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外文坛名家对鲁迅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Posted 鲁迅

篇首语: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中外文坛名家对鲁迅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中外文坛名家对鲁迅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先生说:“鲁迅是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地震!”王蒙随后又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太好了么?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五十个鲁迅呢?我的天!”

王蒙所说的王朔在中国拥有众多读者,他的小说被大量拍成电视剧、电影。调侃是王朔语言的最大特色。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老实讲,当时很容易崇拜个谁,《艳阳天》我都觉得好,但是并没觉得鲁迅的小说写得好,可能是因为那时我只能欣赏戏剧性强和更带传奇性的作品,对人生疾苦一无所知,抱着这样自我娱乐的心态看书,鲁迅的小说就显得过于沉闷。相对于北京孩子活泼的口语,鲁迅那种二三十年代正处于发轫期尚未完全脱离文言文影响的白话文字也有些疙疙瘩瘩,读起来总有些含混,有些字现在也不那么用了,譬如把"的"一律写做"底",好像错别字似的,语气也变得夹生。这就是大师啊?记得我当时还挺纳闷。再后来,阅读的经验增加了,自己也写了二十年小说,对小说也不简单地用明白流畅情节生动当唯一标准了,我要说,鲁迅的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不是都好,没有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好,那是扯淡。而且,说鲁迅的小说代表中国小说的最高水平,那也不是事实。”

1961年,夏志清出版了《近代中国小说史》,其中对鲁迅评价比较低,“大体上来说,鲁迅为其时代所摆布,而不能算是他那个时代的导师和讽刺家。”捷克著名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曾写书评《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问题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的分析方法不够“科学”,文章指出其他所有现代作家都缺乏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特点:“寥寥数笔便刻画出鲜明的场景和揭示出中国社会根本问题的高超技艺。”夏志清撰文反驳,这两篇长文都刊在布拉格东方研究院的杂志ArchivOrientalni上,现在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必读之作。

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竹内好说:“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竹内好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专门从事著述活动。著有《竹内好全集》17卷、《鲁迅》、《中国革命的思想》、《新编鲁迅杂记》等作品。其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鲁迅研究,以鲁迅研究为基础,他介绍了孙文、蔡元培、毛泽东等人的思想和传记,以杂志《中国》为基地,连载《为了了解中国》等启蒙文章。

郭沫若先生说:“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而胡适却幽默地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蒋梦麟,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蒋梦麟关于教育方面的论文,大部分写于“五四”前后。他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封建主义的“牧民教育”,反对德、日的军国主义教育,提倡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平民主义教育。他说:“我所知道他的早年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只为了好玩,舞文弄墨,对旧礼教和社会现状挖苦讽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

苏雪林,原名苏小梅,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活跃在“五四”前后文坛上的许多作家及其作品,苏雪林都一一进行论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褒或贬,不免失之偏颇,一些过火的言辞也时而流露于笔端。“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外,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但他的党羽和左派文人竟将他夸张成为空前绝后的圣人,好像孔子、释迦、基督都比他不上。青年信以为真,读其书而慕其人,受他的病态心理的陶冶,卑污人格的感化,个个都变成鲁迅,那还了得?”

1937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作题为《论鲁迅》的讲演。他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报告中多次提到鲁迅,在推荐的4篇文章中,鲁迅的一篇列在列宁、季米特洛夫之后,毛泽东本人有关文章之前,并作了详细讲解。从1956年春到1957年春,围绕着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毛泽东在与文化界人士谈话、党内讲话中多次提到鲁迅。毛泽东曾经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称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他说:“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相关参考

民国历史 16位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16位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前不久,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的语文教材中,删减了一些鲁迅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争议。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不见了,只保留其

历史人物 鲁迅故居位于何处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什么

鲁迅故居,顾名思义,便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当然目前鲁迅的故居总共有四处,都是鲁迅曾经经常居住的地方了,主要在北京、上海浙江绍兴以及广州,目前这四处鲁迅的故居都已

历史秘闻 一向刻薄的鲁迅为何见过​袁世凯​后,评价却如此高

一向刻薄的鲁迅为何见过袁世凯后,评价却如此高!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明朝的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之前读历史的时候,我们总是弄不清楚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区别,因为从骨子里面来说,这两个王朝都是封建制度达到顶点的王朝,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完成自身的转变,一个被评价为历史

如何理解曹操的“外易简而内机明”

各代历史名家对曹操均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基调基本一致,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就个人性格而言,窃以为,陈寿的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和郭嘉的外易简而内机明,评价比较靠谱。前者好理解

历史人物 鲁迅对方孝孺的评价 方孝孺是个怎样的人

方孝孺方孝孺师从大儒宋濂,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在朱元璋死后辅佐朱允炆,担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靖难之役时,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后来他因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被灭十族。鲁迅对方孝孺的评

历史人物 关于对朱安的评价在什么方面 有关于朱安的事迹有哪些

社会评价>读《朱安:鲁迅身后被遗忘的女人》由于孤陋寡闻,平生好像只知道许广平女士,却不知在鲁迅身后还有一个叫朱安的女人。朱安虽然是鲁迅的妻子,但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

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伟人?

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得多。何以故?是时空的距离使鲁迅的形象在后人的眼里显得比近在眼前或相距不远的当代人更为高大么?诚然,时间和空间愈贴近伟人的人,是习焉

历史人物 黄道周代表作 怎么评价黄道周

黄道周  黄道周著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等作品,书法造诣颇高,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他抗清殉节而死,隆武帝追赠其为文明伯,但为何历史对其褒贬不一?  黄道周代表作  黄道周著作甚丰。有《儒

存在上百年的东晋,为何历史上对其正统性的评价不一

司马懿不知道自己的子孙会是如此的无能,整个晋朝被司马家族弄的支离破碎,西晋建立初期,就开始了大肆分封诸侯王,在历史上这或许也是一个倒退的措施,在「”八王之乱”发生后,这个王朝的也只能是苟延残喘着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