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13岁时一鸣惊人,后成曹魏著名战略家

Posted 侍从

篇首语: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13岁时一鸣惊人,后成曹魏著名战略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13岁时一鸣惊人,后成曹魏著名战略家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晔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13岁时一鸣惊人

他叫刘晔,跟刘备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但他的家庭条件可比刘备强多了,不但不用织履贩席,而且还有一位非常“狠”的母亲。

那年刘晔刚七岁,母亲便得了重病,临死前对刘晔道:“你老爸身边的一侍从,必会陷害咱家,等你和哥哥长大后,一定要杀了他,这样的话我死也就瞑目了。”

刘晔的母亲为何有此判断?没人知道。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就是这位侍从必被刘晔父亲宠信,不然不会引起刘晔母亲的注意。同样从这件事可知,刘晔长大后之所以谋略惊人,恐怕多遗传自母亲这里。

当刘晔13岁这年时,他对哥哥说:“现在是完成母亲的嘱托的时候了。”哪料他的哥哥却说:“好啊,那你就去吧。”

显然他哥哥不但打了退堂鼓,还有轻视刘晔的意思。哪料刘晔真就从容杀掉了那位侍从,立时全府震惊!刘晔的老爸大怒,刘晔却淡定告知:“我是完成娘临死前的嘱托而已。”

自然这事很快就又轰动了全城,恰好当时的大评论家许劭在这里避难,听闻这事后,亲自跑来看刘晔,当场放下一句话:这小子是王佐之才!

许劭的评论是非常牛逼的,曹操年轻时就曾逼着他评论自己,结果许劭却根本不搭理他。引得曹操大怒,拿刀逼着许劭,你必须给我说道说道,这才换来了一句名言: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如今年仅13岁的刘晔得到许劭的推崇,自然名声鹊起。但通过“刘晔杀侍从”这事来看,刘晔的“狠”已暴露无遗,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这点上来言,他跟曹操是属同一路人。所以刘晔最终辅佐了曹操父子,背叛“刘汉”,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献一计,若被曹操采纳,诸葛亮束手无策

如今已经是公元215年了,曹操率领大军功伐汉中的张鲁。而这时的益州,刚刚被刘备拿下。自古道:汉中是益州的门户。

曹操对张鲁的功伐,立刻引起了益州震动,被称为“蜀内一日十惊”。也许夸张了点,但足见当时曹操对刘备完全是处于压倒优势。

刘备只能一面祷告:曹哥我可不想念你,你也千万别想念我。一面拼命安抚内部,因为他是靠武力夺了刘璋的益州,内部是暗流涌动,而且又大战刚过,兵士都疲惫,需要休整。

随着张鲁投降,曹操于拿下了汉中,一脚踹开了刘备的家门。刘晔也跟随曹操前来了,并在汉中之战中多次献计,为曹操拿下汉中立下大功,于是刘晔便立刻献出一计:趁刘备在益州立足不稳,立刻攻击益州,如今蜀中是惊慌一片,只要大军猛扑而来,必会纷纷丢弃刘备依附咱。

刘晔还指出:若是放弃了眼前这个良机,等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那以后再想干掉刘备就太难了。所谓趁刘备病,要他命,就在此举!

啥叫最狠谋士?瞅瞅刘晔!倘若曹操听从了,别说刘备会哭,就是诸葛亮也束手无策,因为曹操大军士气正旺,反观自己却“一日十惊”,这怎么打?诸葛亮只能劝说刘备,退回荆州汇合关羽,另图它策了。

可哪料曹操却未能采纳,无论当时曹操是何种理由,显然都是臭棋,因为很快便尝到恶果了。刘备在益州刚站稳脚跟,就迫不及待地出兵汉中,引发了曹刘的汉中大战。

曹操不但丢了汉中,夏侯渊也被黄忠斩杀。且更要命的是,拥有了汉中的刘备,羽翼彻底丰满,而关羽又趁机发动了襄樊之战,来了个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庞德战死……追其根由,就是因为曹操不听刘晔所言,放弃了攻击刘备的最佳时间所致。

三、再献一计,若被曹丕采纳,诸葛亮无力回天

公元220年,曹操死了!曹丕很快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当了皇上,对刘晔是异常器重和信赖。随着刘备发动夷陵大战,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孙权为了自保,向曹丕称臣,满朝文武纷纷向曹丕祝贺。曹丕也很得意,老爸曹操没做到的事,我做到了。

刘晔却面露担忧,对曹丕道:“孙权向您称臣,只不过是害怕你趁机出兵攻击东吴,他处于夹击之下必败。而我看这次孙刘大战,刘备必败,等到了那时孙权就立刻会翻脸,如今孙权最怕啥,咱就做啥,应趁机出兵夹击孙权。”

