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慈禧才能那么强 曾国藩为什么还说慈禧很一般

Posted 太后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慈禧才能那么强 曾国藩为什么还说慈禧很一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慈禧才能那么强 曾国藩为什么还说慈禧很一般

还不知道:慈禧才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提起晚清最后50年的政治格局,绕不过去的四个字乃“垂帘听政”,而垂帘听政这一政体下的核心人物,则是以女子之身掌控大清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得以控制清朝权柄,事实上是一系列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首先,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英年早逝是个意外,国家没有成年的君主,导致了朝廷核心权威的缺位。

其次,慈禧当上太后也是意外,咸丰生前慈禧只是贵妃而非皇后,但他却为咸丰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才得以凭借皇帝生母的身份当上太后。

再次,清朝历来没有垂帘听政的祖制,只因咸丰顾忌弟弟恭亲王,将其排挤出权力圈子,导致恭亲王有了与两宫太后合谋篡夺权位的动机。

最后,后来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的离奇死亡,导致无人与慈禧制衡,最终将她推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在一个强调男尊女卑,讲究三纲五常的古代封建社会中,像慈禧这样可以统治一个国家数十年而始终屹立不倒的例子,是非常罕见的。抛开历史功过的评价来说,应该只有汉代吕雉和唐代的武则天,以及慈禧三个女子在政治上达到过如此的高度。

既然慈禧是个这么厉害的政治家,那么当时她的手下是如何评价她的呢?其中,晚清名臣曾国藩对慈禧太后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评语,他说:“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

很多人以为,曾国藩对两宫太后的这句评语是在日记里写的,其实不然。这句话,是曾国藩写给好友的信中提到的,不过曾国藩在日记中,倒是详细记录下了自己与两宫太后那次“见面”的情形。

从咸丰初年开始,曾国藩因奔丧回到湖南老家,被咸丰皇帝下令就地兴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天国。曾国藩怎么都没想到,命运的转折如此突然,自己一个京官文职人员,突然就成了领兵打仗的大帅,一手带出的湘军还成为了对抗太平天国,挽救清廷于危亡之间的主力军。曾国藩一别京城近二十年,等到再次被召见入京,已经是同治七年的年底了。

在觐见之前,曾国藩对两位太后是抱有敬畏和感恩的态度的。因为在同治初年时,两位太后作为深宫女子,竟能一举扳倒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势力,实现垂帘听政,爆发出了巨大的政治能量,让人刮目相看。而在打倒肃顺集团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受肃顺提拔的曾国藩,却没有受到牵连和打击,反而更受重用,也让曾国藩佩服两位太后的胸襟。

然而,在真正见面之后,曾国藩内心里却对两位太后的表现有些失望。

在平定太平天国以后,曾国藩的主要任务,转为了到北方参与对捻军的平叛,以及落实朝廷的裁撤湘军计划上面,这也是曾国藩此番入京,向太后和皇帝汇报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想到,曾国藩入京前,必定对这次汇报做了非常精心的准备,应对太后和皇上的问题。然而后来对话的内容,有点出乎曾国藩的意料,不像是君王问政,更像是妇人之间的拉家常。

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载,觐见当日,自己与太后之间作了如下对答:

太后问:“汝在江南事都办完了?”

曾国藩答:“办完了。”

太后问:“勇都撤完了?”

曾国藩答:“都撤完了。”

太后问:“遣撤几多勇?”

曾国藩答:“撤的二万人,留的尚有三万。”

太后问:“何处人多?”

曾国藩答:“安徽人多,湖南人也有些,不过数千。安徽人极多。”

太后问:“撤得安静?”

