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在国家危难之际,隋炀帝为什么会南下江都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在国家危难之际,隋炀帝为什么会南下江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在国家危难之际,隋炀帝为什么会南下江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炀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炀帝作为历史上最能折腾的皇帝之一,在国家内部处处爆发起义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逃避。当时隋炀帝力排众议,放弃了长安与洛阳,选择南下到了江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这里。隋炀帝的南下,也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的人死在他南下的过程中,而北方基本都落到了割据势力的手中,隋朝也彻底失去了复兴的可能,南下江都是隋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杨广失去了主动权。
后世不少人对隋炀帝的这个做法进行了质疑,想了解隋炀帝南下的原因,就必须要考虑到隋朝当时的形势,杨广与江南有着很多渊源,早年他还是晋王的时候,领兵南下平陈,后来就一直驻扎在江都,在这里负责总管江南的事情。这段生活,让杨广对江南非常钟爱,做皇帝之后,在大业元年他就开始下令开通运河,并且在江都等地营建自己的宫殿,还打造了很多豪华龙舟,为他南下做着准备。同年他就带人到江都巡游,随后在大业六年,杨广再度南下,这次就给隋朝惹出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在江都他大会各国使臣,偏偏就没看到高句丽的使臣,这也让他非常不满,就此决定了东征,也正是这场东征,让隋朝彻底失去了天下。从大业六年开始,各地的起义越来越频繁,但总体起义还是可以控制的,可是到了大业十二年的时候,形势就更加严峻,刚刚在雁门差点被突厥干掉的隋炀帝第三次南下。北方大乱,窦建德等人在河北起事,李密更是领兵横扫中原,直接就围攻洛阳,李渊在晋阳也蠢蠢欲动。不只是北方的问题,就光是江都周边,就存在着像杜伏威,李子通这些大规模的起义军,隋朝始终没办法解决这些义军。
在这种背景下,杨广还坚持选择要来到江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之前杨广还是很有野心的人,他打算要做出一些事业,可这次就不太一样了,杨广渐渐认清了形势,他对于天下渐渐失去控制,自己也没有信心去平定各地的叛乱。根据当时史书的一些记载,我们能看到杨广那时的一些特点,比如拒接纳谏,只喜欢去听一些好话,任何敢跟他说明实际情况的人,都会被他贬谪或杀掉。因此朝内上下人人自危,这明显是一种逃避的心里,他觉得自己都没做错,可不知道哪就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他就只能选择逃避,从杨广的经历,我们看到他的一生确实太顺利了,早年得到重用,一路顺畅成为天子,接过了这么一个花花江山。他确实没怎么经受过磨难,他的心里也没什么抗压的能力,这就导致他在后期出现了这种逃避的做法。
除了心态的变化之外,隋炀帝其实也有一些想法,在江都割据,未尝不是一种解决的方法。当时的隋朝北方陷入混战,杨广身边还有着十多万的军队,其中就包括最为精锐的骁果军,从后面骁果与李密的主力军队打仗的情况来看,隋的主力军确实有着极大的优势。靠着这支军队,再加上南方各地的隋军,杨广完全可以割据江南,靠着长江与北方的敌人对抗,因此隋炀帝后来选择迁到南京去,希望能在那里建都,重新整合江山,江都处在江北的位置,确实容易受到敌人的打击,即便江都城再坚固,他也必须要舍弃这里。
他的这种想法,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隋炀帝当时基本失去了关陇集团的支持,但隋朝的影响还在,各地仍然有很多的官僚都奉行隋朝的号令,尤其是南方,这些地方也是杨广当年经营的重点,他的妻子萧皇后,就是江南萧氏的代表人,在他的手下,像虞世基这些重臣,也都是江南望族。后来在杨广被杀,北派的这些官僚反而没有怎么伤心,甚至很多人都参与了杀掉杨广的行动,反而是南方官员,有很多人都选择为杨广报仇,可见他在南方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要是以现有的军队在南京立国,北方的这些军阀缺乏好的装备,也没什么水战经验,隋朝靠着原本的号召力,完全能割据江南。
然而杨广终究还是做了一场梦,大业十四年,杨广在准备迁都的前夕被杀掉。他划江而治的想法也落空了,那么他为何会失败呢?其实杨广并不了解自己手中当时的牌,他南下的队伍里面,一大半还都是北方人,其中以关中人为主,尤其是骁果禁军里面,有着大量的关中人。中国人乡土的情怀非常重,在杨广已经表露出这个念头之后,很多人就能想到自己的未来,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回到故乡了,而杨广身边缺乏以江淮地区为主体的军队,手下南方的官僚大多是文臣。
这就导致众多武将对杨广的做法非常不满,我认为他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的,骁果军大多逃亡,杨广如果能正视这个问题,给予宽容,他也不至于被杀掉。可他却选择了用严厉的手段制裁这些人,意思就很明显了,他要这些手下全部都跟着自己在南方耗到底,等于是他亲手把手下给逼反了。因此说杨广是把自己给作死的,确实没什么问题,后来江都叛逃出去的骁果军,即便是在宇文化及这种草包的指挥下,一样发挥出了强大的战力,可见杨广当时手上的军力确实很强,况且像东都洛阳这些地方,也还没有被起义军攻陷,那杨广仍然有着反击的可能。他当初要是能坐镇关中,依托两京,靠着江淮的物资输送,完全能应对像李密这些起义军,可惜隋炀帝经历了这些失败,他已经没有什么斗志了,他自打雁门被围以后,就彻底放弃了自己。
相关参考
州隋炀帝从运河南下游扬州导入框中的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南下游扬州图,是一幅想象画,作者李惠乔。画面描绘了隋炀帝为了享乐和炫耀武功,多次从洛阳乘龙舟巡游江都。龙舟长200尺,高45尺,有四层楼、一百多个房
宋朝经过了靖康之耻后,北宋覆灭,赵构定都南京建立南宋,此时的宋朝处于金国、蒙元等外族入侵的严重威胁下。这时南宋的皇帝是宋高宗,宰相是秦桧这两个人呢都是主和,至于为什么是主和这里的历史原因不做探讨。虞允
三国中被严重低估的人物,曾救蜀汉于危难之际,揭秘他的外交人生
史宛导读:在刘备伐吴失败后,蜀汉面临重大危机!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在东吴阵营中有人力劝孙权乘胜追击,但陆逊进言说不该进击,反而应该与蜀汉重新缔结同盟,以防曹丕发兵来袭。孙权听从陆逊之言,与蜀汉言和,但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公元6
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
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发生在曹操进攻荆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诸葛亮。原文如下: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
隋炀帝乐于远出巡游,既有他夸富天下、炫耀声威的政治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游玩享乐的奢望。他利用大运河三次巡游江都(今江苏扬州),规模庞大,耗费惊人。公元605年秋,通济渠刚刚竣工,隋炀帝就带着20万人
编者导读自古君臣多CP,有道是「”明忠搭配干活不累,昏奸搭配老百姓遭罪”。明朝后期,万历皇帝与大臣张居正的组合无疑是情感最为复杂的一对,他们曾携手力挽狂澜,造就了「”万历中兴”,后来又因种种因素走向决
历史秘闻 张居正力挽狂澜,匡扶明朝于危难之际,为何最终却被皇帝抄家
编者导读自古君臣多CP,有道是「”明忠搭配干活不累,昏奸搭配老百姓遭罪”。明朝后期,万历皇帝与大臣张居正的组合无疑是情感最为复杂的一对,他们曾携手力挽狂澜,造就了「”万历中兴”,后来又因种种因素走向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