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代杰出将领,战死时年仅四十岁
Posted 赋税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代杰出将领,战死时年仅四十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代杰出将领,战死时年仅四十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卢象升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适逢乱世,总得有人来管吧,崇祯算一个,因为他是大明的董事长,他不管不行。剩下的底下得有打工的,这其中名气比较大的就是袁崇焕、祖大寿、孙承宗、洪承畴、左良玉、吴三桂、孙传庭、卢象升、满桂等等吧。这其中有的人战死,有的人投降,或留名青史、或臭名昭著,或者被人误解非议。
卢象升在其中比较个性,他从始至终是正面形象的代言人,没有背弃原则和底线,统兵甚严、不扰百姓。在崇祯年间领兵打仗,并不是个好工作,崇祯是比较多疑的,很多将领都是被他杀掉的,比如熊廷弼、袁崇焕。另一个问题就是唾骂淹死人,前方将领在前线浴血奋战,京城的大佬们吃饱了没事干,就找各种理由来弹劾你。
不管你做得好不好,必须要告状、要弹劾,以此来证明他们的价值,这帮人就是文官集团,他们没有能力上阵打仗,却有本事让你下狱被杀,袁崇焕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卢象升,南直隶人,进士出身,是正经的文官,不过他却有武将的本事和力量。
史料记载“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就是说卢象升长相皮肤白皙,比较瘦,却很有力气。从后的战争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卢象升是一员猛将,如遇战役,必定率先冲入敌阵,和敌军亲自肉搏,这等勇猛根本不像一个文官。
卢公崭露头角实在己巳之变的时候,崇祯二年,皇太极亲率清军绕过关宁锦防线,进攻遵化,威胁京城。时任大名知府的卢象升,听到了消息非常震撼,此时的京城有很多人出逃,包括富绅或者官员。关宁军已经奉命前往京城勤王,朝廷并没有委派卢象升做什么,但他坐不住了,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于是他在当地招兵,一个知府竟然能招募一万多士兵。
卢象升就带着这一万多名士兵前往京城,此时虽然战争已经接近结束,没有卢象升什么事情,但是崇祯得知此事是非常感动的。随即便提拔了卢象升的官职,成为右参政,负责大名等地的守卫工作。卢象升升了官也很感动,便用实际行动来答报朝廷的厚爱,他在大名三府,开始募兵训练,成立了当时仅次于关宁铁骑的军团,天雄军。
天雄军是地方武装,由卢象升一人带领,之所以战斗力强,是因为天雄军的士兵都是由亲朋好友组成。比如父亲和儿子一同参军,哥哥和弟弟一同参军,甚至一个村的壮丁都在一起参军,这种牢固的关系网,让其在作战的时候战斗力爆表。一旦有一人阵亡或者受伤,就会激起一大帮人的强烈反击。
崇祯六年,内部起义军已经成了气候,势力发展到了河南、湖广、南直隶(今江苏、安徽等地)一带。朝廷命令卢象升带兵去平定叛乱,连战连胜,斩杀流贼上万人,平定了当地的叛乱。起义军还给卢象升起了个外号叫“卢阎王”,卢象升并非莽夫,他在平定起义军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起义军本身都是农民,因为没有饭吃才加入了叛军。这是没有办法的,朝廷赋税太重,百姓交不起,没有饭吃,那怎么办,只能造反。
这其实和朱元璋造反是一个意思,没有饭吃还被官兵追杀,那就只能造反。所以卢象升曾经上疏崇祯,希望朝廷能减轻百姓赋税,如果一直加重赋税,后果不堪设想。崇祯何尝不知如此,但是他没有什么办法,如果不加重赋税,那么辽东、剿匪就没有钱粮。没有钱那就没法打仗,只能认输了。
崇祯时期的在原本赋税上还加上了三饷,辽饷、剿饷、练饷,这无疑对百姓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剥削也是与日俱增,当时的崇祯也许并不知情。其实在南方地区是比较富足的,如果对南方加重赋税、北方减轻赋税,也许可以缓解一部分矛盾冲突。但崇祯早已取消了商税,把重税压在了平头百姓身上。
崇祯十年,皇太极再次绕过宁锦防线,攻入了京城腹地,此时卢象升任宣大总督,被命令抵御皇太极的进攻。此时的卢象升很像原来的袁崇焕,崇祯当时曾经问卢象升怎么办,而卢象升回答主战。卢公很明白,皇帝和首辅杨嗣昌有意同皇太极和谈,而他卢象升可能是要被牺牲的,如果他劝解崇祯和谈,那么也必定是个死。
