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败仗毁了他一生功绩

Posted 将军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场败仗毁了他一生功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场败仗毁了他一生功绩

2、徐霞客先祖毁了一生 唐伯虎如何被铁杆粉丝

一场败仗毁了他一生功绩

于禁(文则)是三国时期屈指可数的能将,却因一朝降了敌国,然后遍遭蜀、吴、魏三国的凌辱,既悲且叹!

于禁早期附从鲍信为行将覆灭的东汉王朝镇守兖州,兖州牧刘岱败于黄巾党被杀,陈宫与鲍信拥曹操做了新兖州牧,从此于禁归属于曹,他的前程开始放光。起初于禁不过一小喽罗,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都伯就是小队长,隶属将军王朗(当不是三公有疾之司徒王朗,此王朗时为会稽太守,在江南),王朗奇于禁才智荐之于曹操言禁才堪为大将。一番面试后于禁升级了—拜军司马,陷阵都尉,成了大队长(曹操此时不过一州牧,都尉已经是中上级军官了,低于折冲校尉夏侯、厉锋校尉曹仁而已)。于禁能力突出,所以每战必用,从征吕布、斩刘辟、黄邵、破袁术将桥莛、乐就、李丰、梁纲等,战功丰硕!

后曹操于宛城败给张绣,为敌所迫,士卒多散,唯于禁所领几百人且战且引,有步骤的徐徐而退,还顺带惩治了钞略民间的青州兵。不想青州兵恶人先告状,于禁返回大本营并不急于为己辩解反倒先布防,有人(估计为其部下)劝说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辩之。于禁答言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僭诉何缘!曹操闻而壮之育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并封于禁益寿亭侯。于禁此举可谓深明大义!义无复加!保护了乡民;惩治了恶兵;教育了其他将领;成功的防守敌军;至诚至切的感动了曹公。

从此后,于禁不论从人品还是能力上都得到曹操的信任,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心腹将军。于是乎官渡之战中,于禁与乐进行游击将军,不多不少或轻或重时隐时现的几千游兵,整的袁绍苦不堪言!打他吧找不到,不打吧他又时刻骚扰你,最终还是整垮了袁氏一门,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四州,真是不负重望。

于禁威重曹营,诸将多有忌惮,堂堂名将朱灵就曾被他在曹操的授权下探囊取物般的夺了兵权做了下属。于禁奉公守法,昌郗降而复叛,围而后降,虽是老朋友,于将军还是按军法要了他的脑袋;战利物资从不入私,总是引得曹操赞叹不已!然而于虎威将军对下属要求过于严格,不怎么得人心。

建安二十四年可谓是于将军的流年,助曹仁屯樊城讨关羽(当时名将唯有于禁与徐晃在邺,曹操先委于禁对抗关羽,一是因为徐晃与关羽关系较好,恐怕还因为曹操更信任于禁的能力?),却偏偏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于是屯兵城外的他成了水淹七军的悲剧主角,并从此开始了悲哀的后三年半。被俘虏后索性像庞德一样就义也成,偏偏于将军投降了关羽,第一次受蜀人之辱!引得曹操感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也!

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于禁又归属吴,第二次受辱孙权释于禁之囚,请其相见,约并马出行,倒很客气,王者气度充分展现。然而竖儒虞翻三番五次的当众羞辱则很让人气愤难以平衡!孙权约于禁并马出行,虞翻喝斥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你个投降的小贼,怎么还有脸面和我们的吴王并马头!)还打算用鞭子抽打,幸被孙权呵止;有次孙权与群臣在楼船上会饮,于禁睹景思情,不觉哭泣,虞翻再次挑衅汝欲以伪求免耶!(你丫想假装伤心换取同情然后被放归国!)虞翻此语极失士大夫身份,让孙权很窝火。虞翻自己不想想当年如何无吃的背叛王朗投靠孙策的,有脸面指责别人?极没人品!孙权数次忍让虞翻直至忍无可忍。于禁归魏后某次孙权会饮群臣半酣,行酒至虞翻,虞翻趴在桌上装醉(够嚣张吧!),孙权当他真醉,等孙权刚刚走开,虞翻马上抬起头来嬉皮笑脸,惹了众怨,孙权极为恼怒!加之喝晕了,当即拔出佩剑扔了过去,所幸没砍着,不过后来虞翻还是被流放了。

魏、吴和,于禁得以归国,曹丕见着他的时候他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六十岁如同九十岁)!哭的不成样子,可见投降后受了多少磨折!本以为归国后可得以保全,不曾想曹丕表面一套背后一手,软绵绵地要了为大魏戎马近三十年的老于将军的脆弱的生命。于禁第三次受国主之辱!被派去拜谒曹操,何颜对面相知三十年(实为二十八年)的曹老总?更何况曹丕小子早已精心设计了史上独一无二夺命漫画!可怜于禁就此忧死。假若曹操健在,我想于将军的下场不会如此悲惨,不至于被愚弄死。

晚节不保,丢了尊严,丢了性命,甚至丢了二十八年来的点点滴滴的功劳!大魏功臣阁中少了五子良将之一的于虎威一席,总显得有些单调吧!

徐霞客先祖毁了一生 唐伯虎如何被铁杆粉丝

唐寅落榜了!还没等唐寅从惊诧中反应过来,手持镣铐的差役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把他当作犯人关进了大狱。唐寅不知道的是,这次倒霉的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他的铁杆粉丝徐经,以及主考官程敏政。他们的入狱罪名是合谋作弊。

一切在《明史·唐寅传》中都有记载。原来,后人传说的大才子,命运有些不济呢!

