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时唐军去哪里了

Posted 潼关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时唐军去哪里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时唐军去哪里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史之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755年,安禄山亲率自己的20万反叛大军直逼洛阳,而此时的唐军却是节节败退,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等众人西逃。那么此时的唐军在哪里呢?为何会让安禄山的20叛军兵临城下?

这就不得不从唐朝的兵役制度说起了。

话说唐朝建立初期,延续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这是一种怎样的兵役制度呢?大致上来说就是当时的官兵们平时既要种田又要操练,但是可以不用缴纳赋税,到了战时,则自备武器上战场。这在南北朝时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当时诸侯割据,每个政权的地盘都不大,经济又都还不景气。

可到了唐朝就不适用了,为啥?地盘太大了,军队一旦出动经常就是一年半载回不来,这样的话,家乡的耕地也就没人打理逐渐荒废了。所以后来在唐玄宗中期,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兵役制度,是为十节度使制度。

意思就是将天下分为十大战区,每个战区的司令就是节度使。

一个节度使当然是无法对抗中央的,可后来为了对付游牧民族,便出现了一位将领兼好几处节度使的情况。当时的安禄山就是兼任三镇节度使,可谓是超级大军阀。这节度使最初也只有统兵的权利,还是容易控制的,可后来为了战争的需要,中央又逐渐将地方财政支出权和人事任免权都交给了他们。这样一来的话,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节度使便不再完全听命中央政权的话了。

当时的唐朝,在南方与南诏国长期鏖战,在东北方又要面对各种少数民族,在西方还要面对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三线作战,他们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边境线上,国内的军队很少。安禄山当时能够指挥的军队超过了20万,而唐朝的中央军只有区区10余万人。

此外天天打仗和天天踢正步的军队,战斗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时的唐朝已经歌舞升平了100多年,昔日引以为傲的中央军早就成了毫无战斗力的花花架子。这些由贵族子弟组成的中央军完全就是为了在军队里熬资历,好给自己挣一个晋升之路。而安禄山的叛军,作为天天和游牧民族打仗的军队,战斗力自然要比他们强悍成百上千倍。

所以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唐朝的东都洛阳。此时唐朝还有一个唯一的依靠,那便是死守潼关,可结果也让李隆基给搞砸了。

当时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将主张死守潼关,等待西部军团的回援,然后再与叛军决一死战。但长安城对水路运输的依赖性很大,为了打通长安的水上运粮通道,李隆基命驻守在潼关的唐军出战,高仙芝等人不同意,最终被下令处死。随后主持军务的哥舒翰虽然也知道不能打,但迫于李隆基的压力,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战。

最终的结果就是唐军一败涂地,叛军占领了潼关,长安城岌岌可危,李隆基带着自己的女人跑了。不过在逃跑途中,太子李亨发动了兵变,杨玉环成了政治牺牲品,李隆基丧失了权利,而李亨则继续北上指挥作战,终于在公元757年的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中的邺城之战,60万唐军真的是因为狂风被击败的吗

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唐至德二载(757)十月,在陕郡之战后,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

安史叛乱中的唐军收复洛阳之战

公元757年9月,随着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获胜,安史叛军迅速转入守势。鉴于关中地区的残破和长安城需要休养生息,官军方面决心东进,准备以最快速度进击洛阳。但叛军也因战线缩短而缓解了兵力不足,转而集结了超过

安史之乱关键一战唐军惨败,三位主要当事人,谁才是那个傻瓜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八年战乱将大唐帝国从鼎盛迅速拖向了深渊。此后唐朝国祚虽然还是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再也没能重现昔日的辉煌。然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形势原本没有这么恶劣,

史思明大败60万唐军 安史之乱中的安阳大溃败

唐“安史之乱”中,安庆绪于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杀死其父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他的军队在与唐军的几次交战中连连失败,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军收复。安庆绪于十月逃到河北,以邺郡(治所在安阳城)为根据

史思明大败60万唐军 安史之乱中的安阳大溃败

唐“安史之乱”中,安庆绪于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杀死其父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他的军队在与唐军的几次交战中连连失败,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军收复。安庆绪于十月逃到河北,以邺郡(治所在安阳城)为根据

安史之乱——唐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大唐收复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前,其实就战略问题有过探讨,除尽快收复长安与洛阳这种战略外。作为李亨的谋主,李泌还提出另一种战略,将主战场放到山西与河北,令李光弼,郭子仪互为犄角,彼此策应,忽而骚扰长安,忽

清朝灭亡时还有一批太监存在 灭亡之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清朝灭亡时那些太监去了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存在着这样一批人“太监”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战乱的年代,老百姓名不聊生。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去

历史秘闻 安史之乱安庆绪弹尽粮绝,一阵狂风使他反破60万唐军留下“万人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万人冢”是怎么来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盛极必衰,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自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出现大唐“贞观之治”后,至唐玄宗时期,再现“开元盛世”,天下得以大

北宋亡国时其80万禁军都去哪里了

《水浒传》里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上过梁山、打过方腊、平过辽邦,一身武艺几乎就是为战场而生的,那他的徒弟想来也很能打吧?这个问题,第一次南下攻宋的金国将帅,和我们一样不知虚实,闹到要向宋朝官员求证的地

古代王朝灭亡后,戍边士兵分别去了哪里

边军是历史长河当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因为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第一件事就是派兵戍守边地,巩固边疆,维护新王朝的稳定。然而,当中原内乱,王朝兴替时,这些人又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那么当古代王朝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