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伟人?

Posted 鲁迅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伟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伟人?

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

价将比今人高得多。

何以故?是时空的距离使鲁迅的形象在后人的眼里显得比近在眼

前或相距不远的当代人更为高大么?诚然,时间和空间愈贴近伟人的

人,是习焉不察地觉不出对象的巨大分量来的。

此所以周海婴会嘟哝

着“这种爸爸,什么爸爸!”这绝不仅由于童稚的天真无知,直到近

来,我读周海婴回忆和论述他爸爸的文字,仍然看得出对他伟大的父

亲没有作当量的定位。

这很难怪,他和伟人太贴近,太腻昵了。

当隔

海遥望的日本作家左藤青夫尊鲁迅为“东洋第一大师”时,鲁迅近处

的似乎是得风气之先的文人却贬斥鲁迅为“没落”、“朦胧与无知”,

不值一文。

以上的例证是空间差距所导致的辨认上的分歧,远的正确,

近的迷误。

不过,那些曾经讥薄鲁迅“朦胧与无知”的人,几年之后

又对鲁迅表示尊崇了,这似乎也体现了苦恼的时间差距。

但我所断定的未来的历史家将比当代人更高地评价鲁迅的理由不

在此。

我所持的理由有二,分述如下:

其一,历时愈久,对鲁迅生前死后加之于他的污泥浊水,明枪暗

箭,不怀好意的抬举,有心的中伤和无意的曲解都将愈益黯淡失色。

人们所看到的将只是经过澄清了的历史长河的运行以及巨人在历史中

的伟岸风姿,他如何和历史气息相通,扮演着引涛疏流的光辉角色。

后代人不再有恩恩怨怨、爱爱仇仇,不会为各种因公的和因私的功利

之念所蔽。

更重要的是,与鲁迅并世或相后先的伟人或准伟人,在时

过境迁之后也已形态毕露,他们给历史投下了什么,是非功过如何,

也得以和鲁迅作客观的比较了。

那时的人不再有忌讳或顾虑,是什么

还他以什么,诚所谓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比较之余,鲁迅

的形象当然出类拔萃地高大,不像今日之还有七嘴八舌了。

其二,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归根究底是由于其能创造文化的文明。

一切震慑人群的事功都只是暂时的,战争杀伐,王朝兴废,乃至制度

更迭,受惠或受害只限于一时,数十年或数百年,只是无限时序中的

一瞬,而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创造则是历久不衰乃至是永恒的。

谁记得

神圣罗马皇帝?但人们永远讴歌但丁的《神曲》;谁记得詹姆斯一世

或伊利莎白女王?但莎士比亚却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谁记得魏玛大

公和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各国帝王们?但歌德却光辉奕世。

一些英雄攫

取了权力,主宰了世界,即使他们干的尽是好事,蒙益的也只是同代

人或延泽若干年,何况这类角色的负作用往往甚于其所产生的正面功

勋;有些所谓业迹还都是同伙人或党羽以及盲从者们鼓吹出来的虚美

之辞,还须经过后世的考验。

惟有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即罗曼·罗

兰所说的“以心而伟大的英雄”才是推进文明延泽永世的。

尤其因为,

那些以事功享名的人物不是一个人的能耐,都必须众人的参与,而且

他们在建成事功后必十百倍地取得报偿;只有“以心而伟大的英雄”