这条计谋的关键是,若孙权处于曹、刘夹击中,他焉能不败,那么他会向谁投降?只能是向曹丕投降,绝不会向刘备投降。理由很简单,一则是孙权杀了关羽,刘备能善待他? 二则更重要的是,曹魏实力最强,自然是向最强者投降,这点上以后刘禅投降时,就得到了印证。

所以刘晔这条计,出兵是虚的,真正的意图就是逼迫孙权彻底投降罢了。若真发展到这种地步,诸葛亮只能是一摊手:没的玩了,以弱小的蜀国,对抗没有牵制和后顾之忧的曹魏,还有啥胜算?

须知诸葛亮后期敢那么嚣张的攻击曹魏,就是因为有孙权的配合和牵制曹魏,诸葛亮不用担心,曹魏举国之力反扑他。

但曹丕却再次犯了跟曹操一样的错,未采纳!果真孙权取得夷陵大战的胜利后就翻脸了。搞得曹丕这个没面子,又不顾刘晔劝告,御驾亲征孙权,结果闹了个兴师动众,徒劳无功。

而孙权和刘备在曹丕的优势碾压下,摒弃恩仇又抱团在了一起。等于曹丕眼睁睁地放弃了,最佳一统三国的机会。

刘晔这位汉室宗亲,三国时期的谋士,也许没有郭嘉、诸葛亮、庞统、荀彧等出名,但从他13岁从容杀侍从,两次献计,差点提起结束三国历史来看,这三国最狠谋士,只能是非他莫属!

相关参考

一个历史被埋没的战略家 曹魏谋士刘晔

那年,哥哥九岁,他七岁。母亲病危,临死之前告诫他和哥哥说:“你们父亲的侍从,有害人之心,我死之后,他肯定会作乱的。你长大之后如果能除掉他,那么我死而无憾了。”等他十三岁时,对他哥哥说:“母亲临终的话现

历史人物 刘晔简介_刘晔为什么不在蜀国_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中文名:刘晔别名:子扬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淮南成德职业:谋士、官员主要成就:曹氏三代元老,多次提出优秀的战略建议官职:太中大夫、大鸿胪封爵:东亭侯谥号:景侯刘晔–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  刘晔

一个历史被埋没的战略家 曹魏谋士第一人刘晔

那年,哥哥九岁,他七岁。母亲病危,临死之前告诫他和哥哥说:“你们父亲的侍从,有害人之心,我死之后,他肯定会作乱的。你长大之后如果能除掉他,那么我死而无憾了。”等他十三岁时,对他哥哥说:“母亲临终的话现

历史人物 刘晔生平介绍 刘晔为什么不在蜀国

刘晔刘晔字子扬,出生于淮南成德,是光武帝刘秀的后人,真正的汉室宗亲,投靠曹操后成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战略家。有人说,刘晔是谋国不谋身的三国谋士第一人,有着远大的政治目标,选择曹操而不选刘备也许就是这个原

一个历史被埋没的战略家 曹魏谋士第一人刘晔

那年,哥哥九岁,他七岁。母亲病危,临死之前告诫他和哥哥说:“你们父亲的侍从,有害人之心,我死之后,他肯定会作乱的。你长大之后如果能除掉他,那么我死而无憾了。”等他十三岁时,对他哥哥说:“母亲临终的话现...

历史人物 三国最著名的神童,六岁一鸣惊人,十三岁夭折,让曹操愤怒杀人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神童,他们年少聪慧,留下不少佳话。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便是三国最著名的一位神童,六岁时便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流传下的故事我们至今耳熟能详,可惜天妒英才,十三岁便早早夭折,没

此人在袁绍麾下受尽排挤,投靠他人后成千古名将,为曹魏续命45年

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名臣中,有不少人在生涯前期十分暗淡,却在投靠明主后一飞冲天。比如贾诩,先后效命过数位主公,但始终无法伸展自己的抱负。李傕和郭汜忌惮而疏远他,段煨忌惮而愤恨他,张绣能用他,但自己又没本

历史人物 三国著名战略家刘晔的简介 刘晔最后为何会郁郁而终历史名人

  刘晔人物生平简介  刘晔字子扬,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著名的战略军事家,也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

三国时的“毒士”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

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谋略真的比司马懿弱吗 为什么司马懿能统一曹魏

提起诸葛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最著名的诗人、军事家、战略家,大家还记得在学习的时候孔明的诗都是要求背诵的,三国中最精彩的就是伏龙与司马懿的战争了并多次把司马懿逼入绝境,大家还知道空城计吧,仲达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