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训是什么

Posted 家族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训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家训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曾国藩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也是晚清极具争议的人物,抛开他的功名成就,最让人熟知的便是曾国藩的家书。他曾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他对家人的教育与训诫让他的家族受益匪浅,后人也十分赞赏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现在,众多家庭仍然在学习与践行他的家训。

曾国藩出生于普通的耕读家庭,但他自幼好学,聪明且勤奋的他14岁便能熟读读《周礼》《史记》文选,在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开始他的仕途之路。因为曾国藩从平民通过勤勉逐渐步入仕途,并一直稳步上升,他深知勤勉的风气对于自己的发展和家庭的繁荣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他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里的“勤”既是指勤俭,也指勤勉。

曾国藩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员克勤克俭,要主动参与劳动,自己做好家务,不能因身处富贵人家就安于享乐,更不能铺张浪费。他希望家族成员能养成勤奋、劳动的习惯,因为这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要求家庭成员勤勉好学,要主动的阅读圣贤的经典著作,学会主动学习才能走好人生路,也要求家人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家族内万万不可有松懈之风盛行。

曾国藩提出来这些理念,要求家族长辈要勤于言传身教,要亲自教授后辈知识与道理,曾国藩自己更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比如他的二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三儿子曾纪鸿则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对此一窍不通,但他仍尽全力去了解,给孩子一些学习心得与见解。他的儿子也是深受他的影响,常常亲自教授子女英语、数学、书法等,无论再忙都会抽时间陪在子女身边,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成长。

曾国藩除了强调“勤以持家”,还强调“和以治家”,更是以此为家族宗旨,他认为治理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成员要谨遵人人孝悌的原则。

对父母长辈要感恩尊敬,尽赡养义务只是最基本的本分,对待兄弟姐妹要和睦友好,同辈间的和谐融洽是家族稳定繁荣的基石。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写给自己弟弟的信件为最多,可见他对同辈间关系的重视,对家族和睦的重视。

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从这段评论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如何治家的理念,读书勤勉固然重要,但只有讲孝悌、家庭和睦的家族才能传承,家族才能繁荣,才会有人才涌现。

曾国藩除了在家庭治理有自己的心得,并且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外,在外交友处世也有自己的原则。他认为交友要交能互相沟通建议之友,要能听他人之意见,集思广益从而提升自己。更认为交友要正直,无其他不利私心,认为交友要做到

“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

这一原则。身居高官的曾国藩认为为官者,要以钱少为好,因为做官而获利是万万不可取的,更认为做官的第一要义是耐烦,能静心做事而不浮躁谋官是做官要遵守的原则。而在自己的功名成就上,曾国藩则用“淡”一字来阐述,认为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富贵功名之事成立与否,多为天意,一概一笑而过,静心做事才为要紧。

曾国藩的治家与处世交友理念,他言传身教的影响着整个家族的人,在他的影响下家族后辈涌现出众多有才能的人。其大儿子曾纪泽,为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先后出任驻英、法、俄大臣,在回收伊犁等外交事务上都有重要贡献。二儿子曾纪鸿,曾任兵部武选司郎官,但不热爱仕途而酷爱数学,而且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为近代著名数学家。其孙子曾广铨任兵部员外郎,后官至外务部左丞;孙子曾广銮则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曾孙子曾约农,则为教育家,后来成为东海大学在台复校后首任校长。曾国藩的家训对整个家族的影响可谓是深远,勤勉好学的风气一直在家族中延续,家庭团结和睦更为人所称赞。

曾国藩作为晚清的重臣,或许他的从政举措富有争议,但他治家方略与处世之道则被众人赞扬。和以治家、勤以持家的家训,警醒着他自己和训诫着后代,他的家训现今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相关参考

家世门风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

对于家风家教,世人景仰曾国藩。下面让我们走近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

历史秘闻 家世门风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

对于家风家教,世人景仰曾国藩。下面让我们走近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

历史人物 曾国藩简介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书后代影响全集-

  姓名:曾国藩  外文名:ZengGuofan  别名:曾子诚、曾传豫、曾伯涵、涤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长沙府湘乡县  出生日期:公元1811年11月26日(辛未年)  逝世

刘备留下三句人生箴言,一句成为黑道行为准则,一句成为家训警句

刘备留下三句人生箴言,一句成为黑道行为准则,一句成为家训警句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刘备能够以一草根身份,最终成为开创蜀汉大业的君王,刘备可以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可以看出刘备虽然出身一般,但却是一个实

既教育后代又给他们留下财富 李暠的家训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段业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

既教育后代又给他们留下财富 李暠的家训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段业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

曾国藩遗嘱的主要内容

  曾国藩家训及遗嘱:曾国藩家训大家都有耳闻,那么,曾国藩遗嘱有谁知晓?今天小编给大家揭秘曾国藩遗嘱的主要内容。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

用土囊压死 梁元帝被俘后下场凄惨

...家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从颜之推到林则徐,再到曾国藩,他们都承担了这个使命。他们直接教育的是自己的子弟,间接教育的,却是中华民族亿万的子弟。他们笔下的思想似乎放之每个时代皆准,然而,多少娓娓道来的...

只有一个“穷”字

导读:有句话曾经很流行:“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那么学曾国藩什么呢?郦波副教授在《曾国藩家训》一书中说:“很多人以为他有左右逢源的为官技巧,其实曾国藩自己总结就一条,只有一个字‘穷’。”曾

历史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为何有三次自杀

曾国藩是清朝的明臣,在旁人眼中曾国藩是个近乎完美的人。被慈禧太后称为“天下第一正人”,而且曾国藩的家训严格,对于自己的弟弟一样的用心良苦。可实际上表面看似风光的曾国藩一生战战兢兢,更令人意外的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