才是独立的创造,他们只有奉献,没有夺取,终生如鲁迅所说的吃草

挤奶。

因此,历时越久,未来的人更能认知其伟大。

因此,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大,也

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

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说,一个不

知道尊崇伟大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

长叹憾。

郁达夫是看到了鲁迅生前所受的攻击、污蔑和中伤的;而且

也看到他死后所得的评价,哪怕是肯定的评价也未能惬心贵当,故而

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他不及看到鲁迅死后半个多世纪围绕着鲁迅的一

切,而且这一切还将继续下去,直到围绕着鲁迅而生发的一切公私恩

怨为历史所刷淡。

到那时,对伟人的一切咒骂、中伤、曲解纷纷剥落,

成了伟人巨像下的尘埃,甚至累积成小丘,倒反而会化为这座像的自

然景观中的一点点缀,即使只能供游人践踏,总还不失是历史的沉渣。

但对和鲁迅尚贴近或时距不远的当代人,那些曲解和污蔑鲁迅的

材料却是很现实的教材,从这里可以看出伟人是怎么战斗过来的,他

又怎么正是在战斗中,靠这些未来的尘埃而成就其伟大的。

甚至对未

来的历史家,即使对这些灰埃不屑一顾,或带着怜悯的目光督视它们

一眼,或许也能激起点历史的感兴,在选择中汲取些可供描塑伟人的

对比资料,并遥想当年曾有那么许多高矮不等的侏儒而不解,而想起

韩愈“蚍蜉撼大树”的诗句,勾起点思古之幽情吧。

房向东先生前年出版了《鲁迅与他骂过的人》,意在聚集鲁迅生

前环绕着他的嘀嘀咕咕,对显豁鲁迅的伟大有益;现在他又奋力写成

《鲁迅,最受诬蔑的人》,是聚集鲁迅死后环绕着他的嘁嘁喳喳,对

显豁鲁迅的伟大同样有益。

鲁迅生前曾多次说,他的所以要活着,努

力眷护生命,与其是为了爱他的人,无宁是为了敌人,要让那些不是

东西之徒因他活着而不舒服。

鲁迅死了那么久,仍然有那么多人咒骂,

证明他威灵犹在,仍同活着时那样使某些人不舒服,也证明鲁迅不朽。

忘了是布瓦洛还是拉辛说过:“世上没有被捧成的伟人,更没有伟人

会因咒骂而变得渺小。

”鲁迅正验证着这句话。

我曾应约为作者的前一本书作序,因此也乐意为这本《鲁迅:最

受诬蔑的人》写下这点意见,即:未来的历史家将比当代人对鲁迅的

评价高得多!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鲁迅简介 文学大家鲁迅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导读:(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

历史新知 鲁迅先生怎样花钱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可是他日常生活十分俭朴。吃东西从不挑剔,穿着也不讲究。冬天,他从来不戴手套,不围围巾,不戴帽子,脚下总是穿一双黑帆布鞋。  鲁迅先生经常收到一些朋友寄来

钱钟书的小说视角

1986年10月9日,北京召开“鲁迅与中外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致开幕词:“鲁迅是个伟人,人物愈伟大,可供观察的方面就愈多,‘中外文化’是个大题目,题目愈大,可发生的问题

鲁迅的医术水平到底怎样

鲁大夫的医术>当年课堂上,我们语文老师讲完《藤野先生》,说鲁迅如果没有弃医从文真做了医生,那么这绍兴人必须将籍贯改为长沙,变成长沙人。“常常杀人,就是他的行医风格!”老师撇嘴说。>我们老师有点危言耸听

历史人物 鲁迅对方孝孺的评价 方孝孺是个怎样的人

方孝孺方孝孺师从大儒宋濂,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在朱元璋死后辅佐朱允炆,担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靖难之役时,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后来他因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被灭十族。鲁迅对方孝孺的评

鲁迅的《故事新编》赋予了原有的故事怎样的新内涵

第一篇《补天》写于一九二二年,曾以《不周山》为题收入《呐喊》第一版。作品根据女娲“抟黄土作人”(事见《太平御览》引汉应劭《风俗通》)和“炼五色石补天”(事见《淮南子》)的神话,描写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类母

历史人物 文学大师鲁迅的一生

  鲁迅生平简介:鲁迅生平是怎样的?鲁迅作品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生平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

历史人物 鲁迅的弟弟叫什么

  鲁迅的弟弟叫什么?鲁迅的弟弟为什么娶日本人  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据说,周作人娶的日本老婆脾气很坏。鲁迅与弟弟周作人不合也是因为周作人的日本老婆为起因,但是不管怎样,那都

羌族人对水有着怎样的感情 羌族水祭

羌人自来认为大禹是羌族的祖先,是羌族第一个酋长兼巫师的伟人。大禹治水,功盖华夏,恩泽九州。羌人为有这样一位祖先自豪,并奉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在四川羌族地区——岷江上游、涪水源头、青衣江(羌江)两

历史人物 台静农创作历程是怎样的

1922年首次发表新诗《宝刀》,192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负伤的鸟》。1925年,台静农初识鲁迅,此后两人关系密切,友谊深厚。在鲁迅的精神影响下,台静农与其霍丘老乡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及曹靖华等六人