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宋代的八贤王真实存在吗

Posted 王爷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八贤王,宋代的八贤王真实存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八贤王,宋代的八贤王真实存在吗

2、却英年早逝 他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的历史原型

八贤王,宋代的八贤王真实存在吗

宋代的八贤王真实存在吗?

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是什么样的人?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封秦康惠王。《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太宗继位后赵德芳被封为兴元尹。

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981年(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赵德芳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七世孙为宋光宗,八世孙为宋宁宗。秦康惠王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三年冬,加检校太尉。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子三人:惟叙、惟宪、惟能。庆历四年,诏封十王之后,以惟叙子从照封安国公,终左金吾卫大将军、归州团练使。赠同州观察使、齐国公。从照卒,以惟能子从古封安国公,终延州观察使,赠保静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谥惠恪。从古卒,惟宪子从式袭封舒国公。

赵德芳被后世虚构为八贤王,常出现在有关杨家将的演义或戏剧中。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赵德芳为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锏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扩展资料:

八王爷,被人称为"八贤王",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三侠五义》、《杨家府演义》和《万花楼》的文学人物。

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后世的杨家将评书、戏剧中的"八王爷"则大多署名赵德芳,这是宋太祖的另一个儿子),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其弟赵光义,赐其子赵德昭金锏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曾多次救杨家将众人。《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署名是赵德崇(这是宋太宗长子赵元佐的原名)。

石玉昆《三侠五义》里,"八王爷"小说第一回就出场了,他是真宗的亲弟弟,又叫八大王、贤王爷,未署名,他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狸猫换太子"的时候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历史上真宗的亲弟弟、被称为"八大王"的 、有"贤王爷"之称的、是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三侠五义里的八王爷是赵元俨。

《万花楼》、《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爷"的故事与历史人物赵德昭、赵德芳、赵元佐的生平不符,他可能是由宋初宗室赵元俨(人称"八大王")、赵元佐(宋真宗赐他带剑上殿和诏令上书不称名的待遇)等人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八贤王"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杨家将"、"包青天"等故事的戏剧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贪的心理要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贤王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贤王

赵德芳被称为八贤王,是从南宋开始的。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虏,赵构建立了南宋,但是依然被金兵不断进犯,北方和开封都沦陷了。宋高宗时期,任用了岳飞这样的大将,同时更为器重秦桧这种奸臣,把岳飞陷害至死。

162年,赵德芳的后代赵昚继位,励精图治,立志收复失去的土地,启用一些主战的人,鼓励农业,恢复经济,还为沉冤的岳飞昭雪。百姓痛恨赵构的不作为和秦桧卖国、陷害忠良等行为,就创作了杨家将的爱国事迹,逐步加入其它忠良的故事。

当时的百姓迫切需要有一位惩杀奸佞、保护忠臣的人,为了适应这种情感,就需要给之前编的故事加一个身份,可以权衡各方的势力,而且能够监督皇上的贤王。当时正处于赵昚的统治时期,而他又是赵德芳的六世子孙,赵德芳就被美化为八贤王了。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 ,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开宝九年(976年),赵德芳出阁,宋太祖赵匡胤授其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同年四月,曹翰攻克江州,宋太祖下诏增加赵德芳的食邑户数。十月,宋太祖赵匡胤去世,赵德芳叔父、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继位后,授任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冬天,加任检校太尉。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赵德芳病逝,时年二十三岁。宋太宗亲临哭祭,停止朝会五天,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来加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

宋徽宗时,改追封为秦王。

从宋代至今的各种史料(包括各种正史、文人笔记、以及野史、小说)中,均无“赵德芳是被宋太宗所害”的记载。但是现在网上却有些人,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想象,臆断“赵德芳是被害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德芳

关于八贤王和雍正之间真实的历史资料

八贤王指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为良妃卫氏。雍正指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第四子,生母为德妃乌雅氏。

八贤王:

