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万安是明朝内阁首辅,为何能被称作“万岁阁老”
Posted 万岁
篇首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万安是明朝内阁首辅,为何能被称作“万岁阁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万安是明朝内阁首辅,为何能被称作“万岁阁老”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万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万岁”一词在不同朝代不同情况下,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按照明朝时期的惯例,只要大臣高呼“万岁”,就代表他们已经奏事完毕。这就像是大臣与皇帝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万岁”二字一出,皇帝秒懂,明白了,你们都退下吧。
按理说,万岁本该是皇帝的标配,可明朝却有一位外号叫“万岁阁老”的大臣,他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大神呢?
“万岁阁老”本名万安,乃明朝大学士,字循吉,眉州人,正统十三年进士,他之所以被称作“万岁阁老”,与他从政期间做过的一件不要脸的事有关。
万安是大学士,所谓大学士,便是明朝的丞相。做官能做到丞相,说明此人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只不过他的本事可能与你想的本事有点不一样,他最擅长的是投机钻营。
成化七年(1471年),天现异象,大臣们认为君臣相隔太久,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好好处理,老天爷看不下去了,这才降下异象的,解决办法只有皇帝召集大臣议政,说白了就是皇帝和大臣许久不见,是时候开一场工作总结大会了!
大学士彭时和商辂(lù)是所有大臣里最积极的两个,因他俩强烈建议,明宪宗只好召见他们。与彭时、商辂一同去面见皇帝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万安。
三人进宫后,司礼监的宦官特别叮嘱他们,说:“你们初次与陛下见面,不要多说话,有些话可以等到以后再说。”三人中只有万安把这话听了进去,其余二人有满肚子的话想对明宪宗说,他们还怕时间不够多,要报告的事说不完呢!
见到明宪宗以后,彭时和商辂提出,京官的俸薪不宜削减,明宪宗同意了,正当他俩打算继续奏报下一件事的时候,一旁的万安突然叩头高呼万岁,彭时、商辂见状,也只得同时趴下高呼万岁,这场精心安排的议政会议就这么结束了。
大臣好不容易逮着明宪宗,明明有很多问题都还积压着没有解决,就因为万安这一声“万岁”给浪费掉了。明宪宗本来还对这次会议有所期待,哪成想他手底下这些大臣竟如此“无能”,就为了不给他们削减俸薪这么件小事来找他。从那以后,明宪宗基本上不再召见大臣,他对他们已经失望透顶了。
后来,大学士尹直也想要直接与明宪宗面谈朝政上的事,万安劝阻他说:“当初彭公受皇上召见,一看情况不对,就立刻叩头称万岁,让人笑话啊!依我看,咱们做大臣的只要把朝政做到知无不言,让太监们去向皇上报告,岂不比咱们与皇上当面议政好得多!”
那时,彭时已死,万安这是看准了死无对证啊,竟无耻的将自己的过错全都推到彭时身上。正是因为这件事,万安多了个极具讽刺性的外号“万岁阁老”。之所以是阁老,是因为万安一共做了十八年大学士。
除了这件事,万安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那就是给明孝宗的奏疏上大谈房中术。明孝宗大怒,想逼万安辞职,就派太监怀恩向万安问罪:“这可是一个大臣做得出来的?”没想到万安脸皮忒厚,只一个劲叩头,愣是不谈辞职的事。当时的人讥讽万安,说他“面如千层铁甲,心似九曲黄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安退休,两年后他就去世了,赠太师,谥文康。
相关参考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张珍瑜。>“万岁阁老”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一点玄乎,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外号。>万安,字循吉。明代眉州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
历史上有没有万喻楼这个太监没有的,这段历史有名的死太监,有尚铭,汪直,怀恩等等,有个姓万的,是那个万贵妃的弟弟(不是直系的,是万安自己说的,你懂得),那个是内阁大学士,叫万安号称‘万岁阁老’雨化田的历
焦芳是明朝一位权倾朝野的高官,天顺八年中进士,入职翰林院为编修,正德年间受到重用进入内阁,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可以说是明朝权利和政治的中枢,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臣,也就相当于成为明朝政治地位最高的一批
许彬(1392-1467),字道中,号养浩,出生于兖州府宁阳县白里,祖籍明丰县苗城里钓台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许口村)人。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至七月曾为当朝首辅。>个人简介>许彬(1385-
历史人物 明朝万安的外号_明朝大臣万安是什么样的人_明朝万安人物简介
本名:万安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人万安–明朝首辅 万安,约1417—1488年,字循吉。明代眉州人,即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明宪宗宠臣、外戚,后为明孝
内阁首辅是什么?内阁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明中期后大学士被“辅臣”,首席大学士则为“首辅”。内阁首府虽有宰相之职,但实无宰相之权。 明朝内阁首辅的由来
最近看小说《张居正》,老张的职务最后是内阁首辅,于是便想把明朝的内阁的来历和内阁首辅弄清楚,一查历史资料才发现,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到内阁首辅的产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而且先后在明朝担任过内阁首辅(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内阁首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今天的日本、英国、泰国等君主立宪制国家里,“内阁”算得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行政机构,不过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可以追溯至600年前
王家屏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出生于嘉靖年间,隆庆年间中进士,万历年间受到重用,入内阁,在阁臣先后离职之后,升任内阁首辅的位置。 王家屏是山阴县河阳堡人,家中算是书香之家,五岁的时候开始跟随父亲
刘健是明朝中期名臣,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为内阁首辅,带领谢迁。李东阳等内阁成员,辅佐明孝宗革除前朝弊政,劝说明武宗归正途,为明朝中期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刘健,字希贤,号晦庵,于明宣宗宣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