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匡胤的儿子八贤王为何不能继承皇位,背后什么原因
Posted 皇位
篇首语:成功由大量的失误铸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赵匡胤的儿子八贤王为何不能继承皇位,背后什么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赵匡胤的儿子八贤王为何不能继承皇位,背后什么原因
在历史长河中,赵匡胤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宋太祖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岁,当时他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年。长子德昭当时25岁,次子德芳当时十七岁。但直到宋太祖死时,两个儿子还都没有封王,反而是太祖的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已封王。宋太祖赵匡胤亲子,八贤王赵德芳为何不继承皇位?
首先,赵德芳的母亲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记载。没有记载,说明她很可能只是一位小宫女之类的。而且这位小宫女,很可能很早就去世了。不管怎么说,赵德芳都是庶出。一个庶出的皇子,获得皇位的机会是很少的。
赵光义当年随着赵匡胤南征北战,又在北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光义一直是赵匡胤最大的支持者。赵匡胤建国后不久,母亲杜太后病重,赵匡胤一直侍奉在母亲床前,看起来母慈子孝,然后杜太后却提出来一个要求,让赵匡胤百年之后,由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然后四弟赵延美,后赵德昭)
在赵匡胤死前,他已意识到,这个弟弟,已经羽翼丰满,难以节制,成为儿子继位后的巨大隐患。所以,开始逐渐打压。譬如,开封地势开阔,周边无险可守,不利于防守,赵匡胤就想迁都了。一是为了国防,二,也是为了脱离赵光义的地盘。开封早已经是赵光义的天下了,达官贵人,将军勋贵,都住在开封,早已被赵光义公关的差不多了。
相关参考
我们都知道,自从夏朝家天下成为传统之后,皇位的流传一直都是父死子承的,很少有兄弟之间的流转,除非是皇帝尚未留下子嗣,便已驾崩。这种情况下,只能除了让兄弟来继承皇位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但是在大宋朝却发
赵匡胤在公元960年通过兵变,一跃成了皇帝,黄袍加身。在继位后,即为北宋的开端,赵匡胤在位16年,50岁去世。在宋朝的时候为什么不立“八贤王”为皇帝?一,宋太祖赵匡胤诸子状况赵匡胤一共生有4个儿子,其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被动局面,于是,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
宋代的八贤王真实存在吗?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是什么样的人?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封秦康惠王。《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
不论是在杨家将还是包青天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主持正义,惩奸除恶的贤明王爷,大家都尊称他为“八贤王”。每每忠臣受难,他总能拿着那把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替天行道。有人说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
不论是在杨家将还是包青天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主持正义,惩奸除恶的贤明王爷,大家都尊称他为“八贤王”。每每忠臣受难,他总能拿着那把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替天行道。有人说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
宋朝赵德芳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