曾国藩答:“安静。”

……

接下来,太后继续问曾国藩一路行程是否顺利,家里兄弟几人,然后随便寒暄了两句,便匆匆结束了此次会面。曾国藩之前准备的讲稿,因为太后没有问,所以也一直没有机会说。

事实上,在第一次觐见之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曾国藩还受到了两次太后的召见,然而问话始终都是与大局无关的琐碎之事,所以曾国藩才得出了两宫才地平常的结论。在当时,由于慈安太后对政务不感兴趣,而且口才也不好,许多实际的工作都交让慈禧太后办理。在与曾国藩的会面中,实际问话的应该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说,曾国藩其实是认为慈禧太后的才能很一般。

不过,既然曾国藩说慈禧能力不行,为何后来慈禧还统治了清朝那么久,难道是曾国藩对她看走了眼?其实,曾国藩在这里说慈禧能力不足,指的是治国理政的能力,但对慈禧搞政治斗争的能力,曾国藩是从来都不敢小觑的。包括后来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都不敢有一刻不保持低调,以免成为慈禧的政治打击对象。

也正如曾国藩所言,慈禧虽然搞权谋很有一套,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实在不在行。此前清廷做出的一系列成绩,都是在恭亲王的主持下实现的,后来恭亲王遭到打压排挤,慈禧一人独揽大权后,便极大地加速了清朝衰落的进程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慈禧为什么那么喜爱17岁就守寡的荣寿公主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年仅17便守寡的荣寿公主,为何那么的招慈禧喜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荣寿公主的父亲是奕䜣。这个人不仅政治地位高而且敏感性强,曾经帮助慈禧太后做的很多事情,包括扳倒反对

慈禧让曾国藩裁撤湘军,曾国藩杀掉一人,慈禧怂了

慈禧让曾国藩裁撤湘军,曾国藩杀掉一人,慈禧怂了鸦片战争后,清朝因为战败,需要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当时的百姓苦于官府的剥削,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太平天国就因此产生了。清政府也派出了官兵镇压,而成功灭掉了

僧格林沁忠于慈禧,曾国藩明明反对慈禧,为何也不站八大臣这边

僧格林沁忠于慈禧,曾国藩明明反对慈禧,为何也不站八大臣这边?咸丰去世后,留下八大臣和慈禧对峙的局面,希望保持政局的稳定,不过他的如意算盘没实现,八大臣最后还是败给慈禧,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得到朝中武官

初见年轻的慈禧,曾国藩为何说她智商不高

作者:夏辰直隶总督曾国藩和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平生第一见,是同治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这一年,曾国藩57岁,慈禧33岁,俩人都属羊。十七年前,咸丰二年,曾国藩与慈禧擦肩而过。17岁的慈禧入宫,曾国藩离京南下

恭亲王和慈禧异常复杂的关系其实很不好!

说着慈禧太后的权力之路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她成功背后为她提供了很大助力的恭亲王,但是对清朝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会发现,恭亲王在帮助慈禧获得了国家的掌控权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深得慈禧的信任并未一大圈...

牵涉慈禧曾国藩与太平军

总督被刺杀本来就罕见,何况又纠结着湘军、太平军、捻军海盗甚至传教士等众多集团,牵扯到慈禧、曾国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着反清、报仇、夺妻等诸多传奇元素,怪不得说法蜂起、真相难求。也许正因为太受关注,

慈禧的化妆品

  当初“东陵大盗”孙殿英一伙在打开慈禧太后地宫棺椁之时惊奇地发现:慈禧面目竟然犹如桃花丝毫没有腐败迹象就像一位中年贵妇在熟睡一般。这一情景着实让那些掘墓的士兵吓了一跳。那么慈禧到底有何秘诀来“永葆青

功高盖主的曾国藩,为何慈禧都不敢动他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咸丰皇帝是清朝时期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而他唯一的一位嫔妃就是慈禧,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后,慈禧就开始掌握朝廷大权。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够成为掌控权力的

慈禧为什么要重用曾国藩等汉臣

慈禧重用曾国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满人入关的时候,清朝是个异族政权,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朝皇帝坚持的原则。清朝的“重满抑汉”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

慈禧竟然是汉人

一般认为慈禧为满洲镶蓝旗人,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据叶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记载,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但也有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慈禧太后很有可能是汉族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