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

第一次康熙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雍正:

因雍正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不能给胤禛带来皇子中的特殊地位, 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帝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

扩展资料:

对八贤王的人物评价:

康熙帝评价:

1、废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称胤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

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今其事旨已败露。着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

2、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易中天评价:

1、实际上,胤禩对雍正的威胁,倒不一定是有暗杀或政变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威望太高。显然,在雍正与胤禩的斗争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胤禩,只不过敢怒不敢言。

2、平心而论,雍正和胤禩都够格当皇帝。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政绩可以为证。胤禩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那里得到证明。

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胤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3、胤禩在皇子中有一批拥护者,胤禟、胤礻我、胤禵等皇子,“俱奉胤禩如师”,“俱听胤禩指示”。

杨珍评价:

1、胤禩各方面的情况足以表明,他绝非是一“柔懦”、“软善”“易于挟制”之人,而是颇有领导才力,善于讨好众心。他在大多数场合下,具有较强的克制力,比较冷静。

2、胤禩的待人处事作风,具有灵活圆滑,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的实用色彩。这种非正统性,是他不同于其他皇子的另一突出特点,也是他在众臣中很有人缘,受到拥护的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贤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正

宋朝八贤王的来历

八贤王是古典文学《杨家将传》、《三侠五义》等名著中的人物,是虚构人物。

八贤王是由宋太祖第八子“八大王”赵元俨,第四子赵德芳,第二子赵德昭的一些传闻,加上当时老百姓的感情倾向,经过戏剧,小说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八贤王”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杨家将”、“包青天”等故事的戏剧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贪的心理要求。

扩展资料:

在《三侠五义》《包公案》中,经常出现“八贤王”,帮助包拯展昭解决一些朝廷上很难解决的问题。

在京剧《贺后骂殿》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太祖死因不明,长子赵德昭质问太宗,被太宗痛斥,德昭激愤,撞柱自杀。贺后带次子赵德芳述说太宗的不仁不义,太宗无奈向嫂嫂请罪,加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尚方宝剑。但是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宋史》及其他史书,只是后人杜撰加工而成。

也因此老百姓对宋太祖死去的儿子产生了极大的同情,虽然有些传说是老百姓夸张了的事实,所以传说中八贤王只不过是在赵德芳基础上糅合了赵德昭的一个综合体而已。

但这些传说却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某种朴素愿望,就这样,赵德芳便成了小说评书里的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

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八贤王”这个虚构人物不仅增加了“杨家将”、“包青天”等故事的戏剧性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贤王

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八贤王一般指爱新觉罗·胤禩,他是因呕病卒于监所,但民间认为他是被毒死。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苏努、吴尔占等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正月二十八日,将胤禩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

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二月十八日,先时皇三子弘时因事得罪,交与胤禩为子。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禩在被数度催促逼迫后被迫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禵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议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禵罪状十四款。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民间认为他们是被毒死。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

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贤王

包青天里的八王爷是谁

包青天里的八王爷是赵元俨。

他是真宗的亲弟弟,又叫八大王、贤王爷,未署名,他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狸猫换太子”的时候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历史上真宗的亲弟弟、被称为“八大王”的 、有“贤王爷”之称的、是太宗第八子赵元俨。

在包青天中,赵元俨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署名是赵德崇(这是宋太宗长子赵元佐的原名)。

包公案、五虎平西演义、白眉大侠等文学作品与民间传说中“八贤王”实际是宋太宗的八子赵元俨,卒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时人称之为“八大王”。

扩展资料

八王爷,真宗皇帝的亲弟弟,他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其子为六合王,曾经在《三侠五义》里第一回出场,狸猫换太子的时候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是三侠五义里的太上皇,养优处尊很少过问朝事,朝中没有大事不出来。

历史上真宗的亲弟弟、被称为“八大王”的 、有“贤王爷”之称的是太宗第八子赵元俨。三侠五义里的八王爷是赵元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王爷

