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血战淞沪战场的“钢军”第七军旅长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努力让人有了奇迹般的进步,努力可以让人有了奇迹般的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血战淞沪战场的“钢军”第七军旅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血战淞沪战场的“钢军”第七军旅长
抗日英烈秦霖烈士(1900-1937)原名同观,字松涛。广西桂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1师511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秦霖烈士简介
秦霖烈士是广西桂林人。1919年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步科。毕业后,历任参谋、连长、营长等职。1936年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6分校高级班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7军171师511旅副旅长,奉命率部奔赴淞沪战场。1937年10月21日,所部在上海老人桥一带与日军激战,双方损失惨重。511旅旅长李楚霖阵亡,秦霖接任旅长。23日,日军全线反攻,秦霖指挥全旅奋勇作战。下午3时,日军再次猛攻该旅部分阵地。秦霖率部前去支援,弥补缺口。在行进中,与大批日军遭遇。激战中,秦霖中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秦霖烈士生平经历
秦霖烈士,字松涛,原名同观,广西桂林丁字村人,1900年生。他自幼勤奋好学,尊师敬长,先后在广西省立模范两级小学和桂林旧制中学读书。他聪明勤勉,成绩优秀。
青年时代,秦霖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同情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立志投笔从戎,以求效命疆场,富国强兵。为此,他更名为秦霖,号沛然。
一九一九年,秦霖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在讲武堂期间,他潜心钻研军事学术,认真读书,颇有造诣,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西讲武堂。
这时,国内各派军阀势力混战不息,人民生活非常痛苦,秦霖富有正直的爱国主义品质,厌恶为个人争权夺利的无谓内战,因此,他拒不担任军职参加内战,只在部队学校中担任教官工作。
一九二四年,李宗仁先生主持广西省政,决定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秦霖这时才跟随李宗仁先生出任军职,担任参谋、副官、连长等职,平定了广西各派军阀势力,为北伐奠定了后方基地。
一九二六年,李宗仁、白崇橹将军率部投入国民革命军北代战斗行列,成立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秦霖升任营长。不久,秦霖率部参加北伐,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且带兵有方,足智多谋,在湖南等地与北洋军队的作战中屡建战功。
一九二七年,秦霖率部随北伐军继续作战。在柘皋、九龙、门台、蚌埠诸战役中无不斩将夺旗,势如破竹。尤以南京龙潭之战,军阀孙传芳数万大军渡江反扑,气势汹汹,秦霖率部在白崇禧将军指挥下,不畏强敌,奋勇作战,血战数日,终于击败了孙传芳军队的进攻,保障了南京的安全。
一九三○年,秦霖担任桂林行营参谋。
一九三一年,他担任教导团团附。
一九三三年,秦霖升任第五十六团团长。
一九三六年冬,他又被上级调入中央军校第六分校高级班学,习深造。
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全国抗日军民奋起抵抗,保卫国土。
秦霖闻听日寇入侵的消息,怒火万丈,立即请缨上阵,要求开上前线,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誓死保卫国土。不久,秦霖升任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少将桅长,奉令开往上海前线。他在给其兄秦焰的信中说:“暴日为实行大陆政策,侮我大甚。弟奉令北上杀敌,此我军人千载一时为用命之机会。嗣后家事,盼兄维持,国事弟当勉力为之。”
秦霖将军率部十月十六日从连云港出发,经徐州、南京到达上海前线,此时,淞沪战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拼命冲杀,死伤惨重。秦将军到达南翔后,奉令担任湾宅至毛宅一线阵地的守备。
十月二十三日,日军主力师团在疯狂的飞机轰炸及地面炮火和装甲车的支援下向我阵地进攻。我将士在秦将军的指挥下,奋勇作战,狠狠地打击进犯的日军。他来到前线,用抗日必胜,保卫国土而殉国光荣的道理教育士兵,鼓励他们杀敌立功,报效祖国,誓与日寇血战到底。在他的带动影响下,我
将士勇气倍增,冒着日军的猛烈炮火,宁死不退,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
不久,秦将军部队左右两翼友军阵地在日军猛烈的攻击下出现缺口,下午三时,日军乘势猛攻秦部阵地,秦将军自知战局危险;急调部队前去支援,弥补缺口。不料,部队正行进中,与大批日军及战车发生遭遇,我虽奋勇抵抗,终因众寡悬殊,未能巩固战线,封闭缺口。
这时,秦将军主阵地两面受敌,形势万分危急,秦将军自知情况危险,立即奋不顾身,亲上前线督师血战。他见日军蜂拥而上,遂振臂一挥,大呼一声,率我将士冲入敌群,与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众将士见旅长这样奋勇,个个不甘落后,怀着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宁死不作亡国奴的坚强信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决斗,在激战中,秦将军左冲右突,奋勇无比,不幸一颗敌弹击中秦将军的头部,当场壮烈殉国。
国民政府为表彰秦霖将军舍生忘死,抗日救国的英勇事迹,教育我们民族的子孙后代学习他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特追赠秦霖烈士为陆军中将。
相关参考
抗日英烈庞汉桢(1901-1937),壮族,广西靖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0师510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庞汉桢烈士简介庞汉桢(1901-1937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杨伯涛,虽然他的军衔只是国军少将军衔,在为数众多的国军少将级以上高级军官中,表现的并不是那么太抢眼。但杨伯涛是侗族人,一个少数民族军官能够在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1939年夏开始,日军在中国南海地区调动频繁,集结兵力,准备开辟华南战场,截断我西
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
> 日本侵略者在1894年11月底攻占了旅顺口北洋海军基地之后,扩张野心更加膨胀,决心扩大侵略,完成大本营的预定目标――进军山海关,直逼直隶平原,寻求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威胁京、津,迫使清政府完全投
> 丁汝昌只得下令将北岸炮台炸毁。这样,“威海之防尽堕”,威海卫城陷落,北洋海军被封锁在港内,形势万分危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城和南北两帮炮台后,周围陆地上的清军已经全部扫清,便以海军舰艇部队为主,在
一直以来,对于朝鲜战场的伤亡统计,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政客学者教授文痞流氓们手持板砖各执一词拍的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但不管如何,正是正是这些可敬可爱的将士们,他们奠基了我国世界军事一流强国的地位;维
第七章 辽东乱,血战威海卫_明朝与清朝两场中日之战的过程比较
> 战斗过程和结果比较>> 比较明朝抗倭援朝战争和清朝甲午中日战争两次战争的过程,可以发现如下的共同点。>> 倭寇都是不宣而战,并且在战役的前期彻底掌握了主动权。明朝抗倭援朝战争时,日本水师第一
此间,日军继续南攻。1937年10月15日,日军以飞机、毒气弹、燃烧弹攻击我陈家行阵地。17日前后,日军陆续攻陷塘北宅、盛宅、顿悟寺、陈家行一线,我军第三十二师、第一三四师、一三五师、税警总团等部损失
对二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未来这个小小的头条号会成为头条里面二战资料最详细的资料库。1944年9月30日,作为预备队的99步兵师,离开了美国本土,远赴欧洲。10月10日,到达英国的99步兵师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