弘治十二年,唐寅进京赶考。此时唐解元之名早已名动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在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无比壮丽的锦绣前程。唐寅也毫不掩饰他此行的目的是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

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唐寅遇见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徐经,江阴富商之子。此时的唐寅已是偶像级的大明星,徐经对他十分崇拜,当即表示愿意报销偶像所有路上费用,只求能与偶像同行。对这样的好事,风流才子唐伯虎自然是笑纳了。

但是唐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差点儿被这个粉丝给害死。事情起因是这一年的考试中,考官出了一道难倒天下才子的考题,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能找到题目的出处,有人只好交了白卷,只有两份卷子写出了完美的答案。主考官程敏政当即表示,他将在这两个考生中选出今科的会元。这两份卷子的作者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徐经。

跟偶像同场考完试的徐经兴奋异常,慷慨解囊请了唐伯虎等一帮学子在酒楼上大吃大喝,努力猜测谁将是这一科的会元。作为饭局明星,向来狂放不羁的唐伯虎喝大了之后再次口出狂言:“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

可不久之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唐寅落榜了!还没等唐寅从惊诧中反应过来,手持镣铐的差役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把他当作犯人关进了大狱。

唐寅不知道的是,这次倒霉的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他的铁杆粉丝徐经,以及主考官程敏政。他们的入狱罪名是合谋作弊。

事实上,主考官程敏政跟徐经一样,也是唐伯虎的铁杆粉丝。早在应天府应试的时候,当时的主考官梁储特意把唐寅的卷子留下,给了他的上司程敏政看。程敏政读完之后十分欣赏,后来又找了许多唐寅的诗词书画来读,逐渐成了唐寅的忠实拥趸。

让我们回到埋下祸根的酒宴上。喝高的唐寅还在眉飞色舞高谈阔论的时候,无数沉默的人已形成了一种共识:这个人的自信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很快就有人告了黑状,明孝宗朱偌镗当即下令核查试卷。事实果然如传言那样,唐寅确实是今科会元的不二人选,选定唐寅的人正是程敏政。

这是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无头公案,但只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仔细分析案件细节,抽丝剥茧逐步深入,其实问题只有两个:一、徐经是否买了考题作弊。二、唐寅是否参与了作弊,程敏政是否知情。

此案的起因就是那道考题,这是一道超级难题,应该说,唐寅做出来是比较靠谱的,徐经做出来是严重不靠谱的。徐经不过是个土财主,指望他的脑筋开窍,智商突然爆发,那是不着调的。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徐经很有可能确实买了考题。

那么唐寅是如何被牵扯进来的呢?这里面极有可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官场规则——约定门生。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因为在科举前,可能会出现某位名震全国的天才,大家都认为这个人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考官就会私下与这位考生联系,透露题目给他,互相约为师生。

以两人偶像与粉丝的关系,这种关系极有可能。那么只能指向一个可能:程敏政事先与唐寅会面,并给了他考试的题目。

就这样,粉丝坑害偶像的事件发生了。

唐寅一声叹息之后,对前途心灰意冷,四处逛妓院,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程敏政被这个黑锅砸得七窍冒烟,革职回家不久就翘辫子了;徐经自此对科举也是恨之入骨,回家就开始焚烧四书五经。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88年后,他的后人徐振之不爱读书,只喜欢旅游,别号徐霞客。选自《喜剧世界》

相关参考

节俭了一辈子,死后却如此铺张,一场葬礼毁了一辈子名誉

  自古以来,中国的各代皇帝都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土地、军队已经经济等各个领域。可以说要钱有钱,要权有权。正因为他们有这么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生活都比较殷实,而且可以用奢华来形容。自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揭秘秦始皇的一生被哪三样东西毁了

导读:秦始皇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坐上了皇位,并且得到很大的权力。他的事迹被后人所铭记,但是纵观他的一生,有好有坏。其中三样东西毁了秦始皇的一生。网络配图先吃苦后富贵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贪婪,且又吝啬。

四大常胜将军,驰骋沙场一生从无败绩

要说一生从没打过败仗的名将很多,战国时期的杀神白起,赵国最后的长城李牧!但是这里说的是个人战绩而不是统领三军综合功绩,也可以说是单挑王,也可以说是冲锋陷阵从不含糊的牛人!第一位:张归霸,五代时期后梁名

宋神宗在位时的一场败仗,损失六十万人导致他郁郁而终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神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神宗的战略计划是“先西后北”,先解决西夏,然后再出兵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宋神宗任命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斩断西夏

情报战日本压倒性优势 甲午战争一场绝对的败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古往今来,情报工作对于战争胜败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在中日甲午战争硝烟弥漫的背后,无形战线上的较量如火如荼。日本政府透过经营多年的对华情报工作,比大清...

情报战日本压倒性优势 甲午战争一场绝对的败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古往今来,情报工作对于战争胜败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在中日甲午战争硝烟弥漫的背后,无形战线上的较量如火如荼。日本政府透过经营多年的对华情报工作,比大清...

秦始皇的一生被哪三样东西毁了

先吃苦后富贵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贪婪,且又吝啬。早年在邯郸与母亲相依为命吃尽苦头的嬴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特点表现得格外明显。因为,一、他是至高无上的秦王乃至于始皇帝,具有满足恶性膨胀欲望的雄厚基础

李白最为愚蠢的一首诗,毁了一生前途,后人难以相信这是他的作品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唐朝诗人崔珏写的《哭李商隐》一诗中的名句。这两句诗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它触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底深处的一个痛点:怀才不遇。千百年来,不知多少胸藏锦绣、满腹经纶

历史上有哪些大将军

1、项羽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

李白最失败的一首诗,毁了一生的前途,还差点因此诗丢掉性命

李白年轻时也是个热血青年,豪情满怀壮志凌云,渴望能凭借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的很多诗句中都地透露出这一点。他梦想效仿汉朝开国功臣张良,“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他梦想能像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