上了断头台。
监军宦官边令诚和高仙芝也是老搭档了,尽管常和他一起有福同享,但是当打了败仗时他却没有难同当的觉悟。看着封常清被一撸到底,他为了不波及自己,就和皇帝说:“高、封二人不战而逃丢城弃地,罪一也;擅自后撤目无诏令,罪二也;丧师辱国破坏东征,罪三也!此三罪均无可赦,当斩立决!”
已经怒不可遏的唐玄宗没有细细分辨,当即下令处死高、封二人。边令诚来到潼关,先向封常清宣了旨,问他有何遗言?封常清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天,他出奇地冷静,淡淡地说:“我之所以拖到现在不死,是怕死在叛军手里,玷污了国家大节。今天是死得其所啊。”说完将一份遗折交给边令诚,从容受死。
紧接着,高仙芝也被押到了刑场。当他看到旁边的一卷草席里裹着自己已经身首异处的老战友的时候,这个久经沙场、经历无数生死也不曾流泪的老将不禁泪如泉涌:“封二!你从一介布衣就跟着我,我当节度使你当判官,我调走了你又接替我当节度使。现在咱哥俩又要一起同年同月同日死在这儿,这辈子就这么完了,下辈子咱俩还做好兄弟!”
当封常清的遗折送到御前、皇帝亲自过目时,他才醒悟自己杀错了人。在这封字字血声声泪的遗折中,封常清详细地检讨了自己为何会败给安禄山,更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构想。事实证明,尽管李唐王朝不愿意这么做,但他的预判最终还是全部应验。
而在遗折文末,封常清泣血道:“今日臣虽然身死,但希望陛下万万不要轻视这股叛军,如此则社稷可安!”
封常清早就知道这一败自己断不能长命,然而在他的最后一篇文章里,他只字不提身后的恤典,更没为自己鸣冤,而是将笔墨全部放在了国家社稷上。这样的将军,又怎能不令人动容?李唐王朝将责任全部推给两位名将,却根本不思量朝廷的过错,又怎能不上演一出马嵬之变!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隋唐仅有的两位不败名将,一人死后被灭族,一人却成天界战神
常言道:“没有永远不败的将军”。对于古代的名将来说,还有什么荣誉和评价比一生不打一次败仗更高的呢?想要一生不败真的太难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如云也就孙武,白起,王翦等寥寥数人可以做到不败,到了汉朝霍去病
唐朝历史 隋唐仅有的两位不败名将,一人死后被灭族,一人却成天界战神
常言道:“没有永远不败的将军”。对于古代的名将来说,还有什么荣誉和评价比一生不打一次败仗更高的呢?想要一生不败真的太难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如云也就孙武,白起,王翦等寥寥数人可以做到不败,到了汉朝霍去病
郭淮及时的挺身而出,不仅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曹军战线,同时激发了曹军将士的士气。全军将士拼死抵抗,终于为曹操大军主力来到汉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曹操来到汉中之后,得知郭淮推举张郃未定军心、巧步疑阵智退刘备
公元八世纪的头五十年是唐朝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史称盛唐。这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为繁华的时期。长安,这个古老的都市在当时是一个百万人口的超级国际大都市,人云荟萃,万国来朝,进贡各种
于禁(文则)是三国时期屈指可数的能将,却因一朝降了敌国,然后遍遭蜀、吴、魏三国的凌辱,既悲且叹!于禁早期附从鲍信为行将覆灭的东汉王朝镇守兖州,兖州牧刘岱败于黄巾党被杀,陈宫与鲍信拥曹操做了新兖州牧,从
(文则)是三国时期屈指可数的能将,却因一朝降了敌国,然后遍遭蜀、吴、魏三国的凌辱,既悲且叹!> 早期附从鲍信为行将覆灭的东汉王朝镇守兖州,兖州牧刘岱败于黄巾党被杀,陈宫与鲍信拥曹操做了新兖州牧,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论钦陵。唐高宗时期,吐蕃有一位名将,名叫论钦陵(噶尔·钦陵),他执掌吐蕃军政大权时,曾率军击败薛仁贵,令唐朝畏惧三十多年。到唐德宗时期,吐蕃又出现一位名将,此人善于谋划,让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主要目的并不是游山玩水,但的确是方便了他到江南巡游。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再次来到扬州,或许是因为风景太过优美,让他流连忘返。一段时间后,李密带着瓦岗军,占领了战略位置极佳的洛口之地,而
家喻户哓的秦始皇,因完成统一大业而名垂千古,因实施暴政遭千古骂名。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他的万世皇帝梦也就破灭了。可皇帝制度、皇帝意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不仅始皇帝的身世、生平、功过引人注目,连座落
1368年,朱元璋在平定南方,而且稳步北伐的情形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原本应该推让三下的登基大典上,朱元璋一下就接受,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朱元璋也应该长长地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