少年包青天里的八贤王 三廉王都叫什么名字

《少年包青天》里的八贤王名叫赵德芳,而三廉王是《少年包青天2》里的虚构角色,剧中没有说明名字。

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扩展资料:

赵德芳人物经历:

秦康惠王赵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元末脱脱、阿鲁图等修撰的《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

太宗继位后赵德芳被封为兴元尹。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981年(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廉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贤王

真实(47)宋代(5)

却英年早逝 他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的历史原型

记得在讲述杨家将,包青天等的古典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八贤王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他刚正清廉,大气英武,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经常在关键的时刻助正义一方一臂之力,是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八贤王的存在,令古典小说和影视作品增色不少,大凡古典小说和影视作品毕竟都是虚构的,和真实的历史不一样,但有些角色总有根可寻,八贤王这个角色,历史上真的有原型,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生母不详,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之堂兄,性格刚毅,大度,自幼在宋太祖的影响下文武兼修,很有才能。

公元976年(开宝九年),宋太祖封年仅十七岁的赵德芳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同年四月,协助名将曹翰平定叛乱,同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其同母弟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继位后,封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他治理地方政绩显著。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十一月,加任检校太尉。

公元981年(太平兴国六年)三月,赵德芳病逝,年仅二十三岁,宋太宗亲自为其祭奠,停止上朝五天,追谥“康惠王”,民间野史中赵德芳为宋太宗害死,并不可信。

赵德芳去世后,其后代有三位当了皇帝,分别是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相关参考

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比较大?和包拯关系如何?

历史上的八贤王是先王的亲弟弟,仁宗皇帝的叔叔,因在兄弟间排行老八,所以人称八贤王。而庞太师是仁宗的岳父,身份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那么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大?电视剧中的八贤王以仁德示人,他一身白衣...

儒雅正气的八贤王赵德芳的金锏是谁赐的?

在关于杨家将、包拯等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么一个人物。他风趣幽默,儒雅正气。经常在忠烈之士收奸臣排挤陷害时,挺身相救。让人们十分喜爱这个人物角色。除了影视剧作品,八贤王的角色,也出现在一

历史上真实的庞太师和八贤王谁比较大

历史上真实的庞太师是庞籍,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

屈死于父兄妒忌的胤禩

 清朝八贤王:屈死于父兄妒忌的胤禩  《步步惊心》中郑嘉颖饰演的八贤王是温文尔雅、英俊智慧、体贴入微、有着深情而忧郁眼神的完美男人,不仅赢得了女主角若曦明知后果悲惨却情不自禁的倾心和痴情,也

清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清朝八贤王是怎么死的?  康熙第八子。爱新觉罗允祀,清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雍正四年(1726),自幼得康熙的喜爱,17岁封贝勒,世称八阿哥。母良妃卫氏。允祀

解析历史上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在朝中权力更大

...在眼里。整个大宋朝,没人敢惹庞太师一家。庞太师与八贤王的关系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宋仁宗乐府,所以皇帝都要让他三分。八贤王的来头也不小,八贤王是宋仁宗的叔叔,手里有先皇赐予的金简,可以...

解析历史上庞太师和八贤王谁在朝中权力更大

...在眼里。整个大宋朝,没人敢惹庞太师一家。庞太师与八贤王的关系庞太师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宋仁宗乐府,所以皇帝都要让他三分。八贤王的来头也不小,八贤王是宋仁宗的叔叔,手里有先皇赐予的金简,可以...

倘若不是雍正继位,而是八贤王继位,清朝的命运会怎样?

倘若不是雍正继位而是八贤王继位,那么清朝的命运无非就是2种可能,一种好,一种不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的观点是不好。抛开《雍正王朝》从历史上来分析,雍正皇帝是不是合法继位,就是说雍正

赵德芳,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及怎么死的

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及怎么死的?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

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真的是被太宗害死的吗?

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