朝廷的言官们几乎全部都是主战派,假如卢象升建议和谈,那么言官的弹劾奏疏都能把他压死,左右都是个死,被自己人害死,还不如为国尽忠而死。自古和谈必须是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能成功,而当时明军是打不过清军的,已经失去了和谈的必要前提。清代末期,为何清政府和英法等国签订大量的不平等条约,都是因为实力不如人,只能被人踩,当然慈禧也是千古罪人。
崇祯十一年,卢象升带兵出发了,他的本部人马不过五千余人,而当时在巨鹿的清军大概有三万人,更让人愤懑的是,一个太监害死了卢象升。当时监军太监名叫高起潜,因为他是崇祯的心腹,在卢象升被围困的时候,他竟然不派援兵。任凭卢象升几千人被数万的清军围困。
在出兵之前卢象升曾经对属下说过,如果不想去的不勉强,大家都知道这一战是九死无生,但所有人都跟着卢公出战,没有一个人留守。当时卢象升还下了“人必带伤、刀必见血、马必喘汗”的军令,可见天雄军将士们的必死决心。
卢象升领兵到了巨鹿贾庄,和清军拼死作战,高起潜拒绝发兵救援,手下两位总兵带兵逃跑,卢象升身中四十多箭,阵亡疆场,部队全军覆没。卢象升战死之时,年仅四十岁,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关参考
李成梁出身于将门世家,明代武官为世袭制,李成梁的父亲是指挥佥事,父亲去世后,按规定李成梁本来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由于朝廷规定世袭的武官必须到京城报到,李成梁却穷得连去京师的盘缠都没有,因此直到四十岁他
曹丕生于中平四年,他在《典论》的自叙中说,汉初平初年时,年仅五岁,曹操便开始教他射箭,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十岁的时候,跟从曹操南征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操贴身侍卫猛将典韦战死,长子
王忠嗣简介指出他出生于706年,是唐朝将领,被世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曾是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的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清源县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将领典例,最终唐玄宗听宰相李林浦谗言对王忠嗣处以极刑,并...
明代成年太监怎么阉割的?容易成功吗明代太监大多数成年后阉割的,大太监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已经结婚生子后,三四十岁后阉割的,且是自阉的,什么是自阉,打个比方:不是在官方指定的场所净身的,就叫做自阉。也就是
...绩;七十岁病逝于雁门关。645年,薛仁贵勇猛无敌,救出将领刘君邛,安市之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敌军大乱,于是唐军趁乱猛攻敌军,敌军惨败,658年,薛仁贵率兵一举攻克赤峰镇。同年六月,击败高丽豆方娄的
西汉的惠帝刘盈和他的皇后张氏,二人婚后一直未同房,即便同房也没有同床。不是二人身体有什么隐疾,或是心理有什么毛病,皆因二人是近亲结婚,刘盈不忍下手,张氏不能接受。张皇后是吕雉女儿的女儿(按辈分该管吕雉
刘子鸾是宋孝武帝刘骏最宠爱的儿子,刘子鸾五岁就被封为襄阳王,后来改封新安王。因为他的母亲殷淑仪十分得宠,所以对刘子鸾也是关爱有加,胜过其他兄弟姐妹。但也正是因为宋孝武帝对刘子鸾太过疼爱,所以招至刘子业
刘子鸾是宋孝武帝刘骏最宠爱的儿子,刘子鸾五岁就被封为襄阳王,后来改封新安王。因为他的母亲殷淑仪十分得宠,所以对刘子鸾也是关爱有加,胜过其他兄弟姐妹。但也正是因为宋孝武帝对刘子鸾太过疼爱,所以招至刘子业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喜欢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光武帝为司隶校尉时,经过父城,冯异打开家门用好酒好菜招待光武帝,光武帝因此让冯异当自己的主簿。当王郎兴起时,光武帝从蓟东策马向南,休
以前在《三字经》里面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意在告诉我们努力不怕晚。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四十岁的时候还在养猪,四十余岁才开始发奋学习,后来先是被汉武帝拜为博士,然后一步步做到了三公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